暑期来临,泉州市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小组办公室向学生家长发出温馨提示:请广大家长朋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实际效用,减轻孩子课外培训负担。
一、暑期不参加学科培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双减”政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未成年人培训,加重学生负担,凡是在上述时间段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无论有证还是无证,均为违规培训。凡以托管、家教、思维素养、衔接班、教育咨询、文化传播、“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开展隐形变异培训,不具备“办学许可证”,上课环境、学生安全、师资、教学质量、收费退费均无法保证,请不要送孩子参加此类培训,避免因违规培训被关停、取缔给您和孩子在经济、学习上带来损失。
二、合理选择非学科培训。根据相关文件规定,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培训机构分别由文旅、体育、科技部门监管。
请家长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非学科类校外培训,避免培训陷阱:一看培训资质,在培训机构场所内是否悬挂“两证”(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立审核意见书或办学许可证);二看教师资质,从业教师必须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或相关资质能力证明,并按规定在办学场所及“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展示;三看培训范围,培训机构开展的培训项目必须在审批登记的许可范围之内;四看收费公示,培训机构收费应当实行明码标价,培训内容、培训时长、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信息应当公开;五看培训时间,线下培训时间不超过晚上8:30,保证孩子们充足的休息时间。
Empire CMS,phome.net |
三、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参加非学科类培训前,应与培训机构签订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提防合同中出现“概不退费”等霸王条款。参加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性缴纳费用的时间跨度不超过3个月或累计60课时,且一次性缴费不得超过5000元,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购课消课、索要正式发票,不可贪图打折、赠送优惠支付给私人账户,切实维护好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