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儿童教育

东莞城市学院2022年普通高考招生简章(东莞城市学院2022年普通高考招生简章分数)

来源: 更新时间:2022-09-29 13:30:04
The Beginning

  东莞城市学院2022年招生简章电子版:点击查看

  东莞城市学院是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前身为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是东莞市最早的本科学校之一,也是广东省老牌的民办本科学校,2009年,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举办,并在东莞寮步建设新校区,2012年整体搬入新校区,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东莞城市学院。

  【家庭环境】

  学校位于中国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城市——东莞,东莞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深圳都市圈城市之一,是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是中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东莞是广府文化的发祥地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学校所在寮步镇,是东莞地理几何中心,地处东莞市主城区、松山湖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园、同沙生态园和东莞生态园“四位一体”大市区的核心位置。学校位于寮步镇松山湖大道旁(文昌路1号),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校园规划用地1228亩,完成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校园建设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依托原有的自然环境风貌,以“山、水、树、人”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巧妙运用岭南传统建筑元素,达到了“人与自然、建筑”三者的和谐交融,堪称岭南园林式学府。

  【家庭成员】

  学校下设商学院、金融与贸易学院、外国语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法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艺术学院、创意设计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等14个教学单位,开设45个本科专业;建立了97个专业实验室、218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4个校级科研机构,与2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关系。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数15500多人。

  学校现有教师队伍近千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88.13%。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席专家1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南粤优秀教师5名,广东省优秀民办校长1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4名。学校教师获5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在省级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等奖项。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00余项)。

  【个人特点】

  1、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走都会大学创新性、应用型的办学道路,主动融入城市发展与行业需求,植根东莞、服务湾区、着眼全球。学校作为都会型大学全球联盟发起成员校之一,国际交流中心作为联盟的秘书处单位,学校与联盟各成员校建立友好关系的基础上,共同推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学校在国际都会城市发展的影响力,为师生创造更多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

  2、领先的学科专业建设。学校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抓手,突出“新工科”“新文科”特色,加强五大跨学科板块建设,专业整体实力提升!会计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流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保险学、金融学、数字媒体艺术8个专业获批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建设为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保险学、物流管理、安全工程建设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现有工商管理、金融学两个省级重点专业项目,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媒体艺术、财务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六个省级特色专业项目。我校共有九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其中两门课程为省级课程思政改革示范课程。

  3、创新的办学模式。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共建、协同育人工作。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鸿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伟易达(东莞)电子产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合办“华为创新班”“财务管理卓越班” “注册会计师创新班” “鸿高卓越工程师创新班”“机械创新班”等,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4、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办学。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与境外高校的深度合作以及联合培养学生项目。截至目前,我校已与香港恒生大学、香港都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泰国班颂德皇家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深入开展各类交流项目,其中包括:学期交流、3+1本科双学位、硕士研究生保荐等合作项目。通过开展一系列境外交流学习项目,为我校广大师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师生们可体验已对接合作院校的优质课程师资与教学质量,深入感受跨文化交流,拓宽全球视野。

  5、雄厚的师资力量。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师队伍近千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88.13%。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业扎实、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学校内涵式发展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学校2019年建有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设立了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助推教师成长与发展,并聘请全国知名教授、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不断充实和增强师资力量。为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提高教职工退休生活保障,学校从2015年为教职工购买企业年金,成为广东省首家实施企业年金制度的高校,受到教育部门与社会的高度赞誉。学校加大教师出国(境)研修、讲学的力度,派遣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国外以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高校进行访问、研讨,为教师提供优质的学术及教学交流平台,持续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

  6、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校科研能力逐年提升,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不断增长。截至2022年3月,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820余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取得国家授权专利119项。目前学校与20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关系,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智能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移动终端多媒体研究中心等24个服务东莞的科研机构。今年5月,我校成功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

  7、精彩纷呈的文化育人氛围。校园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拥有各类学生社团49个,以学生社团为载体,不断提升我校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校教职工每年举办运动会、迎新春团拜会、气排球比赛、羽毛球赛等丰富的团建活动。学校第二课堂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已经形成了“榜样的力量”校园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校级 “两季”(科技学术季与校园文体艺术季)系列活动、挑战杯、攀登计划与互联网+创新创业系列活动与比赛、“5.25”心理健康活动、职业生涯体验日和职业规划大赛、暑期社会实践与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文化节等品牌活动。在教育厅主办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省高校青春健康及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主持人大赛、广东省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先后总共斩获奖项72项,参加“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实现一等奖零突破,互联网+创业设计大赛斩获金奖创新高。

THE END

TAG:学校  东莞  广东省  学院  省级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