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 > 两性百科

88%的单身女性曾怀疑自己心理异常是被虐狂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6-10 11:39:28
The Beginning

  区分SM
  施受虐是指通过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来获得性快感的行为或幻想。据《海蒂性学报告》中记载:88%的单身女性曾怀疑过自己有隐藏性的心理异常——被虐狂。

88%的单身女性曾怀疑自己心理异常是被虐狂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将SM施受虐放到了性变态的范畴中。但是轻微的施受虐不叫“性变态”,那叫伴侣之间的情趣;只有对他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老佛爷才称之为“性变态”,比如把性伴侣打得遍体鳞伤不得不住院治疗,在施虐中把对方掐死了等,这些严重超出伦理道德法律常识认知的范畴,才是真正的“变态”。
  区分SM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伤害的严重程度(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离开程度这一度量衡的心理问题都是伪问题)在施受虐中,一般男性或有力量的那一方承担着S施虐者的角色,女性或温柔的一方扮演着M受虐者的角色;S一般是主动方,M一般是被动者,但施虐者同时也可能是被虐者,反之亦然。
  施受虐者是一个完美主义倾向的仪式感遵守者,他们在性行为中,会严格地执行这四部曲:身体束缚——施加疼痛——过度男性化行为——羞辱。
  那同样都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成了施受虐,有的人成了恋童癖、恋物癖、暴露狂,而大部分成了正常人?
  性快感区的变异固化
  根据弗洛伊德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我们的性发展过程是: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各个阶段的性快感区分别是口腔、肛门、生殖器官,但不管是哪个快感区都被皮肤黏膜覆盖着,而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
  施受虐者在性心理的发展阶段中,将皮肤过度发展成性快感区,并将这一经验保存下来,所以他们会通过皮肤的快感获得快感。
  至于这一经验是如何被他们发现并保存下来的,和他们的童年不愉快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童年经历对施受虐者的隐形引导
  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大部分的施受虐在童年期经历过不太好的性体验(性侵、猥亵等);几乎所有的施受虐曾观摩过父母或主要抚养人的性交行为;而最最特殊的是小时候被打屁股的经验几乎在每一个施受虐者的经历中都有出现。
  哲学家卢梭就是一名施受虐者,他在《忏悔录》中提及到小时候曾被人鞭打屁股的经历,造成了他成年后特殊的性癖好。
  于是《忏悔录》发表后,很多教育学家认为应当坚决禁止鞭打和体罚孩子的臀部,因为很容易误导孩子走向性歧途。
  我查阅很多的施受虐的案例发现,施受虐者都有很强的分离焦虑,在他们婴幼儿期,受到过父母(尤其是母亲)或主要抚养人的虐待。
  婴幼儿期是一个人依恋关系发展的关键期,安全感是否足够这个阶段起到关键的作用。
  而施受虐者这个阶段被粗暴对待,造成他们安全感极度缺乏,形成了恐惧型依恋模式,他们会通过攻击伤害爱人来表达他们的爱意,在他们的认知中“真实的爱总是伴随着痛苦——痛苦不可避免地伴随关心”。
  所以他们会通过伤害他人,让他人痛苦来表达自己的爱意;或者“引诱”别人伤害自己,引发别人的内疚感来获得他们认为的关心(虚假的爱)。
  但不管是伤害还是被伤害,都是一种强烈的控制欲在主导他们的情感,这种窒息的控制欲是在弥补小时候无法控制自己被伤害或无力伤害别人的过度补偿。(这个仅代表个人观点,并未经过科学验证,只是个人推论,供大家参考)

人类进化中残忍基因的影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远古时代人类有同类相食的习性,这使得人类的原始欲望中包含有某种侵略的本性,而这种性本能和残酷行为和施受虐有很大的关系。
  但这个观点提出后,马上有人推翻了这个结论,因为侵略和残酷行为虽然可以解释施虐者,但却无法解释受虐者。
  反对的人认为施受虐的主要原因是“每一种痛苦中都包含着可能的快乐”。
  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在很多事实案例中找到了依据。
  在研究施受虐的行为特征中发现,一个人在性行为中看到对方痛苦才能获得性快感,他也可能在被虐中获得快感,也就是说施虐者同时也可以是受虐者。不同在于,主动的程度。

THE END

TAG:单身女性  异常  心理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