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形体小而细长,身体前部为圆柱形,后部侧扁,腹部呈圆形。整个体部有细小的圆鳞,身上有粘液。背部为暗褐色,两侧为黑灰色,并有赤色斑点,腹部为白色或浅黄色。头小而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部较小。口须是泥鳅的重要特征,真鳅有五对口须,但由于种类不同,也有三对或四对的。泥鳅眼小,视觉不发达,触觉和味觉非常敏锐。
雌雄泥鳅在形态上主要区别是胸鳍。雌性的胸鳍短而圆;雄性的胸鳍长且前端尖:此外雄性背鳍两侧有小肉瘤,雌性没有。一般雌泥鳅产卵期间,在生殖孔两侧留有白色斑痕(产卵伤痕),这种特征也可作为区别雌雄泥鳅的主要依据。
泥鳅的种类大约有十几种,但适合养殖的主要是真鳅。真鳅体长可达20-30厘米,体重可达100-150克,泥鳅经常生活在河川、塘堰、稻田、沟渠等水体的底层,或者生活在腐殖淤泥较多的表层。在池塘里养殖时,喜欢在池底活动,这是泥鳅生活上的主要特征,只有当水中氧气不足时才游到水面上呼吸空气。
Empire CMS,phome.net |
泥鳅生长最适宜的水温为15-30℃,水温在25-28℃时生长最快;在5℃以下或30℃以上或者池水干涸时,泥鳅就会潜入10-30厘米的泥房中休眠,土壤中有少量水分湿润皮肤,泥鳅就能维持生命。
泥鳅还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它除用鳃呼吸外,还能用肠和皮肤呼吸。它的肠壁不仅薄而且血管密布,在空气中能进行气体交换,因而能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泥鳅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比其他养殖鱼类都强,因此,在运输时不易死亡。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不十分严格,无污染的河水、湖水、井水、泉水、自来水都可以用来养泥鳅。良好的水质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条件,养殖泥鳅的水质以中性或稍偏碱性为宜。水色呈绿褐色,透明度最好在15厘米左右。这样的水质氧气充足,饵料丰富,对泥鳅的生长有利,不仅生长快,而且病害少。
泥鳅最容易逃跑,需特别注意防逃。特别是春夏季节雨水较多,当池水涨满或者池壁被水冲出缝隙时,泥鳅会在一夜之间全部逃光。所以在进排水口都要设有防逃设备。在暴雨之前,要加强巡察,加固池壁,检查进、排水口是否有堵塞,及时排水,防止池水漫溢。
泥鳅对食物的要求并不卜分挑剔。凡是水中和泥中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都是泥鳅的饵料。饵料丰富可以促进泥鳅快速成长,增加产量。泥鳅在幼苗阶段(5厘米以下的个体),喜吃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浮游动物等,当泥鳅长到5-8厘米时,就由摄食动物性饵料转变为吃杂食性饵料。这时除吃水中浮游动物外,也吃藻类,有机碎屑和水草的嫩叶等植物性饵料。当体长达到8-9厘米时,则转变为吃植物性饵料为主,如硅藻、高等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等。在饵料不足时,也能吃一些丝状藻类和大型浮游植物。
泥鳅习惯在夜晚吃食,在产卵期和生长旺期间白天也吃食。产卵期的亲鱼比平时吃得多,雌性比雄性食量大,水温25-28℃时泥鳅食欲最旺,生长最快,这时如有大量营养丰富的饵料,可加速其生长,从而取得较高的产量。当水温低于15℃或超过30℃时,泥鳅食欲减退,生长缓慢。
泥鳅为多次性产卵鱼类。在自然条件下,4月上旬开始繁殖,5-6月是产卵高期,繁殖的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2-28℃。
雌泥鳅最小成熟个体在10厘米左右,其怀卵量因个体大小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怀卵量在7000-46000粒之间,而以l万粒左右的为多数,怀卵量最多的可达65万粒。泥鳅的卵为圆形,卵径1.3毫米左右,呈无色透明体或菊黄色,粘性较差.虽能在附着物上粘着,但很容易脱落。雄泥鳅最小成熟个体在6厘米以上,性成熟期比雌泥鳅早。当雄泥鳅体长为9-11厘米时,精巢内的精于约有6亿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