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照片均为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提供在长沙市马坡岭,从一条小路进去,拐弯处有一个院子——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当院子里惟独3栋员工宿舍时,首席批来所里的湖南桃源小伙子印遇龙在宿舍后面建起了一栋猪舍。
“要研究猪,必须自己养一头猪。”几乎没有人料到,这一“养”就是30多年,“养”出了一个国际知名的畜禽健康养殖中央,“养”出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不断,成绩等身,为养猪业奔忙的印遇龙依然自嘲是个“养猪的”。
3月中旬,记者走进这个院子,试图走近印遇龙沉浸其中的“猪世界”。
1 前辈一番话,改行结“猪缘”
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堆了好多书。桌上,两尊憨态可掬的猪雕像笑意盈盈,那是学生们送赠恩师印遇龙的礼物。
光阴倒转到30多年前,印遇龙大学毕业分配到所里工作时,并没有想过研究猪。
当时的副所长刘更另是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他以为养殖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首席大肉食来源的生猪养殖,国内饲料产业还没起步。于是,期待放在了吃得苦的小老乡印遇龙身上。
印遇龙学的是生物,研究生猪养殖相当于改行,谈何简单?在被派到华中农大进修的一年多光阴里,印遇龙如饥如渴地学习,归所后便开始了研究。
为了节省科研经费,他拉着板车去买猪。有个冬天的傍晚,买猪归所里的路上,人车猪一齐掉进了冰寒的水塘。
研究中要赠猪做手术。兽医请不到,医生又不愿意干。他只好从桃源老家请来行医的亲戚,趁追受末坐车到长沙操刀。
饲料的种类来源越多,研究结果越有说服力。“那时买杂粮还要票据,老家的亲戚、同事有些票据没花出去,我打闻到就收集过来,买杂粮赠他做实验,也不晓得家里贴了多少钱,就是想帮帮他。”印遇龙的妻子陶立华归忆道。
2 两次出国深造,归国潞傍“养猪”
1986年和1994年,因工作业绩突出,印遇龙先后两次前往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学习与工作。尤其是第二次出国,妻儿同行。
在地球的另一端,他决心归国。带归来的,除了国际视野,还有自费购买的价值1万多美元的化学试剂和手术器械。
刚到德国时,印遇龙提交的一份实验方案,被Oslege教授质疑:“这个研究我们都不敢做,你能尽成吗?”
当印遇龙发表论文后,1年多光阴里,Oslege教授3次赠他增添科研经费和生存费。2年留学期满,Oslege教授决心长期聘请他留下来做研究,并再一次提高了待遇。
“当时,我也曾心动。但我平静下来一想,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农村孩子到取得成就,离不开祖国和人民的培育。我婉拒了Oslege教授的好意。”印遇龙知道,归国后等待他的是尤其艰苦的一段路。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市场上猪肉产品紧缺,靥滂研制出高质量的饲料,缩短肉猪的出栏光阴,梦想着“让猪吃下去的东西所有变成肉”。各种猪饲料的转化率到底怎样呢?印遇龙和课题组成员一起,提出研究“猪饲料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归肠末端消化率测定新技术”。
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是指导猪饲料配方的重要参数。要是仅仅用粪分析主意,因大肠特别环境的影响,数据会受到干扰;惟独同时测量归肠食糜,才干得到真切数据。
测量归肠食糜,传统方式是屠宰实验用猪,一个样品要用掉一头猪。1986年陷入课题组的黄瑞林研究员,还记得印遇龙归国后引进的瘘管手术新方式,“当时是国内首席家”。
印遇龙率领团队买来实验材料,动手制作当时国内较先进的猪代谢笼。更难的,还在后头。
他们用三轮车、平板车搬运和人工配制试验饲料2.5万多公斤,收集猪粪1万多公斤、猪尿5000公斤,分析样品达4万多次。尤其是猪归肠食糜的收集,按实验请求,每隔7天就要持续收集2天,2天中每隔半小时就要在猪归肠中掏一次,并及时称重、烘干、磨碎,继而进行10多种营养成分的分析。
猪粪臭味难闻,食糜臭味更冲,肥皂也难得洗净。有一年夏天,因实验室造成办公大楼弥漫了臭味,所领导准备找印遇龙谈一谈,但走到实验室,看见门窗紧闭,印遇龙几个人顶着燥热和腥臭在工作,不忍心说了。
就这样,印遇龙团队率先对中国40多种单一猪饲料原料和18种混合日粮中归肠末端表观消化率进行了系统测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生长猪有效氨基酸的需要量。这些研究成绩被收入中国饲料库,在行业内广泛应用。
1999年,印遇龙阔辞祖国6年后,作为中科院“百人准备”能手再度归到所里,组建了农区畜牧健康养殖研究中央,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当时没地方住,我又不愿住宾馆,怕赠所里添麻厌,反正就我一个人,便在办公室住了3年,天天吃食堂。”印遇龙归忆,最难过的是春节,吃着方便面潞傍干。
3 多长“放心肉”,管好猪屁股
要是用3句话概括印遇龙30多年的研究脉络,那就是:如何让猪长得快?如何让“放心肉”上餐桌?如何实现生态养殖?
这是一个从猪嘴巴到猪屁股的全程管控过程,也是中国走过猪肉短缺阶段后,顺应市场对品质和环保需求的必然过程,更是一个科学家对猪的营养密码不断破译的艰苦过程。
瘦肉精、抗生素、重金属残留,一度让“放心肉”稀缺。印遇龙率领团队迎难而上。
仔猪断奶会引起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堪称“最难养的猪”。印遇龙团队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功能性氨基酸促进仔猪生长的机制,并研制了具有抗生素和激素功能的药用植物营养调控剂,临床抗生素的用量显然下降。
价格昂贵的L-精氨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代谢和营养作用。印遇龙以味精为原料合成出了价格仅为精氨酸十分之一的精氨酸生素,在猪体内能生成精氨酸,并且没有抗生素和兴奋剂残留。
“半胱胺、亮氨酸和牛磺酸等功能性氨基酸可调控氮代谢技术”,则能在低蛋白水平上使猪的体形和肉质得到改善,避免了瘦肉精的使用;“氨基酸金属螯合物技术”,能在猪营养和生长效果无显著差异情况下,使微量元素得到安全利用。
饲料蛋白质转化率低的“捣乱者”,也被印遇龙发明,并找到了“克星”。他在此基础上开辟了畜禽低氮低磷排放环境安全型日粮技术,被国内外企业广泛应用。美国营养学会会刊赞许,解决了国际猪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许多重要技术难题。
“我国养猪业年产值约1.7万亿元,与汽车工业产值相当。联盟要研究一条创新引领我省生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发展之路,为畜牧业升级提供模版。”作为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起人和盟主,印遇龙还挑起了更重的担子。
4 “修养能请假,我就去修养”
印遇龙一天的工作时常从清晨开始。
“早上六点钟就能闻到他与同事、研究生打电话议论工作的声音。”住在印遇龙家楼下的王克林,笑称印遇龙说话中气很足。
性情直爽、举动飞快,是大家对印遇龙最深的印象。
“课题组有六七十个人,每月15日和月末在QQ工作群里汇报发展,印老师会首席个发他的工作总结。没有尽成的,会被点名谴责。”博士毕业就慕名投奔印遇龙的孔祥峰研究员,如今已是团队核心成员,依然懈怠不得。
印遇龙喜爱打乒乓球,也喜爱骑车。去年生日时,学生们送了他一辆崭新的山地车。几天后,用旧了的山地车在开会的时候丢了。妻子问他“怎么不锁好车”,他说“向来就不锁车的,锁车耽误光阴”。
Empire CMS,phome.net |
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后,印遇龙接到修养通知。他请妻子去问修养期间能不能请假。当得知可以,他说“修养能请假,我就去修养”。妻子卜湿道,原来周边有他指导的企业和博士后工作立,可以工作之余修养修养。
名片
印遇龙,1956年1月生,湖南桃源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长期从事“猪氨基酸营养代谢与调控”研究,率领团队在影响因子超过3.0和一区SCI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H指数高达48,他引5286次,入选汤森路透2014年和2015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中国引文桂冠奖。获国家发明专利24项,以首席尽成人排名的成绩先后获国家科技长进二等奖2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
评说
“只要你觉得有兴趣又故意义,就去做”
印老师长期与国际同行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具有国际视野。同时,研究方向又与国家的科研需求高度契合。他器重基础研究,论文质量高,在研究中尤其能吃苦。他的副研究员和研究员职称都士雌格评聘的。
如今印老师还工作在科研一线,但比过去注重冶炼身体了。每天只要在所里,他都要骑半小时自行车,或者去杂交水稻中央打乒乓球。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 王克林1986年我加入到印老师的课题组,是他的学生和助手。这么多年来,印老师做事雷厉风行,想到就做,做就做到底。有时议论到晚上12点钟才结束,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又接到他的短信,有时凌晨4点钟收到他的邮件。他的精力尤其充沛。印老师不喜爱拖拖拉拉,也谴责人,但讲尽就尽了。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黄瑞林我读博士期间主要从事中草药添加剂研制。毕业到所里后,两年出不了高水平研究成绩,也没有项目支持。印老师建议我结合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内学科发展重要需求,把研究方向换成了胎儿发育与氨基酸营养研究。后来在法国拜访期间,又开展了另一项研究。研究方向几经变换,我一度有些“迷茫”。
有次受一篇论文的启示,我尤其想将研究方向整合为“猪肠道微生态与机体健康调控研究”。印老师很支持,说“只要你觉得有兴趣又故意义,就去做”。如今我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发展。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孔祥峰30多年前,我大学毕业时闻过印老师的学术讲座,就是他的粉丝。他是全国养猪行业领军人物,20多年前就提出了撂渫畜牧业的理念,具有超前的战略眼光。他在上世纪末就率领我们从事畜禽氮磷代谢调控与环保型日粮及撂渫养殖模式的研究,并执着生态养殖的推广。当时,好多人不理解,他就说服大企业先用起来。后来,这项成绩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 文利新
手记
踏踏实实成了“猪王”
首席次和印遇龙打交道,记得是2008年的一次成绩鉴定会。他率领课题组开辟的断奶仔猪配合饲料在省内外多个养猪场推广应用,长期困扰养殖业的“仔猪难养”将成为历史。那次,常吃猪肉的我卜湿道可爱的仔猪不好养。
后来,断断续续做过贾匚报道。有成绩发布,也有成绩获奖。场面最大的一次当属印遇龙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接受了集体采访,话不多,谈的主角依然是猪。
在粉丝们的眼中,印遇龙就是“猪王”。与猪相处了30多年,当初怎么结缘的?又是怎么一路走下来的?这次,当我一步步逼近印遇龙痴迷的“猪世界”,感觉也在一点点破译他的成功密码。
30多年前,猪肉稀缺,当他在老乡前辈的期待下改行研究猪时,他豁出去了,从零开始学习。
艰苦的起步阶段,既有身体的劳顿,也有精神的煎熬。他闯过来了,赢得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在发达的异国他乡,胆识和勤勉让他脱颖而出,他却选择归国。
艰苦的攻关阶段,他创造了中国猪饲料行业的基础数据库,又一次赢得出国深造的机会。
接下来,他还是选择归到原点第二次创业,方向却是具有超前战略眼光的撂渫养殖。此后的一系列成绩,都是健康环保的战利品,多项技术领跑全球。
方向对了,劲也使足了,还不言放弃,成功能远吗?
我问印遇龙,最喜爱学生的哪些品质?他脱口而出:踏踏实实。最不喜爱的呢?他又是脱口而出:拖拖拉拉,不诚实。
“现在国家对科技这么器重,年轻的科技人员要把科研当作最大的事,摆在首席位。要喜爱专业,维持下来,不会吃亏的。”印遇龙说得好确实。
我问他爱吃猪肉吗?他告诉我:“吃一点。”要是时光倒流,还会选择研究猪吗?他不假思索地说:“还会,和民生结合紧啊。”难怪,他要和产业界结盟,把中国生猪养殖变成技术创新的先锋。
说话开门见山、想到事情就要去做、不愿在餐桌上浪费光阴、喜爱穿着夹克运动鞋的印遇龙,快人快语出了名。
采访结束时,印遇龙也修改尽了一篇文章,起身拿起一个苹果边走边啃,说:“还有人在等我。”几分钟后,他像一阵风走进办公室,口里念着“忘了保存了”。轻点鼠标后,他又冲出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