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21.3毫米,碧绿或黄白色,背白色蜡粉。2、头尖,触角刚毛状,复眼圆形,黑褐色,中胸背板上有三条纵脊。3、防治方法:剪除有虫枝,集中烧毁。4、用捕虫网捕杀成虫,用扫把刷掉若虫,集中处理。5、为害期药剂防治于成虫产卵前、产卵初期或若虫初孵群集未分散期施药为宜。
一、生活习性
1、南方年生2代,成虫在枝叶间越冬。
2、第二年2-3月越冬成虫开始活动,采食交配,产卵在嫩枝、叶柄组织中,相互连接生长条形卵块,产卵期长,3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第一代卵发生期,6月上旬始见第1代成虫,7月上旬至9月下旬为第2代卵发生期,第2代成虫9月中旬始见,为害至11月陆续越冬。
3、初孵若虫群聚嫩梢上为害,随生长渐分散为3-5头小群活动为害。成虫、若虫均善跳跃,4-5月和8-9月为1、2代若虫盛发期。
二、形态特征
1、成虫
(1)体长19-21.3毫米,碧绿或黄白色,背白色蜡粉。
(2)头尖,触角刚毛状,复眼圆形,黑褐色,中胸背板上有三条纵脊。前翅略呈三角形,粉绿或黄白色,具蜡光,翅脉密布呈网状,翅外缘平直,臀角尖而突出。径脉和臀脉中段黄色,臀脉中段分支处分泌蜡粉较多,集中于翅室前端成一小点,后翅白或淡黄色,半透明。
2、卵
长椭圆形,淡黄白色,表面具细网纹。
3、若虫
体长8毫米,白色,稍扁平,全体布满棉絮状蜡质物,翅芽末端平截,腹未有成束粗长蜡丝。
三、发生规律
1、白蛾蜡蝉在广西南宁、桂西南地区和福建南部一年发生2代,主要以成虫在寄主茂密的枝叶间越冬。
2、第1代孵化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若虫盛发期在4月下旬至5月初,成虫盛发期5-6月。第2代孵化盛期于7-8月,若虫盛发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9-10月陆续出现成虫,9月中、下旬为第2代成虫羽化盛期,至11月所有若虫几乎发育为成虫,然后随着气温下降成虫转移到寄主茂密枝叶间越冬。第二年2-3月天气转暖后,越冬成虫恢复活动,取食、交尾、产卵。
Empire CMS,phome.net |
3、白蛾蜡蝉成虫善跳能飞,但只作短距离飞行。卵产在枝条、叶柄皮层中,卵粒纵列成长条块,每块有卵几十粒至400多粒,产卵处稍微隆起,表面呈枯褐色。若虫有群集性,初孵若虫常群集在附近的叶背和枝条。随着虫龄增大,虫体上的白色蜡絮加厚,且略有三五成群分散活动,若虫善跳,受惊动时便迅速弹跳逃逸。
4、白蛾蜡蝉成虫和若虫都吸食奇主枝叶液汁,尤其是嫩技、嫩叶的液汁,使嫩梢生长不良,叶片萎缩弯扭。幼果期被害则造成落果。若虫活泼善跳,取食时多静伏于新梢、嫩技,在每次脱皮前移至叶背,脱皮后返回嫩枝上取食。若虫体上蜡丝束可伸张,有时犹如孔雀开屏。成虫栖息时,在树枝上往往排列成整齐的~字形。夏秋两季阴雨天多,降雨量较大时,害虫发生较严重。
四、防治方法
1、剪除有虫枝,集中烧毁。
2、用捕虫网捕杀成虫,用扫把刷掉若虫,集中处理。
3、为害期药剂防治于成虫产卵前、产卵初期或若虫初孵群集未分散期施药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