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南少林寺寺院介绍
南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文化遗产和少林南拳的发源地,前身为“林泉院”,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林山村,周围有九座山峰围成一圈,形如九瓣莲花,南少林寺正好座落在花心的位置上,因此得名九莲山少林寺,世称南少林寺。
上世纪90年代之前还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南少林,到今天已是举世皆知。1991年的一份南少林寺遗址论证结论为我们揭开了南少林的千年印记。这是一份由著名武术教育家习云太、历史学者秦宝琦等为代表的三十余位来自北京、河南、四川、广东、甘肃、广西、福建等地的武术、历史、考古、宗教等学术界的专家出具的南少林寺遗址论证结论,基本判定林山村林泉院即武术界通称的闽中少林寺,即南少林寺。该寺始建于南朝陈永定元年(公元557年),至迟于北宋中叶仁宗嘉佑年间,此寺业已形成很盛的武风,成为我国东南武术活动的重要中心。
据省考古队发掘出来的塔碑和发现的残碑上“真觉大师难提之塔林泉院天佑 ”“……当院僧师询刊字……”“……李唐贞观中法师……”等残存文字,可推断林泉院是唐贞观年间(627-649年)道广等率僧兵落脚的地方。原来,唐朝初年李世民登基后,辅公祐部将路得才聚众东南沿海为非作歹,沦为海盗。李世民把已封为大将军的少林寺昙宗和尚找来惩治海盗。昙宗派十三棍僧中的道广、僧满、僧丰等率领五百僧兵入闽平定海盗。海盗平定后,沿海人民挽留这些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唐太宗李世民恩准在福建修建少林分寺。道广回嵩山少林祖庭见昙宗和尚,昙宗送一首偈语,让其在福建找一处同嵩山九顶莲花山相似的地方,建一方南少林寺:一则示不忘祖庭;二则在沿海传播大乘禅宗。偈语是:“傍海平盗日月久,九莲山下有宿头,南北少林同一寺,大乘禅在心中留。”道广他们找到了地形酷似嵩山的林泉院住下来,同嵩山少林寺一样养僧兵、参政事,林泉院也就发展成为南少林寺。肇此,南少林寺在唐宋时住寺僧兵500多名,武风极盛,逐渐形成南少林拳。据“嘉佑癸卯九月造”“当院僧兵”“诸罗汉浴煎茶散”等石槽刻字,林泉院在北宋时期拥有僧兵这一特殊的武装组织,与嵩山少林寺一样,是礼佛练武之所在,以“南拳”遥相呼应嵩山少林寺之“北腿”。而“浴煎茶散”,经考证,汤水是用当地盛产的茶叶和各种中草药煎熬而成,功能治疗跌打损伤、锻炼筋骨和增长功力。
Empire CMS,phome.net |
同时,由“诸罗汉浴煎茶散”等石槽,可推断南少林寺种茶的历史最迟可追溯在北宋之前。北宋时南少林寺盛产茶叶有其特定的地理气候。南少林寺所在的林山村海拔500多米,雾浓露重,气候清凉,适宜种茶,是莆田主要的产茶区之一,至今尚有9000多亩荒废的梯级古茶园。南少林寺极盛时有茶园1000多亩。北宋时有名茶“林山云雾茶”(因山高、雾浓露重而得名)定为贡品,年产数百担。关于“林山云雾茶”,当地的老百姓还流传着“九驴十八顶(担)”的有趣传说,据说北宋时,林山的云雾茶是用九头驴驮上十八担茶叶,送往京都东京城(又称汴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的,这些驴平时是随便放养的,吃了谁家的庄稼都没人敢动它们,因为那些驴可是给皇帝背贡茶的“功勋驴”!据发掘出土的陶瓷器、瓦片及各朝代的铜钱等得知,林泉院在唐、宋、元、明各个朝代有过多次修建。到了清代,周谷城《中国通史》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莆田县九莲山少林寺中有勇武绝伦的寺僧百余人,为满人建了打击藏人之功,其势甚盛,满清疑忌,将寺焚毁,将僧杀戮”。寺僧中幸存下来的,就密谋扩大势力,力图报仇,这就是后来成立的“洪门”,也叫“天地会”。南少林寺旁有天地会的地道入口,名“红花亭”,因此,天地会又称“红花会”。后来,天地会又被清兵剿灭,南少林寺被焚毁。于是,南少林寺被历史湮没了。可是,林山村村民中仍世代流传着“五百僧造反”的民间故事,在发掘的遗址中也终于发现了南少林寺被火烧的有力证据。 地面火烧痕迹的发现,使南少林寺的发掘工作终于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也使这桩沉寂300多年的历史谜案终于真相大白。
1992年4月25日,莆田市人民政府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将南少林寺遗址研究成果公之于众。1998年12月,一座新的南少林寺在原址上重新建立起来。
千年古刹终于重见天日,南少林武术也重新发扬光大,名扬四海。而自发现和恢复南少林寺以来,南少林寺逐渐收回原庙产包括部分茶山,千年禅茶亦焕发勃勃生机。现有名优茶树老枞梅占、黄旦、黄观音、黄玫瑰、水仙、奇种等有机茶园数十亩。方丈空性大和尚师亲自带领僧俗二众种茶、采茶,精心制作禅茶。
南少林寺周围有下院苦竹寺、霞梧院、紫霄寺、九莲岩、飞石岩等,环绕着林泉院,形成洋洋大观的寺院群落,十方丛林的恢宏气势可见一斑。九莲山形似“观音坐莲”,祖山又形似大小两个弥勒菩萨,对门又有卧佛,左右有文殊菩萨的狮山和普贤菩萨的象山。远望可以看见三江入海口、九华山和壶公山。极目四周,层峦叠翠,青山环抱,山路溪流,水天一色,清风徐来,鸟弄枝头,白云朵朵如锦织,青草茸茸似缎铺。好一个“九莲山上逍遥客,南少林中自在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