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野餐是源于孩提时代的春游和秋游。记忆中的几次野餐,都是学校组织到集美学村,在那个长长的海堤上的亭子里进行的。
那个年代,集美相对岛内,是一个比较偏远、平时难得到达的地方。那时集体出游,不像现在都是整个学校的孩子倾巢出动,一个年段顶多就两三个班级,一个班也就二三十个孩子,每到一处,都能宽宽松松地席地而坐。
准备野餐食物时,也一定要弄一两道热食。用保温性能好的热水壶,盛上自己做的玉米南瓜汤或是红豆汤,卤鸭、煎饺都用保温袋装起来.厦门的户外公园这么多这么美,哪儿哪儿都方便到达,这个季节又秋高气爽,舒适怡人,不因地制宜野餐去,真是说不过去。
无人岛 找回野炊记忆
猴屿离厦门岛只有十来分钟的船程,却真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这种地方,真适合来做一天的现代鲁宾逊。
我们到猴屿,吃的喝的、烧烤架、锅碗瓢盆、钓鱼杆什么的,足装了近半艘渔船——没办法,现代人的荒岛生存还是比较形式主义。
要野炊,当然就得搭灶、捡柴火。大家很有默契地分工协作,常年开煤气、玩鼠标的手,这时都在搬砖头捡柴火搭灶头。平时饭来张口的男人们,到了这里自然而然成为主要劳动力。眼看着柴火旺起来,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烧开,超级有成就感啊。
码头尽头,几个负责钓鱼的,几乎同时有几只活蹦乱跳的西公阁上勾,等一锅面煮完,可以再熬一锅清清甜甜的鱼汤。码头的另一侧,BBQ热火朝天……将一上岛就冰镇在海水里的饮料拖上来,一顿接天接地接海的午餐就可以开始了。最忙的还是孩子,光是把一个一个礁石臼里的海水,一勺一勺地运到另一个礁石臼里,就费了他们一个早上一个下午的功夫!
饭后找几块礁石,在上面泡几杯功夫茶,喝到夕阳西下。约好的渔船按时接回家。虽然没能像鲁宾逊那样长驻荒岛,但这一天的原始体验,就足够常年闷在城里的孩子回味好一阵子了。
Empire CMS,phome.net |
山野 秘密的芦苇荡
芦苇荡,城市里居然还有芦苇荡?是的,从梅海岭三角梅市花园一直往上,穿越一条开满大蓟花的山路,就会找到它。孩子们第一次见到芦苇荡的时候,是狂跑着投入它的怀抱。
风吹过芦苇丛,自然与舒展的召唤,具有魔力似地一下子启动了孩子们的天性,苍耳大战、捉迷藏等游戏,自然而然地成为野餐之前的热身。
Tips:
1、山上野餐,食物、水无处补给,要带够。但又不能太负重、费力,可以带一些比较轻巧的食材,方便山路上行走。
2、水果一定少不了,爬山体能消耗比较大,水果解渴又补充能量。
3、有时候,我们还会带些小米、玉米、燕麦、胡萝卜上山,在地上作画,然后留给山上的小鸟们吃,特别是冬天。 (若言)
公园 户外的大餐厅
在万石植物园内,就有不止三处极佳的野餐地。南洋杉大草坪宽阔而平整,草坪上有一段小斜坡,晌午吃过之后休息一阵,还可以滚草地。太阳太大时,正好可以挪到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大树下围坐一圈吃东西。
科普馆对面的密林中有一片很私密的小草坪,可以坐在几棵高大的白皮桉下野餐,顺便喂喂几只小野猫。再往上,蔷薇园虽然人多,但活动的场所更阔,而且草坪高低错落,挑一处高的小山丘,在树下放个野餐垫,视野真不错。
厦门的公园不少,南湖公园、莲花公园等就在家门口,公园里到处树木参差、绿草如茵,选个冬阳温暖的天气,它们就是大自然送给人们的户外大餐厅。
湖畔 最有气质的草坪
最常去的野餐地莫非属筼筜书院前的草地。筼筜书院地处城市心脏,但因入口隐蔽,鲜少有外来游客会走到这里。会来的,一般是到书院琅琅阅读四书五经的大人孩子。光这一点,就为这个野餐地披上绝无仅有的书卷气。
书院面湖,一大片四季常绿的草坪横在书院与湖中间,湖中央的小岛是白鹭的家,白鹭常年在上空和湖面翩跹觅食,实在是人杰地灵。
这里闲杂人员少,草坪平整集中,视野开阔,风景如画,树荫又多,特别适合有主题的野餐。大自然慷慨地给我们新鲜的空气和偌大的活动空间,我们也愿意与天地草木共享欢乐的聚会,草地音乐会、草地诗会、换牙派对,都曾在这里和野餐结合在一起,每一次真的是爽爽地“从中午一直玩到下午”……中秋月圆之日、地球“黑暗一小时”的那一天,我们都将晚餐地搬到这里,在黑暗中与明月相对,与地球静守。
【温馨提醒】
野餐后请带走垃圾
野餐时的环保注意事项,就是一定要带走垃圾。切记多准备几个大垃圾袋,打扫“战场”时将果皮、残渣和纸屑全部打包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