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绵疫病
孢囊梗无色纤细,不分枝,孢子囊无色,卵圆形,大小l8~76×l5~60μm。孢子囊顶端乳头状突起明显。游动孢子卵形,双鞭毛,大小l0~l4×6~8μm。卵孢子或厚垣孢子借雨水反溅到近地面果实上,病菌萌发产生芽管,从果皮侵入发病,然后病部长出菌丝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通过雨水及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7~8月高温多雨季节或低洼、土质黏重地块发病重。先在近果顶或果肩部出现表面光滑的淡褐色斑,有时长有少许白霉,后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斑,渐变深褐,皮下果肉也变褐色。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霉,病果多保持原状,不软化,易脱落,叶片染病,上面长出水浸状大型褪绿斑,慢慢腐烂,有的可见同心轮纹。
①农业防治: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起垄栽培,可用地膜覆盖以防止雨水溅起病菌。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增强抗病力。及时整枝打杈,注意通风透光,大棚栽培要特别注意通风降湿。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等深埋或烧毁。
②药剂防治:可选用40%乙磷铝200~400倍液、25%甲霜灵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6~8天喷1次,兼顾地面。
2、煤污病
①为害症状:病害学名:cladosporium sp。棚室栽培的人参果,叶片上初生灰黑色至炭黑色霉污菌菌落,分布在叶面局部或在叶脉附近,严重的覆满叶面,一般都生在叶面,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
②病原菌形态特征:枝孢菌分生孢子梗直立,榄褐色,分生孢子椭圆形,单细胞,少双胞。链格孢分生孢子梗簇生,暗褐色。分生孢子倒棒形,大小9.5一一40×5一ll.25(微米),有纵横隔膜,喙短。
③发病特点:病原属半知菌类真菌,煤污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叶上或在土壤内及植物残体上越过休眠期,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及蚜虫、叶螨、粉虱等传播蔓延,阴蔽湿度大棚室和梅雨季节易发病。粉虱多时发病重。
④防治方法:
·加强棚室通风换气,适当降温排湿,防止湿气滞留,生产上要浇水适量,避免浇水过勤过多,高温高湿持续时间过长是防止该病重要基础措施。
·白粉虱猖獗为害时及时喷酒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可阻止白粉虱成虫产卵及孵化。叶螨猖獗时喷酒l0%除尽悬浮剂l000倍液,蚜虫发生多时,喷酒螨死净防治叶螨兼治蚜虫,也可喷酒花保 l00一l50倍液,以减轻煤污病发生。一般不宜使用乐果,以免产生药害。
·煤污病发病初期喷酒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性粉剂l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隔7~l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
⑤常用药剂:苯菌灵、甲霉灵。
Empire CMS,phome.net |
3、黑斑病
①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上生黑色小斑,后扩展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多时常融合成大斑,致叶片干枯或枯死。
②病原菌形态特征:一种链格孢,属半知菌类真菌。菌丝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束生,每束l一5根,梗圆筒形或短杆状,暗褐色,具隔膜l一4个,大小30.6一l04×4.3一9.l9(微米),直或较直,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形和倒棒形,淡黄色,孢子大小 85.6一l46.5×ll.7一22(微米),纵隔l一9个,横隔7一l3个,顶端长有较长的喙,无色,多数具l一3个横隔,大小6.3一74×3一7.4(微米)。病菌发育温限l一45摄氏度,26一28摄氏度最适。分生孢子在6一24摄氏度水中经l一2小时即萌发,在28一30摄氏度水中萌发时间只需35~ 45分钟。每个孢子可产生芽管5一l0根。
③发病特点: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植株、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可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形成初侵染,经2一3天潜育后现出病斑,3一4天产生分生孢子,并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多次重复侵染。遇有持续5天均温2l摄氏度左右,相对湿度大于70%持续时间长,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因此,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雨日的多少,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均影响相对湿度的变化及病情的扩展。此外,该菌属兼性腐生菌,管理不当或大田改种人参果后,常因基肥不足发病。
④防治方法:
·保护地人参果重点抓生态防治。由于早春昼夜温差大,白天20一25摄氏度,夜间l2一l5摄氏度,相对湿度高达80%以上,易结露,利于此病的发生和蔓延。应重点调整好棚室的温湿度,减缓该病发生蔓延。
·采用粉尘法于发病初期喷酒5%百菌清粉剂,每667平方米次l千克隔9天重次,连续防治3一4次。
·施用45%百菌清烟剂或l0%速克灵烟剂,每亩次200一 250g。
·按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发病前开始喷酒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或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⑤特效药剂:喷克菌 阿米西达 醚菌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