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丹东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指南(丹东疫情防控中心)

来源: 更新时间:2022-10-08 13:40:49
The Beginning

  丹东公共场所疫情防控指南如下

  一、口岸防控“10准”

  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设置应急处置区域,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卫生知识培训。

  2.工作人员疫苗接种做到应接尽接,符合条件的应接种加强剂次。建立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制度,每日登记,如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按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3.及时掌握入境人员相关信息,加强人员和车辆信息管理,确保闭环式“点对点、一站式”转运和无缝对接,实现从“国门”到“家门”闭环式管理,做好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工作。

  4.加强入境货物检测和消毒,强化冷链物品追溯管理,定期进行督导和抽检评估。

  5.直接接触进口冷链货物的工作人员和国际道路运输驾驶员应相对固定,实行集中工作和集中居住的闭环管理。

  6.工作人员按照标准做好个人防护。

  7.工作区加强通风换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如使用集中空调,要按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卫生规范》(WS 696—2020)运行。

  8.优化办公和进餐方式,食堂采用分餐制,避免人员聚集。

  9.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做好垃圾的收集、转运、贮存和无害化处理。每次应对接送员工的车辆和船艇进行清洁消毒,增加对公共区域(接待大厅、候工室、会议室、办公区、集体宿舍等)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电梯按键、扶手、门把手)的消毒频次。

  10.公共卫生间配备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设施,宜在公共区域配备手消剂,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

  二、口岸防控“10不准”

  1.公用设施设备、公共区域、高频接触物表面的清洁消毒制度和措施不能松。

  2.高风险岗位人员相对固定,闭环管理,不得交叉作业。

  3.入境人员“国门”到“家门”闭环式管理制度不能松。

  4.入境货物检测、消毒、溯源制度不能松。

  5.办公和用餐场所人员不得聚集。

  6.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制度措施不能松。

  7.工作人员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不宜上岗。

  8.工作人员未完成第三针加强针疫苗接种者不宜上岗。

  9.垃圾和使用过的防护用品不得随意丢弃,要规范收集转运贮存和无害化处理。

  10.通风换气制度和措施不能松。

THE END

TAG:闭环  工作人员  人员  防控  制度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