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热了,夏季里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喝酒、撸串,如果点上几打海鲜,就更加幸福自在了。
然而,这个季节吃海鲜有风险,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送进医院,因此吃货朋友应当谨慎!
近日,网上关于“近期不食用野生毛蚶海虹”的言论传得沸沸扬扬。据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每年5-8月,河北沿海会发生赤潮,这个时节的贝类食品容易蓄积毒性,市民若吃了这些“毒海鲜”,很容易中毒,因此建议大家不要采食野生贝类。
贝类,通常指海虹、毛蚶等食物,这种食用贝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们的喜爱。它们大都生长在海滨岩石上,很多市民为了解决口福,喜欢前往海滨进行捡拾。
本是一道平常的美味佳肴,怎么突然就宣布有毒了?
野生毛蚶海虹有毒,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野生的毛蚶海虹本身是无毒的,它们之所以突然变为“绝命毒师”,在于它们吃了有毒的藻。
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海洋会形成赤潮,而赤潮是指浮游藻类爆发性繁殖并且高度聚集的现象。赤潮是一种生态灾害,可对海洋环境造成破坏。
赤潮中含有的毒素众多,如常见的有麻痹性贝毒(PSP)、神经性贝毒(NSP)、泻痢性贝毒(DSP)、失忆症贝毒(ASP)和雪茄鱼毒(CFP)等,这些毒素无色无味,耐高温,一般的烹饪方法无法将其杀死,它们会蓄积在贝类生物体内,而人一旦吃了含有毒素的贝类生物,就会诱发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麻痹、四肢无力、口唇麻木、头晕昏迷等症状,严重可致呼吸肌麻痹,令呼吸停止而致人死亡。
值得强调的是,所有贝类毒素引发的中毒,目前均无特效治疗药物。
当然,除了毛蚶、海虹外,食用生蚝、扇贝、蚌类等产品时,同样要谨慎!
夏天还能吃海鲜吗?
既然那么可怕,那么夏天我们还能愉快地吃海鲜吗?
吃是能吃,但前提是要通过大型超市、正规市场等正规渠道购买,而那些自采的野生贝类,以及海边小摊位售卖的水产品,就不要食用了。
在烹饪贝类食物时,建议先去除消化腺、性腺、裙边、腮等内脏,每次摄入少量,不要吃太多,不喝蒸煮后的汤汁,一旦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应当立即前往医院,告知医生自己的进食史,并积极接受医生的治疗。
资讯参考:澎湃新闻、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