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表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一项研究显示,只需要四张“自拍照”就能检测心脏好不好,敏感性达到80%,特异性为54%。这项研究是清华大学研究人员首次证明,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对头顶、正面和两个侧面的四张照片进行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测。
该研究收纳了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来自中国8家医院5796例患者,并随机分为训练组(n=5216)和验证组(n=580),这些患者正在接受影像学检查以检查其血管,比如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受过训练的护士用数码相机为患者拍摄四张照片:一张额头,两张侧面和一张正面,并且收集了患者病史,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等数据。同时,放射科医生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或CCTA结果,确定患者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数量,至少有一条冠状动脉出现≥50%的狭窄。随后,研究人员对来自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的9所医院的1013名患者中进行测试。
结果发现在验证组,该算法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61%,在测试组中,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54%。而且在小于60岁复杂病变的患者中,敏感性更高,且无性别差异。
Empire CMS,phome.net |
紧接着,研究人员还尝试遮盖面部不同区域进行测试,比如前额,鼻子,嘴巴,耳朵,脸颊以及下巴,结果发现,脸颊所呈现出来的信息对冠状动脉疾病预测提供了更多信息。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首次证实基于面部人工智能分析进行冠状动脉疾病的检测,该工具无论是在门诊,还是临床检测都可进行诊断前的预测。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为高风险社区开发一款应用程序,就诊之前就能对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进行预警。但是该算法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检出率,减少过度医疗的有效手段。”
如今,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疾病负担。据数据显示,每年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死亡人数约占世界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其中缺血性心脏病(IHD)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占所有心血管事件的一半以上。然而,中国情况更为较为严重。近期,来自安贞医院赵冬教授团队的发表在《自然评论:心血管病学》(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的一项研究,该研究主要阐述了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到170万的新发出血性卒中病例。2016年,约240万人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61%,占总死亡人数的25%。中国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
Empire CMS,phome.net |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的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事件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缺乏科学证据的年代,人们通过观察面部特征推算出人之富贵贫贱及命运休咎变化。在古人眼里,好的面相必须要中正,不歪斜,外形完整,颜色要鲜明,这样的面相会带来一生的运气。目前,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证明了“面相”还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健康情况。
在此之前,科学家就已经知道某些面部特征可能与心脏病发病风险有关,比如稀疏或灰白的头发,耳朵折痕,黄褐斑(通常是眼睑周围的黄色沉淀物)和角膜弓形等等。
关于耳垂折痕的医学上统一认为,折痕深度大于1mm,折痕长度为累及耳屏到耳垂边缘距离2/3,可作为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警示。2014年发表在《国际心脏病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杂志的一项meta分析了耳垂折痕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纳入37项与其相关文献,涉及31197名患者,纳入患者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墨西哥和阿根廷等。
Empire CMS,phome.net |
研究结果提示,耳垂折痕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范围在20%到88%,综合值为62%,特异性范围在13%到95%,综合值为67%,而且有耳垂折痕的人相比于没有耳垂折痕患冠心病风险增高3.3倍。
当然,关于耳垂折痕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中国也有自己的数据。2014年发表在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杂志的一项研究对449名参与者进行分析,其中冠心病患者250名,没有冠心病患者199名。
结果发现,75.2%的冠心病患者有耳垂折痕,在没有冠心病参与者人群耳垂折痕发生率为46.2%。与没有耳垂折痕人群相比,有耳垂折痕具有更严重的心脏血管狭窄,而且病变血管会更多。研究进一步显示,耳垂折痕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2%,特异性为53.8%。在大于75岁冠心病患者人群中,敏感度为85.4%,特异性为37.9%。随着折痕的加深,冠心病病变程度也会增加。
此外,多项研究证实睑黄瘤也可能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睑黄瘤是最常见的代谢障碍性皮肤病,是由于脂质沉积于眼睑部位而引起的皮肤的黄色或橙色斑块,患者多伴有高脂蛋白血症和(或)高胆固醇血症。目前,对于睑黄瘤的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多数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早期阶段。
发表在BMJ杂志上的一项著名的丹麦研究,该研究对1.3万人群进行分析探索发现,睑黄瘤的存在提示心血管隐含。与无睑黄瘤人群相比,睑黄瘤患者患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以及早期死亡风险增加,而且睑黄瘤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还发现,大于70岁的人群约有10%患者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且无性别差异。对于55岁以上女性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疾病方面拥有更准确的预测。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逐年升高,如何早期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最基础的病理生理改变,但早期诊断仍具有挑战性。尽管众多研究已经证明,某些面部特征与心血管发病风险有关,并呈独立危险因素,但依旧不能代替现有检测手段,其可作为心血管风险的重要警示,引起人们的重视,为群普查筛选心血管疾病提供重要体征。未来,对于某些面部特征仍需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