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卢沙野大使接受《欧洲时报》新年专访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1-01 18:22:59
The Beginning

(原标题:卢沙野大使接受《欧洲时报》新年专访)

岁末年终,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在巴黎接受《欧洲时报》专访,就2022年中欧中法之间、中国抗疫、两岸关系以及涉侨诸多重要问题发表看法。今将问答实录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卢沙野大使接受《欧洲时报》新年专访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资料图

欧时:今年中国最大的事莫过于二十大召开,可谓全球瞩目,并在会后掀起外国元首、政府首脑访华潮,您如何解读这一现象?

卢大使: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今年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受到举国举世高度关注。

二十大后,中国外交起手不凡、再开新局。大会闭幕后的一个多月内,越南、巴基斯坦、坦桑尼亚、德国、古巴、老挝、蒙古国等国领导人及欧洲理事会主席先后密集访华,既彰显我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也反映出各国对中国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加强对华合作的热切期许。来客遍布亚、非、欧、拉美四大洲,既有四个友好邻国,又有三位“同志加兄弟”;既有“铁杆”巴基斯坦、“老朋友”坦桑尼亚,又有欧盟核心大国德国,创下多个“第一”和“首次”: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自越共十三大后首次出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就任以来首次访华,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是二十大后首位访华的非洲国家元首,德国总理朔尔茨则是疫情发生以来首位访华的欧洲国家领导人。

卢沙野大使接受《欧洲时报》新年专访

德国总理朔尔茨

值得一提的是,二十大后不仅有外国领导人的一波访华潮,更有中国领导人的“出访季”,习近平主席赴印尼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赴泰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泰国进行访问,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李克强总理也赴柬埔寨出席第25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第25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和第17届东亚峰会并对柬埔寨进行正式访问。本轮高层交往热潮涌现,主场外交亮点纷呈,客场外交双多边并举,让世界更加坚信,在变乱交织的当下,和平发展、开放合作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确定性和稳定源。立正位,行大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自信自立、胸怀天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带来启发和机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力推进实现民族复兴和促进人类进步的历史进程。

欧时:2022年,中欧关系既有波折,也有利好。您如何看待当今中欧关系的复杂性?您对2023年中欧关系发展有何前瞻与期待?

卢大使: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两大力量、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市场、推动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值得双方悉心维护好、发展好。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中欧关系经历一定困难,欧盟对华战略定位出现偏差,涉华负面言行有所增多,涉华舆论环境明显恶化。

2022年,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大陆重燃战火,欧盟发展稳定面临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欧盟在发展对华关系方面出现一些积极变化,这是值得肯定的。欧盟是由27个主权国家构成的联合体,在对华关系方面存在不同声音并不奇怪,在同其他国家的关系上也是如此。但它们对什么是欧洲根本和长远利益应该有一个基本认识,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我们相信,保持中欧关系总体稳定、深化中欧务实合作有利于欧盟的经济繁荣、一体化建设和战略自主,符合欧洲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中国老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中国愿意做欧盟的朋友,就看欧盟愿不愿意交中国这个朋友。中欧分处亚欧大陆两端,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却有着经贸合作的利益。至于中欧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既然我们彼此谁都改变不了对方,那就不要让它成为阻碍双方合作的障碍。中欧不应“老死不相往来”,更不应“反目成仇”,将对方视为“制度性对手”。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再搞所谓价值观外交已经不合时宜了。米歇尔主席的访华迈出了改善中欧关系的第一步,我们希望欧盟能够延续这一良好势头。

2023年,国际形势将继续动荡调整,乌克兰危机及其产生的外溢效应走向如何尚难预料。不管形势如何发展,中方都将继续视欧盟为全面战略伙伴,支持欧盟战略自主,希望欧洲稳定繁荣,坚持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我们也希望欧方真正从自身利益出发,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工作调整转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欧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必将在新的一年迎来新发展。

欧时:据悉,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2023年访华,结合他最近在各种场合涉华及对华关系的表态,您对马克龙访华成果、未来中法关系有何前瞻和期待?

卢大使:过去一年,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地缘政治持续紧张,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得益于中法两国元首战略引领和双方共同努力,中法关系经受住了变局、乱局考验,保持总体稳定,呈现积极发展势头。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在巴厘岛成功会晤,增进了理解,扩大了共识。两国外长多次会面或通话,各层级保持密切沟通,经贸等各领域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人文交流灵活开展。中法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中密切沟通协调,共同践行多边主义。

当前,中国政府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中外人员往来将享有更多便利,中国经济前景看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加快释放。这对中法合作都构成重要利好。新的一年里,中法双方要进一步深化经贸、农业、航空等领域务实合作,拓展绿色能源、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潜力,并以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化旅游年为契机,恢复和提升两国人文交流合作的热度和能见度。中法也要在多边和国际议题上继续密切沟通协调,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马克龙总统曾多次表达访华意愿。我们热烈欢迎马克龙总统于2023年适时访华,届时两国元首可以就双多边合作广泛深入交换看法,为中法关系发展擘画新蓝图,注入新动力。我们对此访充满期待,对中法关系前景充满信心。

卢沙野大使接受《欧洲时报》新年专访

马克龙将访华

欧时:最近我们专访了法国外贸顾问委员会主席,他认为“德国比法国工业化程度高,法国主要靠奢侈品;德企在华发展是大企业带小企业,而法国大企业在华都是找当地转包商,因此法国中小企业想要入华就更困难”。您对未来法国中小企业入华有何建议?

卢大使: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作用举足轻重。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具有个体实力单薄、抵御风险能力弱的劣势,但也具有灵活多样、“船小好调头”的优势。法国中小企业具有自身独特优势,拥有不少单项“冠军”企业。中方欢迎各类规模的法国企业赴华投资兴业,也乐见法国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相信它们都能从中国发展中获益。当然,任何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必须拿出看家本领,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我想重申的是,中共二十大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法国企业可以放心的是,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开放的制度只会越来越完善,开放的质量只会越来越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吸引和利用外资进行了专题部署,一是扩大准入,强调国企、民企、外企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增加外资鼓励正面清单;二是优化环境,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三是强化服务,针对性做好外资企业服务,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及时帮助解决困难,为其来华提供最大程度便利;四是抓住重点,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支持跨境新业态发展,保障各类口岸物流运输畅通,多渠道扩大先进技术、设备等进口。我们相信,上述举措必将为包括法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来华经营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和更好政策环境。

欧时:中法贸易与其双方体量相比不很尽如人意,您认为原因何在?后疫情时代中法各领域交流的互补性与潜力何在?比如法国商界期盼中国游客明年初回归巴黎,您对此有何评论?中法合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卢大使:客观看,中法贸易与双方体量相比确实存在差距。以2021年为例,中德贸易额为2351亿美元,中荷贸易额为1164亿美元,中法贸易额仅为851亿美元,位居欧盟成员国第三。法国是仅次于德国的欧盟第二大经济体,但对华贸易额却仅为德国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如经济体量更小的荷兰。当然这也从反面凸显了中法贸易的巨大潜力和巨大提升空间。

展望后疫情时代,尽管面临风险挑战,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有信心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一方面,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将给经济恢复带来重大积极影响,经济活力将加速释放;另一方面,一揽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将同向、迭加发力,促进经济恢复。综合研判,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明显下滑,但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形成一个独立向上运行轨迹。中国经济光明发展前景为中法经贸合作进一步走深走实提供了坚实支撑。

中法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双方经济具有天然互补性,可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合作。双方既可以在航空、农业、核电等传统领域取得更多进展,也可在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打造更多合作亮点。中方积极支持中国游客在疫情条件允许情况下回归巴黎,也欢迎法国游客届时重返中国。这既对复苏经济具有重要拉动作用,同时也是促进两国人员往来、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

深化中法务实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扩大双向投资是一个重要方向。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今年1至9月,法国对华投资5.3亿美元,同比增长19.7%,投资存量200.8亿美元。中国对法投资1.35亿美元,同比增长40%,投资存量51.1亿美元。这组数据既说明中法间投资仍在增长,同时也说明中国在法投资存量远小于法国在华投资存量,不平衡性突出。中国企业希望扩大在法投资,为法复苏经济、创造就业作出贡献,但法方也要克服第三方干扰因素,积极为中国企业提供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欧时:我们注意到,2022年您接受了多家法国主流媒体专访,做客法国电视台,阐述中国内外政策,给法华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您被评为接受外媒采访最多的中国大使,您对此有何评论?

卢大使:中国使馆与法国主要媒体保持经常性沟通。我本人也十分乐意同媒体朋友们打交道,担任中国驻法大使三年多来接受各类采访、发表署名文章近百次,结识了很多媒体界的朋友。

令人遗憾的是,中法、中西方之间始终有一堵“信息隔离墙”。所谓“中国问题专家”唯美西方反华势力马首是瞻,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和政治对抗思维,传播涉华谎言谣言,歪曲加工正面信息,刻意放大阴暗面,导致涉华真相和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声音被屏蔽。这不仅有损中国国际形象,冲击中法传统友谊,也严重误导法国和欧洲对华认知,实际上将自己置于画地为牢、自说自话、自我蒙蔽、不知己不知彼的危险境地。

在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我注重真实客观、平等交流、以理服人、打破偏见。例如针对“中国经济熄火论”,我用翔实的数据和事实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不少法国工商界人士表示对中国经济的了解更加全面客观了。围绕佩洛西窜台事件,我多次向法国民众梳理台湾问题历史经纬,阐述中方原则立场,批驳“民主对抗专制”、“中方反应过度”、“中方破坏台海现状”等谬论,揭露“捆绑”台湾问题和乌克兰问题、鼓吹台湾“民族自决”等险恶图谋。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说下去,就一定会被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听到,“信息茧房”终有一天会被攻破。我们也呼吁法国媒体、智库和学者,在进行涉华报道和研究时保持战略清醒,坚持客观理性,同我们一道讲好友好合作、互利共赢的中法故事,切实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发展。

欧时:疫情解封是2022年中国又一件大事。中国抗疫方略成败得失,也是这一年外媒质疑最多、您解答最多的题目,请您总结一下。对目前中国解封政策以及现状,您有何解读?

卢大使:回首过去三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在坚持中赢得了战略主动。就在西方“被动防疫、主动躺平”之时,我们以举国之力答好“闭卷试题”。三年来,我们积极应对全球五波疫情冲击,有效处置国内100多起聚集性疫情,用心守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经济年均增长4.5%左右,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持续引领世界经济企稳复苏。

我们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在病毒最凶猛的阶段,我们采取突发疫情应急围堵的策略。随着病毒重症率和致死率降低、疫苗接种覆盖率提升,我们实行“动态清零”政策,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措施,先后出台共9版防控方案及“二十条”“新十条”,以变应变、以快制快,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已进入新阶段,工作重点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这是“小步快走”,不是“大步劈叉”甚至“滑跪”,更不是“躺平”。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有所变化,防治措施必须与时俱进,但核心始终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为今后一个阶段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做好经济工作指明方向。我们将坚持实事求是、稳中求进,按照自己的节奏,更好统筹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以“错位周期”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和强大韧性。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我们坚信,中国一定能进一步凝聚防疫共识,实现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我们也期待,中法、中欧各领域交流合作和人员交往能乘着这股东风,恢复到甚至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卢沙野大使接受《欧洲时报》新年专访

资料图

欧时:旅法华侨华人摩拳擦掌,准备迎接中断了近三年的欧中商业、文化等领域交流回暖。您如何看待这个群体未来在中法间的桥梁作用?

卢大使:旅法侨社是欧洲人数最多的华侨华人群体。大家身居法国、心系故土、艰苦创业、团结互助,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心关注祖籍国发展,为推动中法、中欧各领域交流合作发挥独特作用、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旅法侨胞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举办了诸如中文朗诵大赛、中文歌曲大赛、书法绘画联展、国庆音乐会、亚洲美食节等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大量当地民众参与。这些活动接地气、暖民心,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搭建了重要平台。随着国内不断优化防控措施,旅法侨胞审时度势,积极推动双方经贸交流,并为国内地方经贸团组来法招商拓市牵线搭桥。

二十大报告重申了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也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做出了明确部署。包括旅法侨胞在内的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参与方,是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重要引擎,在增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方面还可以发挥更大作用。2024年,双方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旅年、巴黎奥运会“三喜临门”。希望广大旅法侨胞不负时代重托,把握历史机遇,发挥独特优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继续为推进中法、中欧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欧时:反独促统是旅法华侨华人一以贯之的立场与夙愿。2022年,美国等国家打“以台制华”牌,令两岸关系陷入谷底。但最近台海人心思变,台湾选举出现一些新的积极迹象,请您向旅法华侨华人读者谈谈当今两岸关系。

卢大使:众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1年联大第2758号决议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正是在此基础上,中国同包括美国、法国在内的18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近年来,美方屡屡在台湾问题上背信弃义,与岛内民进党当局暗通款曲、相互勾结,大打“台湾牌”,企图将台湾打造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棋子。2022年8月,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给两岸关系和中美关系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针对美国及“台独”势力的危险行径,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海和平稳定,中国政府被迫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旅法侨胞在内的华侨华人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展示坚定拥护祖籍国统一的坚定立场。

需要强调的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始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是解决大陆和台湾制度不同的最现实、最包容方案,最符合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我们始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追求和平统一,同时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但这并非针对台湾同胞,而是为了震慑外部干涉势力和极少数“台独”分子,防止其铤而走险。

两岸同胞、海外侨胞血脉相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早日实现祖籍国完全统一,是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希望大家继续通过民间渠道向法国民众讲清楚台湾问题的历史经纬,讲清楚美国及“台独”势力的险恶用心,讲清楚中国政府为维护台海和平稳定作出的巨大努力,为早日实现祖籍国完全统一作出应有贡献。

THE END

TAG:欧洲时报  卢沙野  欧洲  国际社会  欧盟  外交  奥运会  中法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