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21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20日刊文详细报道了拜登基辅之行,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拜登在事先未曾宣布的情况下,开展了赌注极高的基辅之行——这座城市经常遭到俄军轰炸。当他走出一座金色圆顶修道院时,空袭警报突然响起,这表明一架装载导弹的俄罗斯军机已经从本土起飞。
这架飞机最终没有对拜登所在地点构成威胁。此前,美国官员曾试图通过向莫斯科提前通报拜登访问计划这一非凡措施来降低风险。但是,上述刺耳警报是对美国总统访问一个被战火包围的首都的危险性的提醒。在该地区,军事团体和雇佣兵以不遵守规则而闻名。
此次旋风式访问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拜登动用了为他进出乌克兰准备的一列火车。考虑到穿越乌克兰领空的危险,这是必要之举。
拜登在从波兰前往乌克兰以及重新入境波兰时乘坐火车
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乔恩·芬纳说,拜登数月前曾对助手说,他想前往乌克兰。但直到在椭圆形办公室举行一场秘密会议并与国家安全阁员通电话后,他才在17日作出最终决定。
这一决定令一项秘密计划开始启动,包括管制消息。当天下午,只有两名记者被传唤并被告知此行的消息,以便他们可以就报道此行做准备。他们被要求密切注意一封标题为《高尔夫之旅抵达指南》的电子邮件,该邮件将提供进一步指令。
18日傍晚对拜登来说看起来很常规,这也许是有意为之。他之前已敲定访问波兰以纪念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拜登和第一夫人吉尔·拜登参加了美国乔治敦大学的弥撒,参观了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一场展览,并在华盛顿时髦餐厅“红母鸡”吃了通心粉。
短短数小时后,在黎明前的夜色中,拜登及其团队登上一架小型政府飞机,启程前往战区。白宫仅有3名官员陪同总统出访:沙利文、白宫办公厅副主任珍·奥马利·狄龙和总统办公室运营主管安妮·托马西尼。托马西尼也是拜登最密切的私人助手之一。
随行的还有一个小型医护人员团队、安全官员以及白宫官方摄影师。与这位总统通常的随行人员队伍相比,这是一次仅含必要人员的出访。
拜登没有乘坐美国总统通常用于正式出行的大型飞机,而是登上了美国空军一架C-32飞机。这款飞机通常用于前往小型机场。在起飞前,这架飞机停在黑暗中,窗帘被拉上,远离通常停靠的、迎接总统出行的停机坪。
当这架飞机凌晨4时15分升空时,它开启了一次近22个小时的旅程,交通工具涉及飞机、汽车车队和火车。此次旅程把拜登送至近500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以外的基辅,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会面。
这次访问使这位美国武装部队总司令暴露在一个没有美军驻扎的战区的风险之中。这是一场赌博,押注一种引人注目的姿态可能有助于激发美国对这场冲突的支持,为反对俄罗斯的全球联盟提供一些能量,并提振乌克兰人的士气。
尽管存在危险,但拜登及其核心圈子认定,拜登在乌克兰本土拥抱泽连斯基的有力形象是值得的。沙利文说:“拜登总统觉得这次访问很重要,原因是在临近俄乌冲突爆发一周年之际,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关键时刻。”
Empire CMS,phome.net |
沙利文 资料图
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加油后,拜登的飞机最终降落在波兰的热舒夫-亚西翁卡机场。他的车队驱车约1小时抵达乌克兰边境,途中关闭警笛以避免引起注意。
抵达波兰普热梅希尔中央火车站后,拜登登上一列安保严密的火车。这列含8节车厢的火车在波兰和乌克兰乡村地区颠簸行驶了10个多小时,大部分时间在黑暗中行进,外面除了路灯和阴影之外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火车中途仅短暂停车数次,接额外的安保人员上车。
这不是总统通常的出行方式,但乌克兰领空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一直处于关闭状态,使得火车成为近一年来武器、食品、装备和补给必不可少的来源。铁轨和车辆经常遭到俄罗斯军队炮火袭击,但被乌方人员迅速修复。
拜登于当地时间上午8时左右抵达乌克兰首都基辅火车站。在抵达基辅时,佩戴蓝黄色条纹领带(这也是乌克兰的国旗色)的拜登受到美国驻乌大使布丽奇特·布林克的迎接。
拜登在走下火车后说:“回到基辅真好。”
拜登随后乘车前往乌克兰总统官邸玛丽娜宫,在那里会见了泽连斯基及其妻子叶莲娜·泽连斯卡娅。
泽连斯基说:“谢谢你前来。”拜登回应说:“见到你让人惊喜。”
拜登与泽连斯基夫妇在马林斯基宫门前 图源:红星新闻
他在访客登记簿上留言,以“荣耀归于乌克兰”作为结尾。他对泽连斯基说:“我必须说,基辅俘获了我的一部分内心。”
两位总统随后离开玛丽娜宫,前往基辅的圣米迦勒金顶修道院。这是一个象征性场所,他们在那里散步,摄影师和路人抓拍他们的照片和视频。视频被广泛传播,消息封锁被打破。当两位领导人离开这座修道院时,防空警报在头顶响起。
在访问修道院之后,拜登和泽连斯基向阵亡乌克兰军人的纪念处敬献了花圈。拜登随后前往美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慰问美方人员。
拜登当地时间下午1时许返回基辅火车站,前往华沙。他计划21日至22日访问华沙,随后返回华盛顿。
拜登在访问基辅期间指出,他曾多次访问基辅,包括在结束自己副总统任期几天前,但赌注从来没有如此之高,风险也从未如此之大。(编译/杜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