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相信很多产品经理都会面临相似的困惑,比如我们通常很难客观评价自己、无法准确定位自己的优劣势,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因此常常为前途感到迷茫,缺乏职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方法论和实现路径……要解决这些问题,核心需要构建正确的自我认知,并深入理解职位进阶和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寻求更合理的职业发展路径。
一、产品经理进阶
那么我们先了解产品经理都有哪些职业进阶路径,不同阶段分别需要哪些核心能力点(这里我在文稿中放了一张图供你参考)。
从图中不难发现,产品经理从入门到精通,从个人贡献者到职业经理人,需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
1~3年(初级):主要是执行工作,能在 leader 的带领下理解需求,掌握产品方案及原型设计要点、能与上下游进行顺畅的项目合作,并对单模块产品体验负责。3~5年(中高级):需要独立完成全栈产品设计,具备一定的用户思维,能通过用户/市场分析,形成需求价值判断(形成需求优先级),同时要对多个模块产品体验负责。5~8年(专家/leader):已经具备比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能负责完整的产品体系规划,能形成自己的产品方法论,影响、培养他人,5~8 年其实也是产品经理选择专业路线和管理路线的分水岭。8~12年(架构师/产品总监): 选择专业路线的产品经理大多往产品架构师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对技术架构有一定的理解,能通过业务架构推导适合业务发展的产品架构,并推动技术团队形成与之匹配的技术架构;当然选择管理路线,则更注重对人性的把握,危机应对及领导力的历练,能快速组建团队,并通过人才的选、育、用、留提升组织能力。12 年(产品 VP/CTO/CEO): 产品经理职业没有天花板,不论设计、技术还是算法出身的产品经理,只要我们有愿力、有魄力,也可能成为产品 VP、CTO 甚至 CEO,当然责任越大、对人的能力要求也越高,需要更强的心力、脑力和体力……能放眼未来,也能着眼脚下;能捕捉千变万化的现象,也能抽离现象看到本质;做到知行合一、收放自如。产品经理要顺利达成职业进阶,核心要做好两个选择:专攻专业深度还是行业广度?选择专业路径还是管理路径?
二、专业深度 vs 行业广度
产品经理的职业选择可以切分为一横一纵,横向为“行业广度”,纵向为“专业深度”。
行业广度,指经历移动时代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如电商、信息流、教育、O2O 等;
专业深度,指经历行业变迁衍生出的产品领域,如用户产品、数据产品、AI 产品等。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考逻辑来做职业选择呢?这里我提三个核心观点。
1)你的起点,起点意味着某种能力壁垒
比如,你是设计师出身的产品经理,那么大概率你要围绕“设计”这项核心能力,更多聚焦在“用户端产品”领域;同时也要想办法触及更多行业,根据行业特性让产品能力迁移,帮助自己构建更底层的用户思维,在“用户产品”这个专业领域做深做透。
Empire CMS,phome.net |
再比如,你是算法工程师出身的产品经理,那么大概率你要围绕“算法策略”这项核心能力,更多聚焦在“策略产品”领域,利用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将“策略”这件事情做深做透,让策略思维与业务价值充分联动。
2)寻找有相似度的行业,相似度意味着某种规律
选择跨行业的时候,更要找到行业间的相似度;比如 2B or 2C,C 端产品更注重体验和差异化,而 B 端产品则更注重成本和标准化,因此选择产品价值点相似的业务,有利于我们沉淀产品方法论、最终形成单点突破能力。
另一个相似度逻辑是行业的底层规律,比如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都属于“共享行业”,底层逻辑是“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核心规律是“得效率者得天下”。只有选择相似度高的行业,我们的产品能力才具备可复制性和可迁移性,同时我们在不同行业中的经验积累才可能形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找到专业的连接关系,连接意味着某种系统化能力
不论我们从事哪个产品领域,本质上都在为用户价值(解决用户痛点)而服务,因此跨领域的产品经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构建产品价值之间的连接性,培养好宏观意识。
比如,数据产品转行策略产品,从数据标准化、数据资产沉淀、数据可视化;到数据流转的意义、数据应用对业务和用户产生的价值,从而形成数据链的系统观。
再比如,用户产品转行商业化产品,从用户体验到同步体验和投入产出比,进而构建更完整的需求价值取舍意识,同步平衡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形成产品的全局观。
由此可见,不论在专业深度和行业广度的选择上,产品经理都需要形成一定的底层思考逻辑,根据自身的特质、能力、兴趣来做选择。事实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最优选择”,只存在“某个时期最适合我们的选择”。更多干货分享请公众号:产品人栖息地。
【行动指南】
先专业深度后行业广度。
先吃透某个专业领域,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之上跨行业。因为即便是相似度极高的行业,如果我们的专业功底不扎实,非但很难快速形成迁移能力,反而会让你陷入某种专业误区,做出错误的决策
避免同时跨专业、跨行业。
不同的专业和行业都有“know-how”,精通并灵活应用特有的“know-how”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因此如果要选择职业变化,需要找到一个基础和锚点,比如在同一个专业下尝试跨行业,或在同一个行业下尝试跨专业,尽量避免同时跨专业、跨行业。
三、专业路径 vs 管理路径
前文提到,5~8 年会是产品经理的重要分水岭,这时的多数产品经理都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性和独当一面的能力,那这时就会困惑了:到底应该选择专业路径还是管理路径?
这里我同样总结了几个思考逻辑和核心观点。
1)底层需求,更喜欢做什么?
我们会发现擅长做专家和擅长做管理的人特质大不相同。你可以想一想,你更喜欢与人打交道、察言观色、揣摩人性,还是更喜欢研究产品、沉浸其中、找到创新点?所以要回答选专业路径还是管理路径,首先要尊重内心,问问自己更喜欢做什么。只有兴趣和热情才能真正驱动一个人。
2)构建自我认知,更适合做什么?
其次,还需要构建清晰的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长板和短板,构建清晰的成长目标和路径、一步步实现自己想要成为的角色。
比如,我们想要深耕管理路径,但如果缺乏基本的管理人才特质:如善于倾听、同理他人、顾全大局、细节……就需要通过更多途径来弥补短板,比如多看管理类的书籍、通过知识应用、搜集更多成员的反馈、刻意练习来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比如,我们想要深耕专业路径,但是如果缺乏专业领域知识和专业思考力:如市场前瞻性、商业思维、用户思维、数据思维……就需要学习相关知识,从产品实践中找到真知,形成自己的产品方法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由此可见,不论是选择管理路径还是专业路径,都需要对自身的能力范畴和兴趣点构建清晰的认知,针对目标职业路径的各项能力要素全面提升自己。
【行动指南】
先专业后管理。
先专注专业领域、夯实专业能力,因为选择管理路径的前提,是你已经有足够坚实的专业技能积累,能将个人专业能力复制给团队,并形成团队标准化的专业能力。
管理不能丢专业。
很多产品负责人,一旦走上管理岗位,便无心过问产品方案,只专注于人和事;实际上这个方式只会让人越走越窄,因为行业发展太快,而管理者更好的做法是与时俱进,既要产品战略、也要专注产品细节,通过个人影响力构建组织向心力。
知识总结:
这个章节我们介绍了产品经理的主要进阶路径,同时基于专业深度和行业广度、专业路径和管理路径的选择深入剖析,提出了“先深度后广度”“先专业后管理” 的观点。
本文由 @DataSir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TAG:[db: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