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米家行车记录仪怎么样 米家行车记录仪怎么样升级

来源: 更新时间:2023-10-06 18:02:53
The Beginning

家家众测是什么?

家家众测是汽车之家官方的车品相关的免费试用平台

在这里,你可以免费拿到价值千元甚至万元的商品

只要你够有才,评测更有力,我们就免费送给你

如果您想来参加,可以私信我们,或者直接去汽车之家家家众测参与

本期是家家众测用户原创文章——关于300元的记录仪能不能用测评

具体内容往下看

目录

众测横评PK第二季

行车记录仪横评——开箱/外观

行车记录仪横评——硬件简介

行车记录仪横评——安装过程对比

行车记录仪横评——可视角度对比

行车记录仪横评——拍摄效果对比

行车记录仪横评——手机连接对比

行车记录仪横评——附加功能介绍

总评

设计一张怀旧墙面背景图:那些众测,我们一起走过

行车记录仪,在很多年前还是新奇玩意(记得当时在单位我是第一个安装行车记录仪的,还有不少朋友过来围观……),现在行车记录仪已经成为用车生活不可缺少的装备。行车记录仪可以用来记录道路行车状况作为证据资料;自驾游可以边开车边拍摄记录风景;还能记录突发的一些事情(比如流星)。

在不断的拍摄硬件升级的记录仪产品换代过程中,行车记录仪也加入很多除了拍摄之外的功能,比如手机互联,电子狗,导航,等等。

这次横评,家家众测准备了三款记录仪产品,分别是:小米米家1S、盯盯拍mini2S、360M301。这三个产品,可以看出家家众测是非常用心的。首先这三款记录仪从长相上看,就完全不一样,就决定了各自不同的安装和使用方法。其次是定价都差不多,都是市售在300左右价格区间,这个价格也是很多车友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在这个价格成本的前提上看,三款行车记录仪产品,肯定在不同的性能/功能上,互有取舍。那么,就来看看到底哪一款更适合你?

制作了一段行车记录小故事,漫画书形式。描述下关于行车记录仪很老的段子……希望大家喜欢……

三款行车记录仪,家家众测是装在了一起,

打包寄过来的。并没有使用“御用的”带“家家众测”字样的快递包装,也没有传说的“圣旨”(给家家众测用户的一封信),多少还是有点小失落的。

记录仪都需要额外插TF卡。为此,家家众测还特地附送了两张TF卡讲究!不过还是建议厂家/卖家爽快点,现在存储介质也不贵,干脆直接把内存卡作为标配一起配送得了。

家家众测为这次横评PK准备的包裹。很大的一个箱子。难道里面有巨型行车记录仪?

箱子内装三款不同牌子的记录仪,和两张32G的高速存储卡。话说360那款也太大了点。

附送了两张32G内存卡,立达 Gigastone牌子,Class10,80M/S读取,和20M/S的写入速度,相对目前行车记录仪普遍采用的1080P分辨率是够用的。可为什么不给三张呢?

首先来看看小米米家1S这款行车记录,包装的风格是很明显的小米生态链产品都采用的极简样式

标注了最有代表性的几个特点。这个“星光夜视”有点新奇

背面参数表。

配件全貌,其中静电贴是用来方便黏贴挂架用的。不过我车子上前挡贴膜了,不知道这个静电贴使用起来怎么样?

小米利用了包装的材料画了个安装走线的示意图

很大一个很像镜头的圈,用不透明的贴纸保护着

撕开贴纸,镜头其实很小,在中间很小一圈,其他都是装饰。在镜头一圈上还标注了光圈值等等

背面大屏幕也有一张保护贴膜,上面有安装步骤。结合前面的走线示意图,需要自己动手的就这两步。

大屏幕分辨率为640*360,相对很多采用320*240分辨率的记录仪,画质更加细腻。下方4个白点是虚拟按键的指示点。开机就能看到按键功能的图标。关于虚拟按键大家吐槽多了,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也是一样

小米米家1S行车记录仪的顶上,有个很大的物理按键,是开关按键。电源接口是micro USB,为第二代标准化USB接口,其实micro USB即将被下一代标准接口type-C取代了

小米米家1S行车记录仪,不仅外形很像相机,连存储卡槽也设置在跟相机一样的侧边。

电源插头和电源线采用了分体的方式,在接线的方式上更加灵活。但是占用了车内电源插座后,其他的用电器就没法用了。只能用1托n的电源转接器

第二款,盯盯拍的mini 2S。鲜红色的外盒很时尚哦。

打开,盯盯拍mini 2S行车记录仪很小巧。圆柱形的主体,尺寸比一号电池还小一点。

背面也是参数表,其中4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是亮点

本次家家众测横评PK的盯盯拍mini 2S行车记录仪,跟前面小米款一样,也是有一根安装撬板。黏贴安装方式,没有配备静电贴。有一条魔术贴用于电源线理线用,这个很贴心。但是很可惜,没有出现盯盯拍记录仪惯用的很实用的独立拍照大按键。可能是配置的不同。

因为没有屏显,所以盯盯拍mini 2S体型很小。完全可以做到不遮挡前档的视线。因为没有屏幕,也不大需要内置电池,免去了因为暴晒发热、电池鼓包等后续问题。摄像头可以俯仰调节,甚至可以拧到后面,可以拍到后座

外放扬声器在左侧面

盯盯拍mini 2S的镜头看上去没有小米的夸张,实际上有效的镜头部分盯盯拍mini 2S反而要更大点

另一个侧面,其实是个盖子,但是复位键的孔是通的……存储卡槽就隐藏在盖子里面。电源接口设计在黏贴基座上,接口类型同样也是mirco usb

第三款是360M301行车记录仪,还是配备了后视摄像头的Plus版本。外包装比前面两个加起来还要巨大,因为这个是后视镜款的。

360懒得标参数,扫下二维码,里面啥都有了

360M301行车记录仪,全配件。因为是夹车内后视镜上的,所以配了两条安装的胶带。后视摄像头,接上倒车感应线之后,就可以显示倒车影像了。

很巨大的一个行车记录仪,尺寸比车内的后视镜还要大上一圈。刚开始我以为是那种流媒体后视镜,真正能显示的也就中间的一小块区域,其他地方就是镜子。

背面,因为有凸出的摄像头,所以整体尺寸一定要比车上的内后视镜要大才行。背面很多格窗,两边是扬声器,中间两条横条是给散热用的。两条黑色竖条带安装的扣子,软胶材质,可以起到缓冲防震动的作用。

凸出的摄像头,可以用手调节摄像头指向角度,调节的范围不大。

顶上一排的接口,可以最大程度的美观(看不到线/少看到线就美观了)。后来使用中,拔插内存卡非常的不方便

屏幕保护膜上的说明文字,隐约看到的白色方框,就是显示屏的区域了

下方一排物理按键,这个位置相对小米米家1S的顶上按键要顺手

360 M301配送的电源线和适配器

后视摄像头组件,类似3.5mm耳机插头是连接记录仪上的,红黑线要并接在倒车信号线上采集信号,才可以在记录仪显示屏上显示摄像头画面。

三款行车记录仪,360因为要做成一个后视镜,所以最大。盯盯拍没有配备显示屏,体积最小。小米米家的样式比较常见。

三款记录仪的电源接口都是mirco-usb,线和插头都采用了分体的设计。但也各有不同。小米米家1S只有接线的功能,360 M301多了个显示小灯,而盯盯拍mini 2S 则多给了个USB接口。这方面,无疑是盯盯拍考虑更好一点。

三款记录仪虽然差不多相同价格,在完全不同的外形之下,内在的硬件配件是否一样呢?来看看厂家公布的硬件参数:

小米米家1S和360M301采用了类似的图像传感器,盯盯拍mini2S的图像传感器的像素更高,多了差不多一倍,这对后面的实际使用更加期待。更好的图像传感器,所以生成的视频分辨是盯盯拍mini2S为1440P,即2560×1440,其他两款为1080P(1920*1080)。可能更好的图像传感器成本相对要高,所以盯盯拍款没有配显示屏,需要互联手机,用手机查看,或者传电脑看视频。

可视角度对比,标称是160度的360 M301最大。

这次横评PK的三款行车记录仪,虽然样子都不一样。但在电源接口和配送的插头上,都是一致的。其中360 M301有个后视的摄像头。

三款都没有配送降压线,从配送的插头看,都是从车载电源插座取电。但是我还想把几种安装行车记录仪的方法演示一下:小米和360打算从电源插座取电,盯盯拍从车内保险盒取电,安装360M301的后视摄像头。

首先来安装小米米家1S,把挂架装上

小米米家1S安装示意图,我打算从右侧A柱走线。

先把小米包装盒里的静电贴贴上

插卡

记录仪黏上静电贴,拿来电源线,线比划预留足够的线

小米包装盒里的撬板撬开A柱塑料,然后把线埋进去

拉开车门密封胶,继续埋线

到达中控台下沿这里,引线出来

找地方,加上胶带的帮忙,把线隐藏好。

最后到达电源插座这里,把多余的线处理整理好,不要太凌乱。

安装完毕,调整好摄像头角度即可。

小米米家1S记录仪体型适中,其实也不是很挡视线

通电开机,下方出现四个图标,是下方四个虚拟按键的图示。屏幕不是触摸屏,按屏幕是没有用的。要按下方虚拟的图标。刚开始非常的不习惯……

接下来安装盯盯拍mini 2S记录仪,先把卡插上。

我打算盯盯拍mini 2S用车内保险盒取电,这个是安装示意图,从左侧A柱走线,最后到达中控台左下方的车内保险

跟前面小米一样埋线到中控台下沿

Empire CMS,phome.net

撬开中控侧面板

这里插播一个小工具,保险盒无损取电器,一头是类似保险丝的插头,一头是连接的插座。本身行车记录仪配的插头就是降压器了,直接连上就OK了。当然要用绑带固定好,免得松动

找了一个ACC类的保险丝并上,记录仪用的电流很小,不要选用电流数值太大的保险丝并联

复原插上原来的保险丝位置。

盯盯拍mini 2S记录仪是用粘胶的方式悬挂的,不像小米米家1S那样可以多角度调节摄像头方向。盯盯拍mini 2S记录仪只能俯仰角调节,并且没有显示屏。所以要等线布好后,通电连接手机后,最后再装上记录仪……

装好后的盯盯拍mini 2S记录仪,因为体积很小,完全可以隐藏在车内后视镜的盲区里面,完全看不见。

第三个,来安装360 M301行车记录仪。因为存储卡槽设计在顶上,首先还是把存储卡装上。

记录仪走线跟前面的小米米家1S一样,从右侧A柱走线到电源插座。后视摄像头则从顶棚走线,一直到尾厢门位置。

用了一个一拖三的转换器,这个转换器也是家家众测免费试用的车品哦

后视摄像头的电源线埋在顶棚边上的密封胶里

360M301并没有配送撬板,这里借用了盯盯拍的撬板用一下

埋线走线一直到后尾门。先装在这个地方试下效果,如果效果好的话,就安装到拍照位置。

后视倒车影像,除了3.5mm输入插头插在记录仪上之外。还需要手动接倒车信号线。我没有拆尾门面板,就在倒车灯这里采信号。黑色是地线(负极),采集信号只要接红色线即可

360M301行车记录仪安装完毕。

后视镜尺寸比原车的后视镜要大很多

把屏幕保护膜撕掉,通电,开机成功,记录仪开始工作。

挂上倒挡,看下后视摄像头效果。摄像头有倒车辅助线框。彩色的,显示效果可以说是很一般,很明显并不能重用。所以我也不打算再装到排灯位置了。

跟车机的倒车效果对比……货比货得扔。

三款横评PK的记录仪安装全部完毕。后视镜款的360M301太大,几乎把另外两款遮挡完了。

从外面看,不明觉厉

安装完毕,接下来就开出去试一下,路面拍摄效果。

行车记录仪作为随车拍摄录像的机器,视角是个重要参数指标。能拍到更宽更多的道路状况信息,就是优势。但是越大的广角,往往也带来画面更大的畸变。那有没有可能这两方面都能照顾到呢?

小米米家1S,可视角度,能看见A柱两边底下,范围足够大,能把车道两边的状况都拍摄录制进去。两边的畸变有一些,明显但不是很严重

有安装位置不一致导致的偏差。盯盯拍mini 2S的可视角度范围相对小米米家1S是稍微小一点点的。但是两边几乎没有畸变。越少的畸变可以更好的观看效果,也更真实,在距离判断上也更精确哦。

标称160度的可视角度的360M301行车记录仪,实际视角确实是比前两者要宽不少,但同时两边的畸变也是最明显的……

是时候到路上看看拍摄效果了,作为行车记录仪,最重要的当然是拍车牌。其实车牌是蓝底白字,尺寸很小。要能很好的在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拍清楚车牌信息,其实也不是很容易的事。

选了白天路口,白天高速超车,地下车库,晚上等时段场景进行拍摄录制。

虽然有点广角畸变,最左边的宝骏车的车牌还是能辨识出来。画质对比适中,饱和度也不高

盯盯拍畸变最小,最靠左的宝骏车车牌清晰可见。画面的对比度有点低,但是画质明显要更细腻,这也是像素更高的图传传感器带来的好处。

360 M301可是角度最大,最靠左的宝骏车变形明显,车牌差一点就看不出来了。同时360的画面对比度是最大的,饱和度也高。弊端是损失了一些灰色区域的细节。

把车开到地下停车场试试。开近光灯低速行进。小米米家1S记录仪在低光的区域表现一般,左边的思域车牌要猜一下猜能看出来。

画质更细腻的mini2S在地下车库对比度还是不大,依然有点灰蒙蒙的感觉。但是车牌辨识度没有问题。

360记录仪,对比强烈,很明显刻意把灰色区域进行了调亮处理,这也是很多行车记录仪常用的处理方式。氙气灯直射的车牌也能辨别。

市区和地下停车场的车速太慢,上高速跑起来试试,快速超慢车时的场景。

我觉得盯盯拍还可以把对比度再调一下,画面再亮一点就好。其他的都很不错

快下雨的天气,360直接给你调成了晴天[尴尬]。360视角确实是大,要是畸变再小一点点就好了

夜晚路口,中间和左边车辆是静止的,右侧的维特拉刚起步,处于运动状态。小米米家1S成功将三辆的车牌信息清晰记录

盯盯拍mini2S,视频截图,始终不能截到清晰的画面,全部是拖影状态

360M301,拖影状态相对好一些,但也找不到清晰画面的帧数……

以前行车记录仪只管拍录像,要查看视频,还要用存储卡连接电脑。现在行车记录仪基本都有手机互联功能了,连接的方法都是通过wifi热点,通过手机app软件进行互联。今天测评的三款记录仪也是这样的连接手机方式。

三款行车记录仪都需要安装APP软件

首次开启小米米家1S时,有使用技巧提示

米家APP点进去,选行车记录仪1S即可

小米米家1S的手机连接画面。有实时的画面,另外就是拍照功能和相册。

可以通过手机进行拍照操作。

盯盯拍mini2 S的APP软件是几种盯盯拍记录仪通用的,扫说明书上的二维码安装。

整体功能和布局跟米家差别不大,也是一个实时摄像头画面,下载视频和拍照按键。虚线是建议车头位置参考线

360 M301行车记录仪的APP也是360记录仪通用的,感觉360有点追随小米的感觉。

360行车记录仪APP画面,相比前两款,多出了个录视频的功能。

画质表现:盯盯拍mini2S

THE END

TAG:[db:关键词]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