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简述红军长征的经过的地名 红军长征经过的地理区域

来源: 更新时间:2023-11-25 18:06:51
The Beginning

▲红军长征路线图

1934年10月16日,中央苏区所属各军团和军委直属部队共86000余名红军官兵,在赣东南的于都河畔集结完毕,并完成了人员、粮食、物资、武器、弹药等各项补充。随后4天,红军各部渡过于都河,从此开始了历时1年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经赣、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11省,于1935年10月抵达陕甘宁边区。

▲红军渡过湘江

煤油桶建浮桥渡过湘江

长征红军的一路上,历经艰难险阻,除了要突破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渡过一道又一道天险河流。其中,湘江是让红军最刻骨铭心的一条,86000余红军仅有30000余人到达湘江西岸,还不及出发时的一半。当时为了渡过这条天险,红军工兵部队不得不在敌人飞机的狂轰滥炸下冒险架设浮桥。

当时长征红军的中央纵队选择在距全州60公里的界首古渡架桥,由于战况激烈,工兵连连续急行军赶到渡口时,全连几乎人人带伤,但为了最短时间内完成架桥任务,工兵们挑选了12组精通水性的船工,乘坐渡船将部分人员和物资运送到河对岸,在两岸间同时展开架桥工作,由于船只有限,战士们就创造性地使用煤油桶充当浮筒,仅用数小时就架起桥梁,帮助中央纵队到达了湘江西岸。

▲通道会议转变进入贵州境内

Empire CMS,phome.net

泅渡乌江最终无功而返

渡过湘江后,乌江成为阻拦红军前进的又一条天堑,这是贵州第一大河,也是通往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的必由之路。其江面宽200米左右,水深流急,水温仅有10度,两岸都是连绵起伏的悬崖绝壁,自古就有“遍行天下路,难过乌江渡”的说法,驻守于此的黔军第25军副军长兼教导师师长侯之担,在江对岸遍布岗哨,并积极修筑工事。

担任突破任务的红1军团红2师4团抵达乌江渡口后,发现所有的渡船都被守军拖到了对岸,如此宽的江面,水深流急,如没有渡河工具很难通过。团长耿飚最初挑选了18名精通水性的勇士,派他们游泳过江,以掩护后续部队强渡;这些战士带着架设浮桥的绳索向对岸游去,但下水不久,就因寒冷刺激加之绳索被水流冲击而被迫返回。

▲红军乘竹筏突破乌江防线

以筏架桥受到主席表扬

在当地群众的协助下,工兵战士们砍伐毛竹赶制竹筏强渡,行至中流时又遭敌迫击炮击沉,再次无功而返。当夜,红军将单层竹筏改为双层竹筏,再次组织强渡,终于将3连连长毛正华等人送至对岸隐蔽起来。次日清晨,工兵部队一口气扎起60多个竹筏子,在铺设门板架起浮桥;毛正华等人也趁机杀出,端掉了敌人前沿阵地的碉堡,架起机枪掩护大部队顺利冲向了对岸。

当天下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军委纵队等也从浮桥上渡过乌江。毛泽东同志在黄昏时走过浮桥,并赞叹:“真了不起,我们的工兵就地取材,以筏架桥,世界上都没有过。”此后,红军又先后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但那都是在遵义会议之后,在毛泽东指挥下,红军恢复了昔日的灵活机动,往往能在敌人破坏渡船或桥梁前,就出其不意出现在河边或江边,因此工兵部队可以直接用渡船架设浮桥,或者干脆从桥上走过。

▲长征红军飞夺泸定桥

▲长征红军巧渡金沙江

ps:【项目】淘宝项目邀请用户即可获取收益

ps:【活动】支付宝大额红包点击扫码领取

ps:【本站主题】自适应资讯类的网站主题

THE END

TAG:[db:关键词]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