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寒露虽然到了,但是这时候还不完全进入冬天,也就是我们说的深秋时期。进入寒露以后,气温下降的更明显了,因此养生方面的问题就有很多需要注意了。那么,寒露节气养生要诀是什么?寒露养生知识去哪找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寒露
寒露节气养生要诀
1、注意脚部保暖
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过了寒露,夜晚寒气急剧上升,及时增加衣物与保暖是最重要的养生方法,尤其要注意脚部的保暖,以免寒邪入侵。原因在于,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脚的脂肪层很薄,特别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如何让脚部不受寒?首先,把夏季的凉鞋通通洗刷收进柜子里,穿上保暖性好的鞋袜;其次,在一天的工作劳累之余,晚上舒舒服服用热水泡泡脚,既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还能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从而消除一天的疲劳,这是一种极为惬意的享受。
2、早睡早起精神好
从小的时候,父母总会要求我们“早睡早起精神好”,这句话是有科学根据的,与经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较高。科学睡眠时间是22点—22点30分,半小时或一小时进入深度睡眠,而且午夜到凌晨3点是人体自然进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时间,这样才能保证第二天工作精神百倍。这句话放在寒露养生里也同样适用,早睡以顺应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
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这类疾病在秋末冬初发病率极高,发病时间多在长时间睡眠的后期,这是因为在睡眠时血液在脑血管的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容易形成之故。
3、秋燥宜多吃润物
寒露节气的最大特点是“燥”,从中医上讲,燥邪将伤肺伤胃,故根据“燥则润之”、“寒则温之”的原则,饮食上则应以温润的食物为主,以达到养阴润燥、补肝益肾之效。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用一些甘、淡而滋润的食物,这样既可滋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
秋季气候干燥,此时最适宜吃的食物为雪梨、蜂 蜜、甘蔗、牛奶、银耳、百合、莲子、核桃、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养阴、生津、润燥,缓解人体干燥症状。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应多吃些红枣、莲子、山药、鸭、鱼、肉等食品。
寒露
4、精神调养不可少
精神调养也不容忽视,由于气候渐冷,日照减少,风起叶落,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之感,出现情绪不稳,易于伤感的忧郁心情。所以此时人们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伤感,多做开心喜好之事,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安度过秋季。
培养秋季良好的情绪状态,维持良好的心态,多活动、多运动必不可少。平时多参加自己喜欢的事情,多去做做运动,陶冶情操,稳定情绪。这样做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
寒露养生知识
衣着、起居
寒露之后,天气转寒,入夜寒气更甚,常言道“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注重保暖不要光脚。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既可预防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还能起到缓解和消除疲劳的作用。
饮食方面
寒露时节,易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涩、大便干结等“秋燥病”,根据中医“燥则润之”的原则,饮食上以温润的食物为主,可选择有滋补脾胃、润肺养阴的新鲜蔬果:如梨、葡萄、香蕉等,胡萝卜、山药、冬瓜、藕等蔬菜,以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
脾胃虚弱的人群,需要少食生冷,可以多喝热药粥健脾养胃。
穴位保健
对于秋季好发的疾病,常常按摩相应穴位,有防治的功效。常按风池、合谷、曲池穴可预防感冒;常按迎香穴可宣通鼻窍、防治鼻炎;常按足三里穴可健脾胃、增强免疫力。常按三阴交,可调治痛经、头痛、改善睡眠。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寒露节气养生要诀,寒露养生知识”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