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清华特奖双胞胎姐妹归国任教#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据中国妇女报1月18日报道,她们曾经是清华“双胞胎姐妹花”,以一张“最牛学习计划表”火遍全网,一起斩获清华本科生特等奖学金。
如今,她们学成归国,从青年学子成长为青年学者,双双任教高校。姐姐马冬晗现在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妹妹马冬昕现在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据清华大学官网介绍,她们出生于1989年11月。
清华特奖双胞胎姐妹归国任教,图为马冬晗和马冬昕合照
据清华大学介绍,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马冬晗,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她主攻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 ,发表SCI论文1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
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的马冬昕是清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成功制备发光效率高具有均一量子阱的钙钛矿薄膜,刷新了钙钛矿发光器件效率与寿命的世界纪录。
同时她凭借系列创新成果,成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的中国入选者之一。2011年,清华本科特等奖学金的答辩会上,一张“最牛学习计划表”火遍全网。
图为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现场(左为马冬昕、右为马冬晗) 图源:清华大学
马冬晗、马冬昕的时间计划表、严格的时间管理记录了清华学子脚踏实地的成长,也让这张计划表的所有者——双胞胎姐妹马冬晗、马冬昕迅速出圈。
五年后 ,在化学系直博的妹妹马冬昕站到了清华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的答辩会上,成为了“双料特奖”。
博士毕业后,姐妹俩都选择了继续赴海外深造。
Empire CMS,phome.net |
马冬晗在实验室 图源:清华大学
姐姐马冬晗,前往普渡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基于单分子定位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初来乍到时所涉领域是之前几乎未接触过的,因此马冬晗并不自信,“那时候与老师对话常常只以简单单词回应”,面对种种困难,她总是用这样一句话来给自己鼓劲:“每天进步一点点 生命从此大不同”。
2022年,她通过直接从单分子数据构建点扩散函数模型,解决了单分子定位显微技术自发明以来始终存在的模型不准确的问题。
马冬昕在实验室 图源:清华大学
妹妹马冬昕,前往多伦多大学开展博士后工作,主要从事钙钛矿材料的研究,合作导师为该领域著名科学家Edward H. Sargent教授。马冬昕也在新的环境和新的研究领域中快速成长。
2022年,她成功制备发光效率高、具有均一量子阱的钙钛矿薄膜刷新了钙钛矿发光器件效率与寿命的世界纪录。
相关新闻
一张“最牛学习计划表”,让清华双胞胎姐妹火爆全网
在A4大小的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周一至周日各个时间段的学习生活安排:“复习大物”、“听CNN”、“完成作业”、“预习代数”等。被同学随手拍下并发布在人人网上后,几天的点击量和转发量过万。
有网友不禁发问:排得这么满,她们洗澡的时间在哪里?
一段在网络上疯传的姐妹俩申请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答辩视频,更使她们被封为“清华学霸”。在视频中,马冬晗的自我介绍让网友纷纷惊呼“太牛了”:三年学分成绩名列专业第一名,单科最低成绩95分,还成为精仪系历史上首任学生会女主席……
图为马冬晗和马冬昕合照 图源:中国青年报
面对外界的议论,妹妹马冬昕说:“计划表只是工具而已,它能帮助我合理地安排时间,但并不是绝对有效。”姐姐马冬晗在一旁补充:“其实实施计划才是关键。要认真地学,带着兴趣学,才能享受学懂的过程。”
对于姐妹俩在大学里取得的成绩,马冬晗和马冬昕的父母表示并不诧异。“因为这两个孩子所具有的品格和毅力让她们有能力做到这些。”姐妹俩的母亲说,“她们从小就很有毅力,只要定下了目标,就会坚定不移地去努力。”
马冬晗和马冬昕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坚持写日记,从不间断。最开始只写简单的几句话,到初中时,每一篇日记都是一篇独立的文章,就算春节时在前往奶奶家的火车上,也没有落下过。
初三的时候,两人还决定每天背一篇美文,这个习惯也一直坚持下来,即使是第二天要参加竞赛,头天晚上也仍然会背诵。
2011年清华百年校庆活动时,马冬晗给父母写了一封3页纸的信。在信里,她这样写道:“为什么我能在那么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全国最好的学校?后来我总结了两个理由:一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有坚韧不拔、奋勇拼搏的精神。我想,这不是生来就有的,很多是靠着爸爸妈妈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妇女报、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