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近期持续回暖。
为提升外国游客的支付体验,有关各方为此推出多项配套措施,如支持更多商户提供外币银行卡交易、优化移动支付绑定外卡流程等。
这些举措,是否真正解决了外国游客在中国的支付难题?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昨天前往豫园商城一带实地探访,发现一些外国游客已能熟练地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工具,也有游客因种种问题无法顺利支付,最终只能凑足现金完成购物。
两名游客凑足80元买T恤
中午11时30分,豫园区域的德兴馆内坐满了前来用餐的游客,来自日本爱知大学的熊本敦幸是其中之一。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的熊本敦幸之前来过两次中国,这次和一群同学一起参加一个为期9天的研学团,是他第一次到访上海。
在上海,熊本敦幸购买的第一份纪念品是一张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明信片,花了18元人民币。他告诉记者,来中国前他在网上查询了相关攻略,提前下载了支付宝和微信,也准备了信用卡。这次在上海买纪念品,他用的是微信扫码支付,过程非常顺畅。
熊本敦幸(右一)向同伴展示他买到的纪念品 孟雨涵 摄
从英国来上海出差的保罗(Paul)和史蒂夫(Steve),将在上海停留3天。出发前,他们的机票、酒店、接机服务都已预订完成,在上海的现场消费主要涉及吃饭、景点门票和购物。昨天中午,保罗和史蒂夫从入住的东方滨江酒店出发,乘坐外滩观光隧道专线来到外滩,然后一路City walk至豫园。他们用信用卡支付了外滩观光隧道的门票费用,史蒂夫后来还用现金为孩子买了几只红彤彤的龙形香囊,没有遇到支付问题。
不过,并非所有外国游客都能如此顺畅地享受购物。豫园宁波汤团店一名店员告诉记者,到店用餐的外国游客不少,但店里目前可接受的支付方式是支付宝、微信和现金,没有刷卡支付通道。“之前也有外国游客想品尝汤团,但因为没有下载移动支付软件及准备现金,只能作罢。”
Empire CMS,phome.net |
保罗(左)和史蒂夫(右)出差来沪,主要用信用卡和现金购物
在豫园中心广场,记者偶遇了来自美国的汉娜(Hanna)和奥德尔(Odelle)。这两位年轻的女孩分别来自美国和南非,目前常驻韩国教英文,此次结伴来上海自由行。在上海停留期间,汉娜和奥德尔的主要支付方式是信用卡和现金。汉娜坦言,之前听说中国的移动支付很方便,她曾试着下载支付宝,但当她下载完app、填写相关个人信息并收到验证码后,却始终无法验证成功。“试了三四次,每次都卡在最后一步的验证环节,我只好放弃了。”汉娜说,有时看到喜欢的小纪念品,如果刷卡或找零不方便,就会打消购买念头。
在一家名为“路上海”的文创店,一名意大利游客想买下一件带孙悟空图案的T恤。他先是尝试着用支付宝付款,但等候一段时间后系统显示“超时”,支付失败;改用Visa卡支付后,同样因超时而无法扣款。最后,这位游客和同伴不得不翻起口袋,掏出数张5元、10元、20元不等的人民币凑齐80元现金,才顺利买下这件T恤。
外国游客在纪念品商店观赏货品
在支付环节“等一等外国游客”
外国游客在中国遭遇支付问题并非个例。春秋旅游副总经理周卫红在对此进行调研时也发现,的确有外国游客下载了绑定海外信用卡的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却依然无法完成支付的情况。还有一些外国游客经过多个步骤终于抵达支付环节最后一步,却因需要发验证码给手机号而“卡壳”。“有些外国游客抵达中国后,使用的Sim卡主要用于在中国上网,并没有对应的手机号,因此无法接收验证短信,因此在移动支付环节受限。”
作为旅游者,周卫红去年9月曾在日本体验当地的支付环节。当时,她和朋友在一家并非热门旅游区的温泉度假酒店附近散步,发现旁边小店就有各种各样的伴手礼,且接受微信、支付宝、银联卡等国内常用的支付方式。原本打算到札幌机场再买伴手礼的她,当即决定在这家小店购物,当场打包后托运回国。这一“丝滑”的购物经历让周卫红认识到,要吸引外国游客消费,需要旅游目的地更多地考虑入境游客本身的支付习惯,而不是让他们为了迎合目的地的支付习惯而下载各种支付app。
在豫园,外国面孔的游客十分常见 孟雨涵 摄
鉴于海外游客更习惯于刷信用卡和现金支付的方式,周卫红建议国内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政策配套上对商户给予支持,如为商户争取到更低廉的Pos机安装费用、更优惠的海外信用卡手续费,在机场、火车站等海外游客入口处设立更多外币兑换窗口和外币信用卡提现设备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然我们敞开胸怀欢迎大家来中国、来上海,理应在支付环节上等一等这些外国游客,为他们做好服务上的配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李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