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以为,国外言论是“非常自由”的。如今看来,抗议活动并非没有代价。
文 | 蒲 琳
美国多所大学校园大规模声援巴勒斯坦的反战抗议行动连日来持续发酵。据新华社援引路透社统计数据显示,全美近一周至少有530名学生因参加反战抗议活动被捕。
但美国警方的应对抗议的方式却越发强硬,譬如进入校园并动用警棍、电击枪、催泪瓦斯、胡椒喷雾等,逮捕、驱散参加抗议的学生;甚至有电视台摄影记者被控掩护示威者,遭执法人员拽倒在地。
01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6个多月来,美国高校校园不时发生反对美国政府巴以政策的抗议活动。 这一轮新抗议潮的导火线是当地时间4月18日,纽约警方在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米诺切 · 沙菲克的授权下,逮捕了该校上百名亲巴勒斯坦抗议学生。
沙菲克(左)参加美国国会听证会。
这些学生从前一日开始在哥大校园内搭起了50顶帐篷,并表示将驻扎下来。抗议学生称,这场活动由“巴勒斯坦学生正义团体”“犹太和平之声”等120多个校园组织发起,是为了提高人们对“巴勒斯坦人民面临种族灭绝和流离失所”状况的认识。
而校方和警方的行动引发学生更大的愤怒。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遍布全美的校园营地将不同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包括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犹太人和穆斯林,他们一致谴责以色列对加沙的轰炸行为。
4月24日凌晨,抗议者在美国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参加示威活动。图:新华社
关于抗议者的诉求,在抗议浪潮中心的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的示威学生称,除非学校同意切断与以色列学术机构的联系,以及从与以色列有关的实体中撤资,并满足其他要求,否则他们不会解散、停止抗议活动。其他学校抗议者诉求与之类似。
随着示威席卷美国这些最具影响力的高校,美国警方迅速采取行动,应对方式也越发强硬,大举逮捕参与抗议的学生。
南加州大学取消了下个月的毕业典礼,近100人在校园内被捕。
埃默里大学负责公共安全事务的管理层人员谢丽尔·埃利奥特称,在校园抗议活动中,有28人被捕,其中包括20名埃默里社区成员。该校经济学教授卡罗琳·福林没有参加抗议,但因对警方逮捕抗议学生表达不满被抓走,被一名警员按倒在地,眼镜被撞掉,双手被铐。佐治亚州巡逻队表示,在抗议期间,警察们使用胡椒球来“控制不守规矩的人群”。一些佐治亚州民主党议员谴责该州巡逻队在埃默里进行逮捕行动时“过度使用武力”。
当地时间4月25日,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一名佐治亚州巡警在埃默里大学亲巴勒斯坦示威活动中拘捕一名抗议者。图源:美媒
布朗大学已确定约130名学生涉嫌违反了“禁止在校园里露营”的学校行为准则。校方表示,涉事学生可能会根据其行为和其他因素(包括之前的任何违规行为)受到纪律处分。
波士顿警察局称,在对爱默生学院的营地清理活动期间,有100多人被捕,4名警察受伤。
印第安纳大学有33人在校园露营抗议后被拘捕。
当地时间4月25日,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亲巴勒斯坦和亲以色列抗议者发生冲突。图源:美媒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份,哈佛大学就引发过一波美国高校抗议活动。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9日,哈佛大学一个由30多名学生组成的“哈佛巴勒斯坦团结组织”发表了一份声明,称以色列政府“对所有当前正在发生的暴力事件负有全部责任”。声明还称,加沙地带的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生活在露天监狱中”,并呼吁哈佛大学“采取行动,制止正进行的对巴勒斯坦人的屠杀”。这一声明引发了校内和校外的广泛关注和争议,并得到多所美国高校学生的响应。比如,哥伦比亚大学有数百名学生组织了“两组人马”,一方支持以色列,一方支持巴勒斯坦,并在校内的示威活动中紧张对峙。
Empire CMS,phome.net |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的亲巴勒斯坦学生群体(上图)和亲以色列学生群体(下图)各自举行抗议示威活动。图:路透社
02
面对学生们要求加沙停火的和平诉求,一些美国政客却给抗议学生贴上 “ 反犹 ” 标签。 对此,不少抗议者和民众均表示,反对在巴勒斯坦的 “ 种族屠杀 ” 并不等同于 “ 反犹主义 ” 。
而在全美高校掀起反战浪潮之际,美国总统拜登又给冲突“添火”——美国参议院4月23日通过总额950亿美元的对外援助拨款法案,包括对以色列的263.8亿美元援助。拜登24日签署法案,使之成为法律。美国批准巨额援助后,以色列24日连续第二天猛烈轰炸加沙地带,同时对黎巴嫩南部发起“进攻行动”。
当地时间4月24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签署对外援助法案后发表讲话。图:IC photo
而前总统特朗普则批评这些抗议活动充满“巨大的仇恨”,还说2017年发生的白人至上主义者种族暴力事件反而显得“小儿科”。此外,他还就校园抗议活动抨击总统拜登说:“这是巨大的仇恨,但白宫里的那个人却无法谈论此事,因为他不了解问题所在。他不了解我们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事。”
与此同时,一些美国政客又开始玩起了一贯的“甩锅”游戏——
美国前众议院议长佩洛西早些时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因加沙地带局势举行的针对美国总统拜登的抗议活动,据称可能与俄罗斯有关。她说,普京对另一位美国总统候选人在选举中获胜“感兴趣”。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回应称,佩洛西的言论是对美国人的侮辱。
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回应。
而美国共和党籍众议员卡洛斯·吉梅内斯则将抗议活动与中国联系在了一起。吉梅内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中国正在支持这些抗议活动,试图通过操纵美国学生来干涉美国内政。
此人在没有提供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一口咬定中国是抗议活动的幕后黑手。不得不说,这种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言论,不仅缺乏事实依据,也严重损害了中美两国之间的互信与合作。
事实上,中国驻美大使馆第一时间就在官方微信公众号提醒留学生,注意校园抗议示威活动和当地安全形势,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中国驻美大使馆提醒留学生。
很多人都以为,国外言论是“非常自由”的。如今看来,抗议活动并非没有代价。对此,就连《纽约时报》也不禁质问:“美国高校校园严控支持巴勒斯坦的示威活动是否意味着言论自由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