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华春莹:从“很会读书的孩子”到“柔中带刚的外交官”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5-28 13:50:45
The Beginning

5月27日,华春莹被任命为外交部副部长。

2012年,华春莹担任新闻司副司长。同年11月16日,她亮相蓝厅,成为继李金华、范慧娟、章启月、姜瑜之后,外交部历史上第5位女性发言人,也是外交部发言人制度建立以来的第27位发言人。2021年,她出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履新发言人之时,华春莹曾表示,将会为增进中国与世界的相互了解和理解、信任和合作做出积极努力。多年来,她以招牌“华式笑容”,在外交场合帮助大家及时、准确和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有外媒评价其风格突出,常常“柔中带刚、言辞犀利”。

南都、N视频曾采访过多名被华春莹提及、点赞的中外人士,他们不仅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亮眼“名片”,也是讲述真实中国故事的典型代表。5月27日,曾因水下舞蹈“洛神水赋”,被华春莹两度点赞的广州舞者何灏浩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这个点赞,让一个原本在国内播出的作品走向了世界,这些年来,她也在这样的激励下,更加深入思考作品的意义,希望让更多外国人看到水舞之美。


今年4月,华春莹乘坐“开往春天的列车”

中国文化“推荐官”

“我的大学毕业论文,就是有关外交部发言人对国家海外形象的塑造与影响。今天听闻华春莹就任外交部副部长的消息,感觉就好像是对我青春的一个回应。当初选择这个题目,就是因为傅莹老师曾让我看到了中国女性的能量和魅力。如今华春莹也是一样!”

5月27日,曾因水下舞蹈“洛神水赋”被华春莹两度点赞,惊呼“太美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表演者何灏浩,激动地向南都记者表示,直到现在,华春莹的点赞和推荐,依旧是一件让她“十分鼓舞的事情”。


华春莹曾点赞水下舞蹈“洛神水赋”

“如果一个人的青春和奋斗,可以为国家文化的对外传播作出贡献,是一件非常光荣而骄傲的事情。华春莹的点赞,让一个原本在国内播出的作品走向了世界。最初,我在制作水下舞蹈作品时,还是有许多人不太理解这个小众爱好,但最后能获得这样的认可,我感到了更强大的内驱力,像多年后送来一个温暖的拥抱,给曾经彷徨的自己。”何灏浩动情地说。

现在,何灏浩也刚刚成为母亲,她对南都记者表示,将从台前转向幕后,在计划制作一个多人的水下舞蹈作品。“我也一直在努力向国际推广,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水下美人鱼’结合起来。让更多外国人看到水舞之美,吸引更多外国的学生,是一件让我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2021年6月13日、15日,华春莹曾三天内两次在海外社交平台转发“洛神水赋”舞蹈视频,并在帖文中写道,“惊异于这无与伦比的水下舞蹈时,我们要知道这花费了26个小时来拍摄。舞者每次屏息50秒,才完成这些流畅优雅的动作。每个奇迹背后都是超乎想象的付出”。

何灏浩对此十分激动。2021年6月13日,她在朋友圈发出连带6个感叹号的尖叫。两天后,得知自己的舞蹈再获外交部发言人的称赞时,她又向南都记者表示,“容我哭一会儿”。

南都此前报道,来自湖南的何灏浩在广州长大,曾代表广州队屡获全国青少年花样游泳锦标赛团体冠军。她还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和广州大学校友,以及2010年亚运会入场式引领使者之一。

拍摄敦煌元素的作品曾是何灏浩多年来的心愿。2021年,她重看曹植在《洛神赋》中的描写,“也去研究敦煌艺术的肢体形态,可以如何与舞蹈结合”,创作了水下舞蹈节目《祈》。或拂袖起舞,或拨裙回转,或刚劲有力,或娉婷袅娜,水随舞动,衣袂翩跹,何灏浩成为被召唤的水下神灵河洛之神——洛神宓妃。

华春莹的点赞,让何灏浩激动之余,更加深入地思考起作品的意义。她告诉南都记者,十分有幸成为节目的一份子,分享中华文化和水下舞蹈。她认为,相比于表演者本人,大家认可的其实是表演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

2021年,还有另一颗明珠曾被华春莹发掘,并介绍给了全世界。

当年3月16日,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介绍了杨华珍和藏羌织绣。她写道,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杨华珍,致力于羌绣的再创作,传承了民族之美,通过高端品牌走向全球。

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的合称,发端于新石器时代,被誉为“藏羌艺术明珠”,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年来,杨华珍致力于让藏羌织绣这一传统文化得以走出国门。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杨华珍说,得知被华春莹点赞后感到有些惊讶,“没想到她会知道我。所以我想,要好好做事做人”。

传统文化需要创新,需要“走出去”;但同时,传统文化也需要留下自己的根。杨华珍告诉南都记者,为更好地将藏羌织绣传承下去,她曾走访四川省内藏族、羌族和彝族聚居的村寨,拜访老手艺人,将他们的技艺和创意搜集并整理入库,以便供学生们学习。

被华春莹点赞后,杨华珍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让藏羌织绣“出海”的努力。今年3月,电影《功夫熊猫4》在国内上映。在电影成都首映仪式上,成都市政协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携刺绣作品《神龙大侠》亮相,这是继去年《侏罗纪世界3》上映前与她合作之后,杨华珍再次收到环球影城的邀约。

发掘讲真话的外国友人

“在中国,我永远有拍不完的故事。”日本导演竹内亮说。

5月25日,竹内亮携纪录电影《再会长江》来广州路演,在中山大学举办了特别放映活动,之后在广州太谷仓电影库与观众进行映后交流。就在前一天,该电影在全国院线上映。他说,在和观影的孩子们分享感想时,发现他们想象力超级丰富,交谈很有意思。

2020年,竹内亮因拍摄《好久不见,武汉》等纪录片受到关注;2021年,他的纪录片《后疫情时代》再次刷屏网络,被华春莹点赞“真实记录中国”,竹内亮回应称,中国的后疫情时代很值得记录,也对世界有借鉴意义。

他曾告诉南都记者,因被中国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他立志于用纪录片增进中日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去年,竹内亮再次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透露,他因拍摄纪录片到访广州和深圳,注意到越来越多日本年轻人来到广东创业,自己已经爱上这里。

另一位介绍在中国生活经历的网友,也受到华春莹的关注。“我认为,目前西方世界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识,都非常不足,所以我想要分享我在中国生活的真实经历,让他们可以有更多的了解。”英国软件工程师Pete Truman在中国生活多年,懂得一些中文。

2020年,他在“美版知乎”Quora上留言,列举了自己在中国生活感受到的种种美好体验,获得超过33万网友点赞,并被华春莹在海外社交平台上转发。随后,南都记者对其进行了独家专访。

“我希望我可以作为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小小的‘桥梁’,向西方国家的网友传达关于中国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位英国网友曾告诉南都记者,“我也建议想要了解中国的人们,亲自到这里来体验和感受,而不是盲目听从一些西方媒体带有偏见的报道。”

加拿大YouTube博主Daniel Dumbrill也认为,“如果仍没有从过去虚假的新闻中吸取教训,仍不愿意采取公正的态度去看清事实,那就是在助纣为虐,为虎作伥,在支持西方霸权国家的实际意图,去压制维吾尔族人,在把世界推向一场可能前所未见的战争之中”。

2021年3月19日,Dumbrill发布了一段2个多小时关于新疆的讨论视频,其中一段论述非常精彩,揭示了炒作新疆“强迫劳动”政客的险恶用心。几天后,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记者会开始前,现场播放了这段视频。

Dumbrill告诉南都记者,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让他感到意外。“我的本意是为了向西方民众讲述新疆真相,让他们不要被谎言所蒙蔽。”他也想尽力让更多人听到另一种声音,让彼此间多一点理解。“我相信中国继续坚持自己的道路,终有一天所有人都会看清事实,欣赏和支持中国的发展。”

自2012年起跟随中国妻子来到武汉定居的弗雷德里克·多梅克,曾在法国里昂担任网络工程师。他告诉南都记者,2020年初,自己在武汉做过帮忙运送物资的车队志愿者,用他的车运送物资,包括把食品、防护装备、消毒水等送到各大医院和诊所,以及运送水果和蔬菜等到各社区。

当中外媒体的镜头纪录到这位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护目镜的外国志愿者与其他志愿者一道,来回穿梭在这座城市,为市民和机构运送物资时,弗雷德里克的故事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和点赞。

华春莹也在网上点赞弗雷德里克,并表示,“来自各个民族和专业的外国志愿者正在中国从事流行病一线工作,弗雷德里克就是其中之一。他们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在艰难时期捍卫我们的家园。在中国,他们是外国人,但不是局外人”。

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欢迎访问phome.net

“很会读书的孩子”

“那么安静的一个小女孩,现在却成为机智、敏捷而又沉着的外交部发言人。”2012年,当华春莹就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成为外交部第5位女性发言人时,她的大学老师金筑云曾如此感慨。

“安静”“斯文”“很有气质”“独立有主见”“声音不急不慢”,是过去许多师友对华春莹的印象。

她经典的“华式笑容”——开怀露齿,笑眼弯弯——也曾在许多外国网友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一次例行记者会上,她曾因日本记者的英语发音,意外将关于日本出生的大熊猫“香香”的问题错听成日本外务省事务次官“杉山”,日媒评论她“破颜一笑”,颇具女性外交官的独特魅力。

就如她大学时的外号“迎春花”一样,华春莹于1970年4月迎着春天出生。生长于干部家庭的华春莹,始终保持着简朴低调的生活状态。在江苏淮安的淮州中学就读了6年,她在老师心中一直是“很会读书的孩子”。

“成绩好,爱踢足球,既是班级团支部书记又是学生会主席,策划兼主持了许多像演讲、朗诵比赛等活动,还在高考前夕组织了一场男女生足球对抗赛。”曾任华春莹高二、高三年级班主任的高从平如数家珍。

高中三年,华春莹的成绩始终位于班级前列,英语成绩更是优异。1988年,她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南京大学英语系。虽然入学时口语欠佳,但等到大二时,她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曾任其大一英语精读课教师的金筑云也对媒体回忆道,任何时候看到华春莹,她总是安安静静的,穿戴很朴素,笑起来也很恬静,“在我的印象中,当时华春莹的学习并不是数一数二的,也就是中上等吧。但她很有主见,独立性很强,学习也比较用功”。

1993年,23岁的华春莹大学刚毕业就进入外交部工作,历任西欧司科员,驻新加坡共和国大使馆职员、随员、三秘,外交部西欧司三秘、副处长,驻欧洲联盟使团二秘、一秘、参赞,外交部欧洲司参赞。直到2012年,经过近20年的历练,长期在外交领域耕耘的华春莹在外交部发言人的话筒前首度亮相,担任新闻司副司长。


华春莹担任外交部发言人时回答记者提问

曾经的师友们一眼认出了她。

大学的宿舍室友、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周丹丹看她“没怎么变,比大学时更漂亮了,那时戴眼镜,现在不戴眼镜了,说话声音也还是那样,不急不慢的”;中学学姐、时任淮州中学校长办公室主任的朱老师也觉得,她“还是与中学时代一样,不同的是,她的头发烫起来了”。


华春莹在打网球

“既不妄自尊大、咄咄逼人,也不妄自菲薄、畏畏缩缩。继续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乱云飞渡中保持从容淡定。”2019年7月,华春莹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占据道义制高点,提升国际话语权》,如此说道。同年,她就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2021年,就任外交部部长助理。

今年5月27日,人社部网站发布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信息:任命华春莹为外交部副部长。

“柔中带刚”风格突出

2012年11月16日,华春莹作为新任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新闻发布厅与媒体记者见面。那天,她坚定地表示,当前,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处于深刻调整时期,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自己将竭尽全力帮助大家及时、准确和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今,华春莹已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新闻发言人。担任发言人期间,华春莹的风格突出,不少外媒评价她“柔中带刚、言辞犀利”。

2021年,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到一本德语著作《伪圣美国》。该书作者、德国知名作家米夏埃尔·吕德斯(Michael Lüders),在书中运用大量实例,深刻揭露了美国少数精英和利益集团如何通过媒体操控舆论,并犀利指出:“多个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已深深嵌入美国的话语霸权中,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米夏埃尔·吕德斯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欧洲国家的读者能认识到,美国是穷尽一切手段实现“美国优先”的帝国。他希望通过此书,提醒欧洲媒体和公众独立思考,不要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2022年5月,一则“中国小女孩用三国演义解读俄乌局势”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菲律宾前外交部长特奥多罗·洛钦多次转发。洛钦在社交平台上称,“自己看了许多书才明白的道理,这个小女孩只用一本《三国演义》就懂了”。

洛钦感叹,小女孩的发言是“关于俄乌局势最有智慧的评论”,更称赞“这一代中国人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最大的希望”。他还表示,这名中国女孩自信的模样令他想到自己的孙女,想要把孙女送到中国学习,让她也能“像视频中的女孩一样有见解”。


华春莹回复特奥多罗·洛钦

华春莹在社交平台上回复,对此表示非常欢迎,也很乐意送她一套电视剧版的《三国演义》DVD。“这套DVD不仅有趣,还将有助于她学习中文。”

视频发布者、女孩的父亲告诉南都记者,发布视频是希望大家不要盲目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而是要能通古今、贯中西,多关注内涵。他表示,未来还会呈现更多英语教育方面的内容。

同年8月,在线地图平台陆续开放台湾地图更多详细内容,地图中台湾的“山西刀削面”“山东水饺”“广西螺蛳粉”等店铺引起网友关注。位于台湾新北市的一家经营多年的广东肠粉店店主告诉南都记者,开店以来生意都很不错,虽然自己是台湾本地人,但做的肠粉是广东师傅教出来的正宗味道。

华春莹对此发文称,“百度地图上显示在台北有38家山东饺子馆和67家山西面馆,味觉不会骗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失散多年的孩子终会回家。”

出品:南都即时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何嘉慧

采写:南都记者 肖玥 何嘉慧 梁令菲

THE END

TAG:傅莹  华春莹  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部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