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美媒:没有中国,印度的就业危机不可能解决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6-12 14:46:22
The Beginning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彭博社6月10日报道,原题:没有中国,莫迪的就业危机不可能解决 印度总理莫迪于9日宣誓就职,开启新一届总理任期,但其执政能力将弱于他的上届政府,主要原因之一是就业。此次选举中,选民们惩罚了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因为该党没有创造出一个崛起大国应有的就业机会。

印度的就业危机在制造业方面最为明显。近年来,印度的官员们一直认为,企业要在风险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的中国之外建立新的供应链,自然会转向印度。然而,除了苹果公司等少数几个例子外,印度吸引跨国公司的程度与预期相去甚远。印度中央银行最近的数据显示,去年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跌至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点。印度官员口中的“下一个中国”与令人沮丧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惊人脱节。


美媒劝印度官员不能假装中国不存在,图为中印国旗 资料图

印度的这种低迷与经济民族主义抬头导致全球跨境投资下降无关,印度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所占份额也在下降。新德里的过时思维难辞其咎。如今,没有一家公司,甚至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完全在本国生产高价值产品。

在各种游说团体的压力下,印度官员胡乱提高关税。他们增加了对制造业的补贴,以吸引生产商。同时,他们试图将中国公司从本地供应链中剔除。这种做法注定失败。印度的市场规模和深度还没有达到让跨国公司把整个供应链搬到这里为其提供服务的程度。

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欢迎访问phome.net

此外,印度官员们必须明白,他们不能假装中国不存在。中国主导着当今大部分分散、脱节的供应链。因此,要建立完全排斥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全新供应链可谓难上加难。

苹果公司深谙此道。这家美国巨头大幅增加了在印度的生产和出口。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苹果推动其中国供应商也在印度设厂。其他公司呢?印度官员继续告诉本国私营部门减少与中国的业务往来。拒绝中国公司的投资和技术只会让印度更难复制他们的成功。

印度的许多竞争对手并不这样。例如,越南官员认识到,要实现经济独立,就必须在中国主导的价值链上攀升。越南官员并不担心从中国进口。这是因为,2020年,越南进口的中间产品和服务中有61%随后再次出口。

最近,印度对中国投资的规则做了一些修改,这可能表明印度认识到这一问题,但新政府必须加快步伐,改变做法。否则,它将继续难以提供愤怒的选民们最想要的东西。

延伸阅读:

莫迪胜选连任,中印关系何去何从?

外交部祝贺莫迪胜选:愿同印方一道努力,着眼大局,面向未来

当地时间6月5日,印度大选结果揭晓,印度全国民主联盟推选莫迪为联盟领导人,组建新一届印度政府。莫迪或将于6月8日宣誓就职,73岁的莫迪将成为继印度开国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之后,第二位连任三届的印度总理。

在昨天的外交部记者会上,直新闻记者注意到,国内外媒体普遍关注莫迪连任后中印关系的走向。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对此表示祝贺。她指出,一个健康稳定的中印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方愿同印方一道努力,从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着眼大局,面向未来,推动两国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向前发展。”



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祝贺莫迪胜选

莫迪时代的中印关系

印度大选结果出炉后,引发外界对印度外交政策未来走向的广泛关注。实际上,过去10年来,莫迪在外交领域似乎风生水起、左右逢源,使印度成为国际上多方拉拢的对象。

直新闻注意到,在地区事务层面,莫迪自执政以来,将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友好合作视为对印度南亚霸权的威胁。因此,莫迪政府通过参与美日印澳的“四边机制”、推广“印度制造”和执行“东向行动”政策等,意在构建对抗的战略平衡。

在南海和中印边境问题上,印度与美国合作,而美国也致力于加强在中印边界争议中的影响力,支持印度作为制衡中国的力量。近年来,美日印澳四国在南海进行了多次军演,并拉拢英、法、加等国共同参与,试图扩大战略合作的对象范围。

外界分析认为,“I2U2(印度、以色列、美国和阿联酋)”这一新兴区域组织的成立与美日印澳“四边机制(QUAD)”在中国的东部和西部相互呼应,为美国在中东和南亚制衡中国影响力提供了新的选择可能性。

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欢迎访问phome.net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副所长楼春豪认为,当前,制衡中国已成为印度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美印关系持续深化发展。印度庞大的经济、人口体量和发展潜力使其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制衡中国的关键伙伴,印度不断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意在获得美方的军事、情报和外交支持,旨在提升自身力量及国际地位,实现对中国的战略遏制。

尽管莫迪政府利用各种外交手段极大提升了印度的“国际能见度”,但高“能见度”并不等同于实际成效。楼春豪指出,莫迪预计会延续其内政和外交政策,但国内政治变动将对外交走向产生一定影响。他还提到,印度外交的未来走向也可能受到美国大选结果及后续外交政策调整的影响。



73岁的莫迪系第二位连任三届的印度总理

“印度制造”的挑战与困境

另一方面,相比于政治和安全关系,莫迪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从中国向印度转移的计划大概率会继续推进。

印度于2020年退出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并在“印度制造”政策的框架下对打压中国产品对印出口,为中国在印企业和对印投资增设壁垒。

直新闻注意到,莫迪政府原先计划到2020年将印度的制造业占GDP的比例从15%提升至25%,并创造1亿个制造业就业岗位。然而,目前印度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仅小幅上升至17.7%,而承诺的大规模就业增长也未实现,实际情况甚至在近些年来呈现萎缩趋势。

尽管印度成功吸引了苹果和谷歌等美国大公司的供应商进驻,然而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印度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不到3%,而中国则占24%。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印度办事处前负责人费尔曼指出,尽管印度的科技行业表现强劲,但其传统经济领域仍陷于困境,未能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费尔曼强调,制造业有潜力为印度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



印度门系印度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楼春豪认为,尽管印度的宏观经济数据表现相对亮眼,其失业率、劳动参与率及公共服务供给(包括教育和医疗)的数据表现并不理想。他认为,莫迪政府在新一任期内要对经济政策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调整。

路透社报道称,在其第三个任期,莫迪预计将延续对中国“强硬但务实”的政策。不过,随着莫迪本人有可能在新政府中话语权下降,也或将为中印关系带来更多变数。

直新闻注意到,在4月选举正式启动前,莫迪曾公开表态强调中印关系的重要性,认为中印关系保持和平对于整个地区乃至世界都非常重要,并称通过外交和军事层面的建设性接触,中印有能力恢复和维持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推动双边关系改善。

楼春豪分析表示,尽管印度试图通过“经济脱钩”削弱对中国的依赖,但中印在经贸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是不可忽视的。从长远看,两国应共同努力扩大合作,“做大蛋糕”, 而非以零和心态看待两国制造业等方面的关系。

THE END

TAG:印度  中国  莫迪  美国  越南  美媒  就业危机  美媒:印需与华合作来解决就业危机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