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焦点关注

淳安金陵村被“困”山上的42位村民,现在怎么样了?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6-28 12:01:06
The Beginning

金陵村,淳安县海拔最高的村落之一,下辖金陵、徐家、驮坪里、白沙塔和水竹坪5个自然村。6月20日,驮坪里通往山下的唯一公路发生塌方,42位尚未转移的村民被困在了山上。

6月25-26日两天,一支由金陵村党支部书记项家龙、金陵村党支部副书记童秀香、金陵村报账员闻有火、金陵村妇女主任闻木翠、金陵村村委会副主任项水良、金陵村支委委员闻茶香组成的“临时运输队”,踏上鲜有人走的古道,徒步十里上山,每人背了30到60斤不等的背篓和蛇皮袋,将生活物资和应急药品送到居民手中。

“困”在山上的42位村民,这几日的生活怎么样?


6名干部组成“临时运输队”,徒步十里上山送物资

红烧鸡块、番茄炒蛋……

村民吃上了“六勇士”送上山的鸡肉和蔬菜

连日暴雨,6月23日晚,驮坪里的村干部将位置较险的3户共7位村民从白沙塔自然村转移到地势相对开阔的驮坪里村展览馆。

村展览馆后面,就是闻有火的家。平日里,闻有火的妻子都会帮着给这7位村民烧饭,他们也经常会去闻有火家串门。

昨晚8点多,詹志华、闻长灶等7位白沙塔自然村的村民结伴来到闻有火的家里烤火取暖。这个海拔800多米的山村,气温仅有10多摄氏度,窗外,山高林密,雨下个不停。

“每顿饭都有一荤两素,每户人家都有独立的房间,生活条件很不赖的。”56岁的詹志华说,“住在村展览馆,我很安心的。”


村民结伴到闻有火的家里烤火取暖

留在山上照顾他们的闻茶香特地给他们烧了红烧鸡块、清炒四季豆、番茄炒蛋。鸡肉和蔬菜,就是村干部们徒步十里送上山来的。闻有火的老婆还送来了土豆和自己种的蔬菜。

“儿子,我跟你妈一切都好。吃的、喝的都有,水、电、网络都有,还能洗热水澡呢!你放心啊。”昨晚9点,61岁的闻长灶用手机给在淳安王阜乡的儿子报平安。

“跟农家乐似的,床、被子、热水什么都有,村干部连续两天给我们送来了好多吃的,这几天都挺好的。”闻长灶和老伴已经在村展览馆住了5个晚上。

42位村民的生活基本平稳

之后还要再送生活物资上山

除了转移至村展览馆的7位村民,还有一部分村民就住在自己家里。59岁的方志梅说,“家里大米、腌猪肉、梅干菜都管够。就是药接不上。”


村干部给村民送药物

方志梅患有肝病,需要服用慢性病药物来控制病情。在杭州工作的女儿每个月都会准时给她寄来6盒肝药,刚好够吃一个月。6月23日,是新的一批肝药送到家的日子,结果村里唯一的公路塌方了,导致快递送不进来。

6月25日,项家龙等“六勇士”带队跋山涉水3个山头,把药物送到了她的手上,让她悬着的心放了下来。那一天,距离她完全断药还有两天。

“送了两次生活物资后,这几天,村民的药品、肉、蔬菜等都够的。现在,山上42位村民的生活基本平稳,之后可能还要再送生活物资上山。”项家龙说。

目前,塌方的公路一时半会儿还修不好。项家龙说,“只能等梅雨季过后,天晴了,先在附近开一条绕山的小路,减少村民的爬山量。这样一来,村民估计走20分钟的山路就能坐上车,在两个村子往返了。”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王斐帆

相关新闻

6名村干部冒雨勇闯十里古道,每人都背了30、40斤物资

6月24日20时至次日7时,淳安县枫树岭镇白马村累计降水78.9毫米,是杭州雨量最多的地方

白马村北面的屏门乡金陵村,是淳安县海拔最高的村落之一,户籍人口602人,下辖金陵、徐家、驮坪里、白沙塔和水竹坪5个自然村。其中,驮坪里、白沙塔和水竹坪海拔最高,都在800米到1000米之间。

金陵村的“村会计”闻有火,就住在海拔800多米的驮坪里。

6月20日,驮坪里通往山下的唯一公路发生塌方,他和42位尚未转移的村民被困在了山上

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欢迎访问phome.net

村民在等我们

公路没塌方前,金陵村村委会已经转移了48位村民下山。留在山上的42人中,还有7人是重点关照对象,“住”在临时避灾安置点。

6月24日晚上的那场雨下得很大,窗外风吼雨啸,这让被困在山上的42个人有点发愁:断了和外界的交通联系,物资供应不上。更揪心的是,一些需要长期用药的村民的药物也见底了

“我的药用完了,马上就要打了,现在还能下山吗?”有村民问闻有火。他一惊,才反应过来——患有糖尿病的村民需要每周打一次针,但塌方的公路一时半会恢复不了。

高山上的3个自然村因为海拔太高,常年不用开空调,最近更是冷得像初冬,菜都还没长出来。两位村干部摸排了一遍,发现好几户村民都缺物资。



塌方的公路

“书记,能不能想想办法,送点物资上来?”闻有火拨通了金陵村党支部书记项家龙的电话。

那一夜,已经在金陵村村委会(位于海拔400多米的徐家自然村)坚守了4天的项家龙彻夜未眠。他苦思冥想,依稀想起儿时走过的山路能通到驮坪里,不过要翻过三个山头。

自从30多年前,村里通了公路,就几乎没有人再走过那条路了,不知道还能不能把这条“古道”用起来。

6月25日早上,村里开会,项家龙组织了一支“临时运输队”,有男有女,“辛苦你们跟我一起把应急物资背上山,村民在等我们。”

散会后,他们分头去集镇上买了猪肉、鸡肉、茄子、丝瓜、豆腐皮等生活物资,又去卫生室取了村民找家庭医生开好的药。项家龙不放心,还多买了一批感冒药。

那一天,闻有火也从山上走“古道”下来,和大部队会合。他急着给山上的村民送药,走了一身泥巴。这让项家龙很高兴,“证明那条古道走得通。”

闯出一条路

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欢迎访问phome.net

6月25日中午,大雨丝毫没有停的迹象。项家龙看了眼手表,快13点了。

“我们出发吧,再不走,回来就天黑了。”他是个果断的性子,决定冒雨出发。

“临时运输队”一共有6个人,包括项家龙、闻有火在内。每个人都穿着雨衣、雨鞋,负重30多斤到60斤不等的物资。

泥泞的山道上,好几处也坍塌了,脚底的泥土松软,还有断树拦着路,最窄处只能单脚依次通过。

为了让身后的“大部队”好走些,项家龙从背篓里掏出一把柴刀,“咔咔……”披荆斩棘,清理起了“路障”。

这条路,是项家龙儿时常走的山路,全长约10里,一路前行,海拔从400多米攀升至800多米。自从村里通了公路,项家龙都是开车上山的,但记忆中的山道模样还在。只是大雨中的山路,颠覆了他的印象。

“我记得前面明明是泥巴路,现在变成了一条河;有些地方应该是通的,但多了很多断枝挡路……”项家龙没想到,连日的暴雨,改变了山中的路况。

山谷里,部分道路被水冲掉了,浅的地方,他们就蹚水过去,深的地方,合力简单修好路,也能安全通过,走累了,6个人就找几块大石头坐下,也顾不得雨淋了。雨披里,汗水捂着,里外都湿透了。

10里山路,他们一共休息了4次。

6月25日14点多,这支由6个人组成的“临时运输队”终于抵达位于驮坪里的临时避灾安置点,每个人的衣服都湿透了,雨水夹杂着汗水。有的村干部原本穿了雨衣又打了伞,走到半途摔了一跤,干脆拿掉了伞,冒雨前行。

从山脚到山上,开车十几分钟。这次,他们走了一个半小时。

“这么大的雨,你们都把物资背上来了!金陵的村干部真的好!”在临时避灾安置点,村民看到村两委干部送来物资,露出了笑容。

卸下物资后,6个人没有休息太长时间,他们要趁天黑前下山。

昨天下午,金陵村里下起了大雨,项家龙带队,6个人再次上山。这一次,他们不仅带上了更丰富的生活物资,还给被困村民捎来了寄到乡里的快递包裹。

昨天17点多,当项家龙一行回到金陵村村委时,他的微信运动步数超过了20000步。雨披下,雨水、汗水黏着头发贴在脸上。

“虽然进出村子的道路受阻,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村民‘心不堵’!”项家龙说。

项家龙

金陵村党支部书记43岁



项家龙当天的微信运动步数超过了20000步

昨天挑了60斤物资,主要是村民的快递、生活用品和药品。

“村民有物资需求,当然要送了。看到他们收到物资时的笑容,什么都值了。”

童秀香

金陵村党支部副书记56岁



童秀香自称走惯了山路

昨天背了40多斤物资,主要是快递、西红柿和冷鲜鸡。

“我山路走习惯了,年轻时还能挑担100多斤跑山呢!看到村民们吃得安心,我就高兴了。”

闻有火

金陵村报账员(会计) 62岁



闻有火希望公路能快点修好

昨天背了40斤物资,主要是新鲜蔬菜和生活日用品等。

“我本来就是这个村(驼坪里)的,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我很自豪。希望公路能快点修好。”

闻木翠

金陵村妇女主任47岁



图为闻木翠

昨天背了30多斤物资,主要是大白菜、豆角、面包等。

“连背两天的东西上山,辛苦是辛苦,但高山上的村民更辛苦。能给他们送点东西。我很高兴。”

项水良

金陵村村委会副主任51岁



图为项水良

昨天背了40斤物资,主要是冬瓜、茄子、生姜、大蒜、酱油等。

“村民有需求,我们一定帮的。”

闻茶香

金陵村支委委员48岁



图为闻茶香

昨天背了30斤物资,主要是一次性雨衣等应急物资。

“作为一名村干部,村民遇到困难,我们去帮忙,义不容辞。”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王斐帆 凌姝文

THE END

TAG:淳安  坪里  金陵村  党支部  村委会  自然村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