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高岗镇豆腐节
豆腐节是佛冈县高岗镇一项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豆腐节的起源大约在公元1609年,那年正月十三,林氏村民在祠堂上灯吃斋时,一位村民无意中将豆腐弄到另一位村民身上,引起了一场豆腐仗。第二年参加上年豆腐仗的村民又喜添男丁,村民们认为是豆腐仗带来的人丁兴旺,此后每年正月十三给祠堂上灯时都由丁头组织打豆腐仗,至今已经发展成全村老少全部参与的豆腐节。
佛冈汤塘舞被狮
舞被狮活动起源于清朝。相传刘氏始祖普振公南迁围镇村,误将太祖婆的骸骨葬于后山狮听鼓(地名),刘氏子孙到太祖婆的墓地祭拜,刚点燃香烛,突然下起大雨。为保护香烛不被雨水淋熄,便将包裹婴孩的被子拿来挡雨。当年,刘氏家族人丁兴旺,大家认为是用被子挡雨的缘故。
此后,正月十五元宵节及正月十六,为祈求太祖婆保佑后代添丁发财,当地妇女便把被单当狮子舞起来。舞被狮时,婆婆在前抓住被单两角当狮头,儿媳妇在后配合婆婆舞动。舞被狮逐渐演变成该村群众性的节庆活动。主要由妇女参与是该习俗的一个突出特点。
Empire CMS,phome.net |
2008年,舞被狮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连山壮乡“舞火狮”
每年元宵节,连山壮乡都举行民间传统习俗活动“舞火狮”,用独特的方式庆祝元宵节日。
舞火狮是一种原始、粗犷的民间传统艺术,它集观赏性、趣味性和愉悦性于一体。舞狮人赤膊上阵,在场的民众将火狮围成一圈,点燃炮竹,投向火狮。舞狮人凭借过硬的本领与团结协作,任凭炮竹从四面八方投掷而来而毫无惧色,尽管“狮身”会给炸得破破烂烂,舞狮人却也安然无恙,直到在场观众将所有炮竹投掷完为止。
每年元宵节的“舞火狮”,已成为了一种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活动。
英德大湾舞火麒麟
舞火麒麟是英德大湾镇传承了300多年的元宵民俗,也是每年元宵夜必不可少的盛大庆典,据传说舞火麒麟能驱邪引福,象征祥瑞。
舞火麒麟由花灯、飘色、火麒麟组成。“火麒麟”分为头尾两部分,均用竹枝扎好,眼睛安装直流电灯,舞动起来炯炯有神。元宵节当天,大湾居民都会在火光中舞动火麒麟沿街巡游,挨家舞拜。
阳山双凤舞
双凤舞,主要流传在清远市阳山县杜步旱坑村,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民间节日当地便进行此项活动。此外,乔迁新居,婚嫁喜庆等场合也有表演。
表演中,人们用竹篾青编织成凤凰道,配以笛子、锣鼓、唢呐等乐器助兴,高举两块写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红木牌,拿着拜匣,穿山过寨,登门到户作舞,以示驱邪消灾,迎祥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