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哭着跪着看完的,结束后电影院想起了掌声,这个掌声和奉承虚伪这些词都没有关系,因为主演并不能听到。这里有的只是由衷的佩服。
出自电影《摔角吧,爸爸》
电影中爸爸为了让女儿成为世界冠军,定下了一系列的训练计划:每天5点起床,进行各种项目,各种忌口和可恶的牛奶与鸡肉,还把女孩子的头发都剪掉,让她们和男孩子去摔跤,使得她们背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忍受着来自路人和同学的嘲讽以及异样的目光。虽然过程是波折的,但结局是美好的,孩子终有所获,这是一个展现了父亲慈悲的大爱,但也有妥协的温情故事。
教育观之坚持父亲是全国摔跤冠军,他有很好的技术,但是无论是谁,无论在哪个方面。只要想成功,势必要付出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和努力,“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任何有浓度的教育,有质量的教育都势必带着痛苦和坚持。
出自电影《摔跤吧,爸爸》
从掌握技能和获得知识方面来说,教育从来都是痛苦的,是反人类的,是反本能的。无论一开始对这项技能有多高的兴致,到后面都必须克服一段枯燥的过程。在孩子尚不能理解这一段枯燥的必要性时,她对于学习和教育是不知对错,身不由己的,这个时候就是展现父母清晰的方向和目标,那么孩子这时的“痛苦”就是必要的。
教育中孩子对于一些事物的兴趣曲线是成一个波动的状态,刚接触时候的新鲜,之后如果不感兴趣就有一段时间的下降。之后掌握一定知识获得一定成就后,又会上升,而陷入瓶颈,则又会下降。
所以,痛苦是伴随我们整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们不可避免,势必要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和乐趣,要相信:只有拨开云才能见到太阳。任何的学习都需要毅力和坚持,要有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以及非同寻常之处,正因为如此,最后的成绩才有了“含金量”。
当然,违背规律、忽略事实、过分主观的坚持则有可能是自以为是,会带来不可逆转的创伤。影片中的爸爸刚开始看来强硬、不近人情,但在孩子要遵从其他教练指导的时候,爸爸选择了顺其自然,这就是一种温柔的坚持。
教育观之选择我的一个作家朋友和我说,这个电影三观不正确,爸爸怎么能逼着自己的孩子练习摔跤呢,她们并不喜欢。中国人接受了这几年新的教育思想,似乎一批人觉得不能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如果我们把摔跤换成读书呢?比如说一个因为文革而错失机会的爸爸拼了命供自己孩子读书,然后通过读书成为了老师/医生/设计师/科学家……
你看这是不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事?但是,这也许不是孩子的选择。你怎么能强迫孩子读书呢?这明明就是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强加给孩子了。中国人自古以来认同也实践着“读书改变命运”,所以即使孩子再不愿意,吃瓜群众也觉得强迫让孩子读书对她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而这时的我们就从来不问孩子是否要读书。
出自电影《摔跤吧,爸爸》
所以,我们不会批判自己把梦想强加给孩子,而是我们把梦想分为了三六九等。显然在中国人民心中,我们不应该逼迫孩子去摔跤,但是可以逼迫他们学习。
那对于印度这地方来说,女孩子就是从小学习家务然后嫁人生子,14岁嫁给一个不认识的人,从此和锅碗瓢盆过一生。这是给她们的选择吗?这是现实!再说她们有选择权吗?并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愿意倾其一切让女儿有改变命运机会的父亲已然是一朵闪耀的奇葩了。
社会发展早就到了可以给孩子提供各种选择的地步,但是我们依然会对孩子进行逼迫。因为只有我们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好。这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父爱模式。父爱模式就是作为孩子,他可能还不清楚什么是好的,但是父亲知道,所以把这些强加给孩子一段时间,我们行动起来见见成效。同时,电影中父亲也意识到,温柔的母亲可能会对他的计划造成干扰,所以定了一个口头协议:这一年你不要干涉我,如果没什么变化,我自动放弃。大家可以看到,母爱的模式就是顺其自然和关爱。当然,这两者都是我们生活和成长中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是我们要知道,很多时候,孩子需要更多父爱模式的推动和逼迫。
大女儿吉塔率先取得了全国冠军,有些发福的父亲送她去到了大学。
出自电影《摔跤吧,爸爸》
放假回家,她看见父亲在训练自己的妹妹,她对父亲说:现在不流行这样摔跤了。两个人产生了矛盾,进行了一场摔跤。吉塔用上了所有的新花样,去对抗父亲的哪些“过时”的技巧。毫不意外,年轻的摔跤手获胜,女儿胜利了。
吉塔仿佛打败了小的时候那个每天魔鬼训练他的父亲,仿佛战胜了山一般的父亲。这个时候她的心里也许真的很开心吧。而父亲趴在自己亲手搭建的泥地里,灰头土脸,喘不上气,像是一只年迈虚弱的黑熊。没有生气,没有愤怒,只是带着一点令人心疼的无能为力。
我想到了我上大学之后第一次过年回家,那个时候的我学习了一些新知识,接触了一些外面的事情。在饭桌上,爸爸再也争论不过我,他笑着说,我儿子真棒,你看多有思想。但是,我现在回想起他的表情,和电影中的父亲一模一样,透漏着令人心疼的无能为力。
我们长大了,仿佛可以推倒和战胜那山一般的父亲。但是,无所不能的父亲不是被我们打败的,是被时间打败的,我们永远要记住父亲依然是我们的巨人!
电影中的吉塔在无数国际大赛上失利,崩溃无比,她打电话给父亲。父亲一开始还傲娇的说了一个字:恩。然后听到吉塔泣不成声的说出对不起的时候,父亲立刻拖着年迈的身子去一个从来没去过、举目无亲的地方找她,犹如飞蛾扑火一般:“别哭了,我马上去你那”。
这位父亲,在魔鬼训练女儿的同时,依然带着他自己独有的爱,街边的人给他的点心,他一分为二,两个孩子一人一半。
讲到这里,无论是坚持、选择还是情感,这部影片都摔出了一些思考给我们。有时候,我们真的需要拉孩子一把,也需要逼孩子一把。潜力真的是“压榨”出来的,我们绝不能认为教育就是绝对自由,绝对快乐,绝对顺其自然的,过分的让孩子随心所欲,这不是教育而是纵容,是堕落。
当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也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孩子的自然生长,不要揠苗助长。好的教育不一定是片中残忍的,固执的,自我的,强硬的绑架,无论想要给孩子什么,都请带着坚持与爱,以及必要的痛苦和折磨,因为只有这些才配得上最终的欢笑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