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琼瑶:“孝顺”不是一种绑架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2-23 00:00:33
The Beginning

她说:孩子,别抢救,别祭拜3月12日,79岁的台湾女作家琼瑶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这封信约3000字,详细介绍了她对死亡的态度,交代生后之事,并特别发出5点声明叮咛儿子和儿媳——无论生什么重病,她都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绝不能插鼻胃管,最后再次强调各种急救措施也不需要,只要让她尊严地死去就好。

她对死亡的态度无疑是超脱的:时间到了,为我欢喜吧,我终于走完了这趟辛苦的旅程。在藏区,人不庆祝出生,只庆祝死亡。尽管琼瑶是无神主义者,但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最后殊途同归;真正有高度的灵魂,冥冥中会有相通的结论;真正正确的路,不问形式,不问出处。而我更关注的是,是她对儿女们的温柔——“不做七,不公祭,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不要出殡。”

“等到后事办完,再告诉亲友我的死讯,免得他们有意见,造成你们的困扰。”“恳请你们用正能量的方式,来对待我必须会来临的死亡。”

很多评论说,这是极致的风花雪月,不顾他人眼光的虚荣,这是逼儿子不孝。独立而通透的人,不挣扎,恰恰相反,我觉得这是琼瑶的独立和通透,她给孩子松绑,让孝顺不带拖累,没有绑架,只有纯粹的真实的,情感的流动。

世人总觉得,写情感的人情绪化、敏感、反复无常,殊不知写情感的人,正是看过了太多故事,看到了人性,懂无常,懂孤独,也懂悲悯。毕竟,看透生死算什么,她早就活成了女王。

Empire CMS,phome.net

如果你了解琼瑶的一生,你会知道她是一个勇敢、坚强、爱过也错过的人。这不是她第一次提及死亡,面对死亡。她第一次写下遗书是16岁,因为数学考了20分,不堪父母责罚,吞食整瓶安眠药。

她第二次试图自杀,是爱上比自己大25岁的中学老师康南,大学联考落榜,她以绝食抗争,换来的是父母震怒,跑到学校大闹,康南被解雇,并永远不得在台北教书。顺便说一句,这个故事是《窗外》的原型。

琼瑶自幼出生书香门第,也因此受到家长严厉管制,这导致她后来的文学作品,父母都有强势的形象,她大力歌颂为爱私奔,突破原生家庭的主题。

这些经历,让她比较早面对过死亡,对死亡有过深刻的认知;也让她明白,自己与原生家庭,虽然有深刻的联结,但从整个人生看,终究是两条独立的路。

Empire CMS,phome.net

琼瑶本身经历过两段婚姻。第一段因为女强男弱而分开,第二段背负过长达十余载的小三骂名。《庭院深深》、《归人记》、《流亡曲》都反应了她的动荡和思考,感情里的劫难,是她付诸笔尖的灼热和敏感之源。

这是琼瑶式的真诚。

琼瑶上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是因为跟于正打官司。2014年,76岁的琼瑶,跨境向大陆业界默认的“编剧洗稿”现象宣战,她打赢的不是500万的官司,是维护自己的尊严,也推送了大陆版权的进程。

这是琼瑶式的倔强。我们现在总在说女性独立,女权主义,其实有很多前辈做得比我们好,比如琼瑶。这个标准是——一辈子以琼瑶的身份活着,不止于妻子,更不止于母亲。琼瑶是那个时代的“台湾女子图鉴”,

她红过、爱过、抉择过、斗争过、思考过。琼瑶为什么有这样豁达的生死观?

因为她品尝过春的青涩、夏的热烈、秋的收获,到冬天,万物归寂的时候,她才坦然可以接纳,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所以,她可以跟孩子们说,认真而体面的告别,是我给你们,最后的温柔。

孝顺,不该是一种绑架,在中国人的传统生死观,所谓孝顺,很大程度会在处理长辈的身后事里体现。

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欢迎访问phome.net

我有一个朋友,她老公是福建农村的。有一天,她问我借钱,借50万,我吓一跳,我说,你要买房吗?她说,不,我要给我公公办丧事。什么样的丧事要花费五十万?

细问之下知道,原来她老公农村那边的风俗,丧礼的隆重程度,直接代表了孩子的孝顺程度。送葬队伍短的几百米,长的几公里;讲排场搭拱门,你搭20个,我就搭50个,最多的一家搭了200个;十几个青壮年抬着红色的花车打头阵是常态,有的还要租豪车……朋友不是富裕家庭,但公公唯一的遗嘱是,活到这岁数全村少见,搭台子唱戏7天、全村人白吃白喝7天,是必不可少的。

朋友的老公也很为难,做吧,家里贷款都没还完,为了面子花费七位数不可理喻;不做,父亲认为他不孝的缺憾,会永远压在他心里,让他喘不过气。

听说,最终他们卖掉了北京的房子。

但这件事,成为横在夫妻间的一道坎。朋友跟我说,以后绝对不要让孩子,承受这样的道德压力。养儿防老,在传统观念里,孝顺是一个有用的东西,需要证明,需要回报。

比如,孝顺的标准是——在病人断气以后,全家大小要立刻嚎啕大哭,丧事要办得风光体面;在此之前,是儿女服侍床前,所谓养儿防老,端屎端尿,才不枉自己抚养的心血,才显示出儿女的知恩图报。

其实,这一切在现代社会,都会面临挑战和改变。医学意义来说,普通人的死亡,都会经历“病痛”到“失能”,失能就是无营养、无动力的生命延续,这个过程一般有八年。

在现代社会,让儿女停下工作,停止自己的奋斗,停止小家庭的繁杂,奉献8年,就算他们能做到,是否觉得自己舍不得?

我偷偷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医疗最高限度,不是说高于这个钱无法承受,而是,高于这个医疗限度的治疗,

痛苦一定大于所得。我失去过至亲,体会过那种看着至亲至爱去忍受毫无尊严的痛苦,却无能为力的感觉。到了后面,成为一种挣扎,一面希望他早点离去不要如此被折磨,另一面又为这种想法万分愧疚。

这些感受,人到中年,我们都会体会。我不想孩子去面临这些痛苦,或者说,希望他尽量少地面对这些痛苦。亲密关系是不需要拿来普告天下,证明它的价值。这么多年的相处,亲子关系亲密与否,我早已经了然于心。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很大程度就是:养老不是我对你的要求,我的事我尽量自己负责,你负责你的健康幸福就好。每个人都在老去。时间不会放过谁。怎么死每个人未必都有选择,但怎么看待死,每个人都是有选择的。

琼瑶说“生是偶然,死是必然”,这样“懂得放手,享受此刻”,会让她通透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我很钦佩她这种“让我们好好告别,你在这一边好好生活,别让我担心;我在另一边,会安然离去”的大智慧。

感谢她年轻的时候,奉献了那么浪漫的情爱;老了,还奉献生死观。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温柔的提醒,提醒我们——好好对待死亡的唯一方式,就是好好活着。

THE END

TAG:琼瑶  这是  的人  生死观  都会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