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五岁那年,有一天我带仔仔在小区里玩滑滑梯,遇到了一个2岁多的小男孩。看见比自己大的小哥哥,小男孩特别开心。两人玩得不亦乐乎。
对方妈妈说:“宝宝,我们要回家了。”
小男孩却不理不顾,又爬上了滑梯。妈妈不得不提高了嗓门说:“宝宝,快点,回家了。再不走,妈妈就不要你了!”
正在往上爬的小男孩马上紧张地大喊:“不要!”他一边不舍地抓着滑梯的扶手,一边眼巴巴地看着妈妈,似乎想妈妈允许自己多玩一会儿。
妈妈再次强调:“快点走啊,不然,妈妈真的不要你了!”
小男孩犹豫了,他站在滑梯上,既想继续玩,却又害怕妈妈真的丢下他。这时,妈妈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喊都不听呢?我不要你了!”说完,妈妈转身就走。
小男孩害怕了,赶紧从滑梯上冲下来,一边大哭大喊着叫“妈妈”,一边步伐不稳地往妈妈跑去。
但是,不管小男孩怎么哭喊,妈妈依然不理不睬,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走。
小男孩哭得更厉害了。一直走了十几米,妈妈才下来。小男孩赶紧上前,拉着妈妈的手,把身子贴向妈妈,抽泣着说:“妈妈,妈妈……”
而妈妈呢,气也还没有消,她生气地转过身说:“下次还这样不听话吗?”小男孩看着妈妈,伤心地摇摇头。
看到孩子的允诺,妈妈才拉起他的手,告诫他:“这次原谅你。如果下次再这样,妈妈就真的不要你了!”小男孩乖巧地点点头,牵着妈妈的手回家。
此时,妈妈终于满意地舒了口气。
当时眼前的那一幕,深深地震惊了我!
曾经在无数的场合,我碰到过相似的场景和对话。当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爸妈却催促着要他回家的时候;当孩子想要买某个东西,爸妈却不允许的时候;当孩子不好好吃饭,爸妈生气的时候;当孩子想玩玩具,爸妈却希望他学习的时候;当孩子还开心地想多玩一会儿,爸妈却希望他睡觉的时候……“我不要你了”这句话都能轻易地从父母的嘴里冒出来。
Empire CMS,phome.net |
不可否认,“我不要你了”真的是一句超有魔力的话!
一般情况下,当孩子不听指挥、出现种种让人烦心的行为时,爸妈只要说出这句话,便会使大多数的孩子顺服。
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听话了”背后的后果?这种以语言征服孩子的行为又会造成一种怎样的伤害?
“我不要你了”,这是亲子关系中最具伤害力的一句话!
如果把一个家族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我们每个人与生育我们的父母(原生家庭)组成的这个家,就是这棵大树上的一个小树枝。父母对子女源源不断的爱,是大树成长的动力,给予了这颗大树不断生长的养分。这份爱是与生俱来的,是孩子在世界上永远不会失去的东西,将伴随孩子一生。
当父母对孩子说出“我不要你了”这句话时,无疑是把孩子排除在家庭之外!
当树枝被折断(家庭不再完整),孩子就会失去大树整体的支持与力量。这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是最大的扼杀。即使是一个成年人,面对父母以断绝亲子关系为要挟时(如在伴侣的选择上,必须做出要伴侣还是要父母时),都一样会为之语塞伤心,甚至忍痛就范,更何况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或许你会说:我只是吓唬孩子,并不是真的要抛弃他呀。然而,孩子并不会理解父母言语间的真实意图,他只会记得“爸爸妈妈不要我了”带来的恐惧与害怕。
或许你还会疑惑:这句话真的有这么大的伤害力吗?可是我说完了,孩子依然如故,并非“不再有下次”呀?
那么,当你再次重复这句话时,不妨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
通常,幼小的孩子会一下子变得眼泪汪汪、可怜哀求,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一下子出现莫名的烦躁和愤怒。如果这句话已经变成了你的口头禅,动不动就说出来要挟孩子,你会发现,这句话已经没什么用了。因为孩子已经识穿了你的谎言:他知道你舍不得扔下他。然而即便如此,在这个痛苦的成长过程中,孩子的潜意识深处早已埋下了深深的恨意。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当终有一天拥有足够强大的力量时,他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父母:你小时候不要我,我长大了也可以不要你!这也是现今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裂的原因之一。
“凡事必有三个以上的解决方法!
”让孩子“听话”或“顺服”也可以有很多方法,但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爱”作为要挟孩子的筹码。以前面所说的那位妈妈为例,她大可以换个方法应对“孩子还想玩,但不得不要走了”的情况。譬如订立规则,她可以与孩子约定好离开的时间,然后不断地提示他还有几分钟。等时间到了,就严格遵守“回家去”的约定。如果孩子还是不肯走,妈妈可以直接把他抱走。“直接抱走”也许同样会导致孩子哭闹,但心灵伤害会小很多。而经历几次相似情况后,孩子就会明白规则,并乖乖遵守。
父母的接纳是孩子成长的最大动力。无论年龄多大,每个人都会渴望成为父母心中认可的“孩子”。
所以,亲爱的爸爸妈妈,在任何情况下,不管自己多么生气、多么愤怒,都请避免说出“我不要你了”这句伤害力巨大的话,同理不该说的还有“我不爱你了”“我不喜欢你”等话语,不可取的还包括直接把孩子扔在门外的惩罚性行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