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量的变化,除了疾病因素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液体摄入量的多少,体液的丢失情况(出汗、吐、泻)等都可使小儿的尿量增多或减少,那具体婴儿尿少是什么原因?
喂养不足所致
婴儿尿少常因母乳不足,孩子没吃饱所致。一般来说,宝宝每天的排尿量少于6-8次,伴随体重不增时,应考虑为喂养不足;说明宝宝吃不饱,这时候妈妈们要经常喂孩子吃奶,保证奶水的供应,尽量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
缺水所致
婴儿体内缺水也会导致尿量减少。要想判断宝宝是不是缺水,一是要看季节,二是要看宝宝的体征。如果是在夏季,天气热,宝宝可能会缺水分,症状为:宝宝不但尿的次数减少,而且每次尿量也不多;嘴唇还可能发干,这就证明缺水了,应该赶紧补水。
膀胱发育所致
哺乳期的婴儿,每日喝奶次数多,进水量多但是膀胱容量小,每日可排尿20次左右,随着宝宝慢慢成长,一般六个月后,膀胱也逐渐发育,比原来大了,储存的尿液也多了,所以婴儿尿量次数减少,会逐渐变化至每天10次左右,至幼儿期结束日排尿在5次左右。此时,婴儿不尿便罢,一尿就尿透,这是膀胱发育所致。因此,只要孩子吃奶情况好,精神、睡眠好,宝宝小便次数少,并不是缺水了,而是宝宝长大了。
体内水分丢失
婴儿生病时,可导致尿量减少。特别是发热、呕吐、腹泻时,体内丢失水分过多,尿量随之减少。此时,应注意补充水分,必要时予以输液,以免引起脱水。另外,婴儿上火也会出现尿少的情况。
肾脏病变
除了上述因素外,少尿最常见的病变原因还是肾脏,因为肾脏具有调节人体内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的作用。一旦肾脏有病变时,肾功能受到损害而出现少尿,甚至无尿。在小儿,引起肾功能不良的最常见疾病是急性肾小球肾炎。此病在急性发作期常以少尿或无尿为主要症状,并伴有浮肿、高血压,尿常规检查有血尿等异常症状。
注意事项
婴儿对于非病理性的少尿无需治疗,只要通过调节水分的摄入,症状即可相应得到缓解。
正常人每天摄入的水分和排除的是有一定比例的。如果明显观察到孩子尿少,而喝进去的奶水没有变化,就需注意出汗多少。如果出汗也不见多,就需要考虑是肾脏的问题了;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针对其病因进行治疗。父母千万不能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乱给患儿服药,这样容易加重和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