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以仿哥特式建筑风格为主的广州骑楼类别介绍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4-15 22:04:43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以仿哥特式建筑风格为主的广州骑楼类别介绍

2、具有哥特风格的中国建筑:广州骑楼

3、与骑楼大同小异的厦门中山路建筑风格

4、著名哥特式风格的科隆大教堂在哪里

5、哥特式建筑风格作品有哪些 是什么

6、猜你喜欢:

1、以仿哥特式建筑风格为主的广州骑楼类别介绍

广州有这么这么一群独特的建筑风格——骑楼。它们以仿西式风格而出名,其中有仿哥特式的,有南洋式的,有古罗马券廊式的等等,数不胜数。它们以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广州骑楼建筑的多样化元素之一。

广州骑楼形式多样,保存完整,是粤派骑楼的代表。

仿哥特式

爱群大厦、北京路新华书店是仿哥特式骑楼,这种形式较为少见。

北京路新华书店以强烈的垂直线条和拱形窗体现出哥特式装饰风格。爱群大厦的立面以垂直构图为主,设哥特窗,底层骑楼廊也处理为仿哥特式窗形式,使人感觉到浓厚的哥特风格。

南洋式

文明路186号。

这种骑楼有南洋地区的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是一种建筑智慧,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不过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

古罗马券廊式

新华大酒店

这种骑楼底层有券柱,券心处以漩涡装饰,风格雄伟,一些部分还运用简化了的罗马柱。

仿巴洛克式

万福路114号

这类骑楼采取了巴洛克式装饰,多运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除了万福路,下九路、龙津西路也有。

现代式

这种骑楼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一般来说,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

中国传统式

德政南路139号是代表。这种骑楼体现了南方传统民居的特色,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两至三扇窗,立面基本无装饰。这种骑楼仅在南华路、同福路、万福路、德政路、起义路等还有零星保存。

骑楼就是近代典型的商业建筑它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不仅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而且有更突出的商业实用性。

通常是楼下做商铺,楼上住人。在两广、福建、海南有很多这样的建筑。如广州的上下九、厦门的中山路、北海珠海街以及上海金陵路(早期广东人聚居区)。

其跨出街面的骑楼,既扩大了居住面积,又可防雨遮晒,方便顾客自由选购商品。是东南沿海城镇一种极有特色的建筑物之一。

Empire CMS,phome.net

2、具有哥特风格的中国建筑:广州骑楼

建筑是一座城市的门面,是这座城市文化繁荣的象征。由于气候的差异,民族的文化的不同,导致各地区建筑风格也不同。广州地处南方,气候偏热,广州骑楼具有哥特风格。一起来广州文化里看看。

虽然有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但由于骑楼作为民间商住功能的建筑形式,商人们一方面为了迎合顾客的崇洋心理,另一方面为了标新立异,常常采用“洋式店面”。其设计建造者大都不是职业建筑师,而是普普通通的工匠,面对西方建筑,除了吸收一些结构方式和布局方式外,他们看到的更多是各种装饰。工匠们凭借丰

3、与骑楼大同小异的厦门中山路建筑风格

“骑楼”是我们福建的叫法,这种建筑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地方,是英国人首先建造的,他们称之为“廊房”。在厦门中山路这也有一片这样建筑,那么他有什么奇特之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他的建筑风格吧。

骑楼是城镇沿街建筑,上楼下廊。骑楼下廊,即人行道,叫“五骹基”。这个名称与东南亚(印尼等地)的叫法有渊源关系。骑楼下的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主要功能:

1、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

2、骑楼发端于改善生活环境,进而成为商业谋生的场所,以商业活动为主,表现出开放意识和洋为中用的创造性思维。

3、连廊连柱,立面统一,连续完整,中西合璧,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

4、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并体现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走在骑楼下,自在闲适,温馨亲近,脚无沙尘,清洁整齐,透出关心互动良好的人际关系。

5、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品茗、聊天、纳凉、会客、交流信息、晚间凉眠的地方。还是小孩做作业、跳橡皮筋等玩耍的空间。

骑楼,约在鸦片战争后就传入鼓浪屿和厦门,接着又传入金门。所以说,骑楼建筑是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传入厦门后,又与厦门的地域特点相结合,形成了骑楼街市。

中山路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条直通大海的商业街,成片的南洋骑楼建筑、流光溢彩的led夜景、琳琅满目的各色闽台特色小吃和回响在小巷街坊间的古老南音,构成其与众不同的风格特色。中山路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涉台文物古迹1处,历史遗址、古迹10余处,还有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6月,厦门中山路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称号。

厦门中山路始建于1925年,位于厦门岛西南部。中山路是厦门街市马路“四纵七横”中的“七横”之一,自开街以来,一直是厦门的商业龙头、经济中心。中山路是厦门目前保留较完整的展现近代历史风貌的旧城街区,拥有小走马路、陈化成故居、中华第一圣堂等众多人文古迹。

保存下来的骑楼街道历史文化遗址和闽南街市风情,见证了厦门城市历史发展的过程,留存了城市宝贵的文化记忆。如今的中山路,经过近百年来的培育和打造,已经成为一条历史积淀深厚、经营品类齐全、名店名品云集、人流物流集中的历史文化名街。

文化优势:郁达夫曾住过天仙旅社

厦门城墙,新街礼拜堂,江夏堂……中山路片区保留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孕育了众多的厦门文化名人,堪称厦门的文脉。这里还有着名民族英雄陈化成、着名书法家欧阳桢、诗人虞愚、着名书法金石家吕世宜等名人的故居。着名的民盟早期领导人李公朴和作家郁达夫下榻过的天仙旅社。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嘉锡的童年,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中山路不但有丰富的文物古迹,而且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歌仔戏、中秋博饼等在中山路都有着悠久不断的传承。

建筑优势:骑楼建筑尽显南洋风情

中山路主要由华侨投资兴建,并由成片的骑楼组成,两旁带着浓郁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映衬着中山路“南洋风情商业街”的雅号。

位于中山路轮渡路口的华侨银行,是当年厦门人与南洋华侨之间血脉紧紧相连的历史见证。南洋风情的骑楼,加上了闽南传统的绿琉璃门楼屋顶,骑楼的门柱上又加上富有中国特色的廻云纹装饰,为中山路骑楼添上了中国气派和闽南色彩。

中西合璧,开放包容,有人说这就是中山路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貌。

【结束语】这种骑楼有南洋地区的独特且有创造性的形式———在女儿墙上开出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其它形状的洞口,是一种建筑智慧,预防台风袭击,减少对建筑物的风负荷,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形态。

您可能也喜欢:德化白瓷的特点:颜白如玉,剔透无暇独一无二的古建筑:永定土楼的历史介绍闽南土地上的奇迹建筑:漳州南靖土楼简介北京文化十大特色你知道多少?

4、著名哥特式风格的科隆大教堂在哪里

在德国莱茵河畔的科隆市内,有着一座双塔建筑,被世人赞誉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它就是科隆大教堂。他是世界三大宗教建筑之一,本期的城市文化,让我们一起看看注明的哥特式教堂——科隆大教堂。

Empire CMS,phome.net

科隆大教堂(k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成。大教堂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

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

坐落在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它以法国兰斯主教堂和亚眠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考古发掘表明,在今天科隆大教堂高高耸立的地方,曾存在过一座罗马的神殿,围绕它的是富裕商人的豪宅。第一座基督教堂建于公元320年,当时的洗礼盆在今天的大教堂内还可以看到。

1996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上,根据文化遗产标准c(i)(ii)(iv),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德国科隆(cologne)市如今,是莱茵区最大的国际商业中心,经常举行各类国际博览会。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这座位于莱茵河中游的历史古城,可感受到浓烈的宗教气氛。

坐落在德国科隆市中心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它的全名是“查格特·彼得·玛丽亚大教堂”,它以轻盈、雅致着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

它除了有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外,还在于它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传说舒曼进入这个大教堂即震摄于其气势,而萌发了写作〝莱茵交响曲〞的意念。它本身既是一个传奇,也是艺术史上非常出众的题材;爬上509级的阶梯登上教堂的钟塔,在那里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钟,并饱览莱茵河的水色与科隆瑰丽的市容。

同时,自教堂完工后,科隆市政府即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造成科隆许多大楼地上的建筑只有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之多的特殊现象。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着名的教堂之一。

【结束语】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数以数二的哥特式教堂了,他是德国的象征。你只有身临其境了,你才会真真正正的感受到他的高大,朴素。令你为之震撼。

5、哥特式建筑风格作品有哪些 是什么

说到国外的一些建筑风格,很多人都会脱口而出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衣食住行是人生的几大事,由于全球各地的风俗和自然环境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你知道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吗?下面我们一起去城市文化中看看吧!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2年。巴黎圣母院的正面结构非常严谨,横纵各分为三段,只是没有哥特式的塔尖。圣母院被设计成有五个纵舱(nave)的规划,包括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的翼舱。内部并排着两列长柱子,柱子高达24米,直通屋顶。两列柱子距离不到16米,而屋顶却高35米,从而形成狭窄而高耸的空间,给人以向天国靠近的幻觉。

米兰主教教堂

米兰主教教堂位于米兰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的杜奥莫广场上,世界最华丽的教堂之一,规模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被马克·吐温称赞为“大理石的诗”。教堂顶部建有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最高尖塔高108米。塔顶有一尊高4.2米的镀金圣母玛利亚像,在阳光下金光闪闪、壮丽辉煌。大教堂呈拉丁“十”字形,长150米,宽92米。教堂正面有6组大方柱和5座大铜门,中门最大。米兰主教教堂是米兰的象征,正面融合了哥德、文艺复兴、新古典等多种风格。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

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也是哥特式建筑之一,威尼斯有许多的世俗建筑有许多杰作。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构图别致,色彩明快。威尼斯还有很多带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临水而立,非常优雅。

德国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也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其内外雕刻艺术皆似鬼斧神工之作,堪称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整座教堂的建造是以法国兰斯主教堂和亚眠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其外部全部由磨光的石块砌成,每个构件都是经过精心的设计。教堂的塔楼足有150多米高,给人足够的威慑力。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哥特式建筑风格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