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云南彝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2、鄂温克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3、纳西族建筑风格与特色漫谈
4、珞巴族的建筑风格与特色
5、壮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6、猜你喜欢:
1、云南彝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从小接触的就是高楼大厦,而人就像是被关在这些铁笼子里的烦人。你想不想尝试一些其它有特色的建筑呢?只是外观就能让城里长大的人觉得神奇。本期小编就带你去彝族文化看看彝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彝族是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的分布与坐落有其独特的传承。彝族的村寨多坐落在海拔2000~3000米的山区、半山区,相沿聚族而居,一般选择向阳山麓,顺山修建,以山腰、山梁处居多,山脚、河谷地带较少。《元阳县志》载:“彝族多居住在山川壮丽、资源丰富的山区,村寨依山傍水,四周梯田层层,村后有山可供放牧,村前有田可供耕种,多数村寨都有一条水沟从中流过。”
彝族分布范围较广。因此,其民居类型为适应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而显得比较复杂,不过彝族民居在各民族中却有广泛的代表性。
其居住形式与居住环境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长期的生活实践,使彝族人民在适应自然,合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发明了富于特色的各式民居。互板房、闪片房、土掌房、三房一照壁、干栏房等,是彝族丰富的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使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也具备晒场的功能。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2、鄂温克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一个地区的建筑,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生存坏境所决定的。在草原上,草原容易遭破坏,牧民搭蒙古包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在山丘、平原上坏境比较稳定,人们都搭房定居。在鄂温克族文化中,建筑风格有哪些特色呢?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历史上,由于居住地域的关系,鄂温克人对大兴安岭一带的大山林,包括外兴安岭至阿玛扎尔河、勒拿河上游等地域统称“额格都乌日”或“额格登”(鄂温克语意“大山”)。另外还有一种说法:“鄂温克”的意思是“下山的人们”或“住在南山坡的人们”。
上述两种解释都说明鄂温克人是大山林中的狩猎民族。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有一部分走出山林迁居草原和河谷平原地带,有一部分依旧留在山林。“鄂温克”这一称呼,反映了鄂温克族与山林有着密切联系的古老历史和生活。
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撮罗子”是他们的传统民居。“撮罗子”,鄂温克语叫“希椤柱”,它的外形如同鄂伦春族的“斜人柱”,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撮罗子”的遮盖物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麂、鹿皮包裹。
鄂温克族人虽无固定住所,却有固定建筑,那就是他们的仓库。他们的仓库极为奇特:先将相邻的两棵大树砍去树梢,作为柱子,然后用木头垒成一间悬空的仓库,地上斜竖一根砍有阶梯的木柱为梯。仓库中存放食品、猎物、衣服、用具等,他们从不上锁,其它猎人可任意取用,事后如数归还即可。
牧区主要的住房是”蒙古包“,圆形。夏天以苇子、柳条或桦皮围盖。冬季,穷苦人家仍以苇子为包盖,富裕人家则以毡子围盖。
靠近山区的贫困人家住的是矮小、潮湿的”马架子“(土坯盖成)。由于贫困、闭塞、经常游动,因而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非常简陋缺乏。
3、纳西族建筑风格与特色漫谈
纳西族的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以丽江的民居建筑为代表。纳西族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装饰,重点是门楼、照壁、天井、外廊、门窗隔扇、梁柱等,以鲜明的特点反映着纳西族文化以及其中的哲学价值观念。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纳西族的建筑风格和特色。
纳西族民居的建筑类型
根据村落分布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文化、技术发展情况的不同,纳西族民居建筑有着不同的类型。如:在高寒山区,保存着少量的井干式“木楞房”、“木板房”;在丽江坝子或江边河谷地区,土木或砖木结构的瓦房很常见,并以“三坊一照壁”、“四合院”为主,统称为“纳西雅阁”。
高寒山区——“木楞房”
高寒山区的井干式“木楞房”,是纳西族民居中比较原始的形式,构造简单,四壁用削皮后的圆木,两端砍上卡口衔楔垒摞而成,屋顶则用斧劈的木板错叠铺盖,上压石块,整幢房屋不用一颗钉子,也不用砖瓦,它不仅冬暖夏凉,而且利于防震。秋收时节,部分居民在屋顶上晾晒粮食。
丽江坝子、金沙江两岸的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院”、“两重院”
丽江坝子、金沙江两岸的民居多以“三坊一照壁”、“四合院”、“两重院”为主。“三坊一照壁”是纳西族最为常见的民居形式,即正房一坊、左右厢房各一坊,加上正房对面的一照壁,合围成一个院落。“四合院”则去掉“三坊一照壁”正房面对的照壁而以一坊房代替,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即四坊)组成一个封闭的四合院落。“两重院”是“三坊一照壁”或“四合院”的一种复式院,即正房的左右或前后另设一个附院。
“两重院”在农村民居中比较普遍,正院作为主人的生活居住,附院用来养牲畜。人畜分开,生活干净舒适,互不干扰。无论是“三坊一照壁”、“四合院”,还是“两重院”,院落的天井在城市和乡村使用的功能不同,城市用砖石铺成、种植花草;农村除供生活之用外,还作为晾晒谷物或加工粮食的场所。花木果树,则种植于房前屋后。屋后,家家户户都有一块菜园。
丽江大研镇——古城民居
丽江大研镇古城民居充分结合地形、环境条件和道路网络进行布局,建筑遵从自然,依山傍水、顺山就势,坐北朝南、向阳而居。民居建筑追求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外部地理环境与院内的花草树木有机融合,营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民居院落按照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临街的,沿河的(跨河的),依山的。有的掩映在青松翠柏中,别有情调;有的跨河而居,意趣盎然;有的喜好热闹,居于城中;有的甘愿平静,选择城郊。古城内大约有上千个大小不一的院落,临街的一面都设为店铺,十分热闹;但走进院内,因纳西族擅长营造居所,天井内多种植花草,显得宁静和谐。
纳西族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
纳西族是一个在思想上十分开放、文化上善于学习的民族,博采众长,在民居建筑中吸纳了汉族的青瓦白墙、白族的门窗雕刻、藏族的木柱画栋等优点,融合多民族文化元素于一体,形成美观、独特、实用,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民居建筑风格。丽江地区和金沙江、澜沧江沿岸气候适宜,植物茂盛,有丰富的适于建筑的木材资源,更有充足的石材资源。地方物产,决定了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建筑样式。
纳西族民居建筑主要是选用木材和土石,可以就地取材,充分体现了因材施用、物尽其能特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典型意义。根据地理、气候、材料的不同,纳西族民居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有所不同。如:居住在丽江坝子和在金沙江、澜沧江沿岸的纳西族,因为周围土多石少,多采用木结构、夯土墙的瓦顶房子;居住在森林茂密的山区的纳西族,因为木材多,出门就可取材,主要采用井干式“木楞房”建筑形式,或木结构、土坯房,屋顶盖瓦或盖木板;生活在虎跳峡旁的纳西族,因为这里山势险峻,到处悬崖峭壁,土少树少,于是用石头镶砌墙壁,屋顶盖石板或瓦,连室内的家具什物也大多用石头制成。
可见,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特别是民居建筑形式的影响。纳西族正是在总结了长期的生活经验之后,逐渐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民居形式和生活方式。
纳西族民居建筑追求素朴真实、清晰明确的风格。纳西族民居中建筑使用的木材大都不刷油漆的,保持原色,门窗雕刻,图案清晰。丽江纳西族民居除了大量选用木材之外,产自玉龙雪山脚下的角砾岩也是主要建筑用材。如古城到处可见的用长条五花石铺的路面,长时间的踩踏石头纹路明晰,朴素地表达了材料的自然之美。纳西人还用角砾岩石材来制作庭院中的石凳、石桌、石花盆及放花盆的石短柱等等。
砖在纳西族民居中常常被用在重要的部位,如砌门楼、厦子、墙体的边缘转角等,还用来在天井上铺地。瓦在纳西族民居中的使用有一种独创性,不仅用来盖屋顶,还用来天井上铺地,用瓦和砖拼出各种各样优美的图案,如“春”、“夏”、“秋”、“冬”和“福”、“禄”、“寿”、“喜”等吉祥字样,成为纳西族民居建材运用的特征。
4、珞巴族的建筑风格与特色
珞巴族是我国的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居住于喜马拉雅山脉周边的山地和丛林中,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珞巴族很有特色的建筑风格。有长屋、小栋房等等。一起来看下在珞巴族文化中它们的建筑风格和特色吧。
Empire CMS,phome.net |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渝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最为集中。由于长期依附于山地生活,珞巴族的传统建筑、村落格局、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珞巴族聚居的珞瑜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很早便被珞巴族的祖先所开拓并形成了独特的珞巴文化。珞巴族的传统村落景观文化模式主要由景观要素、陈设装饰和形象符号组成。
1、集体居住的“一”字形长屋
长屋是珞巴族家庭和社会形态的典型表现。长屋呈“一”字形排列有数间或数十间不等,长的可达几十米,一般长屋内住着同一家庭的若干小家庭,每一小家庭占一居室自立火塘,有的部落一个家族住在一幢长屋里。典型的长屋可以分为三类:以崩尼族为代表的“南塔”、以巴达姆族为代表的“莫休普”和“雅胜”。
“南塔”是一种竹木结构的干栏式楼居建筑分三层:第一层称为“那贡”作堆放柴火和圈养猪、牛之用;第二层住人叫“郭基”;第三层即顶棚,供存放工具杂物。“莫休普”位于村寨中心,为男性青少年集体夜宿的公房,为保卫村寨之用,同时也是村内重大事项的议事所、大型的集体祭祀仪式和节庆活动场地。“雅胜”则是未婚女子的公房,分为长屋和方屋两种,也是对青年女子进行集体管理奖惩之所。
2、小家庭式的小栋房
在长屋存在的同时,还有供个体家庭居住的小栋房,分为干栏式和地居式竹屋。干栏式以博嘎尔部落的“乌石”为例,修建时先在底部竖圆木立柱,二层地板处和顶棚处架设横梁,横梁上铺设木条,房顶搭建成人字形,多用木板、芭蕉叶苫盖。墙壁、地板用篾席铺搭,房屋底层堆放柴火作猪狗圈。二层住人,顶层堆放辣椒等杂物。门一般面向山坡开,门外有一阳台,在阳台靠门的两端设有男女厕所。人口多的人家把居室隔作两三间不等,每间均设火塘,由婚后的子女或奴隶分住,一般人家在靠近房子的入口处另建一耳房圈放牛羊,在房子的附近建仓库堆放粮食。
地居式住宅以苏龙人“纠杂”的修建最为典型。其建筑过程是:先在两面山墙外各竖根立柱,中间较高那根做主梁,屋顶两边低的立柱架檐梁,主梁和檐梁之间搭加若干根木棍,上铺芭蕉叶和茅草等用藤条拴牢呈“人”字形,四周用竹片或粗竹席搭棚,再捆上藤条构成墙体,室内铺竹席或木块,屋中心设火塘,火塘上方吊一个木架,供烤柴和烤肉之用。
3、墓葬穴冢
珞巴族的丧葬制度中,以土葬为主,部分地区存在着石冢葬、崖葬和树葬等安葬方式。主流的土葬方式以墨脱为例,先挖一个圆形竖坑,再挖横穴。横穴一般是用来垫放死者旧衣物,尸体向右躺,在横穴口竖插一排木桩以挡土,然后填土压实形成墓冢。
4、河渠道路的交通建设
珞瑜地区山高谷深,江河阻隔与外界联系极为困难,对于长期生活在高山密林中从事狩猎和刀耕火种的珞巴族来说,他们的交通工具与设施是简单而实用的。
在村与村之间,人们修建了一条条羊肠小道。珞巴人修建道路有一个特点,即总要选择最短的距离,即使翻越一座高山也不走路程远的弯路。人们常常利用雨水冲击形成的水沟或乱石嶙峋的河道,稍加修理即成行走的路。遇上莽丛砍伐开道;碰上陡坡,修筑石阶或搭架拱桥;途径沼泽地或小溪流,砍倒大树横架其上;倘若遇到险峻陡峭的山崖绝壁,常用的方法是架设独木桥。珞巴族的河上交通设施相对较发达,常见的桥梁有独木桥、竹木桥、溜索桥和藤网桥。其中溜索桥和藤网桥是依当地实际特点而创,展示了珞巴族人们高超的架桥技艺。
5、地质地理及生物景观
珞巴族大部分人民均集聚于喜马拉雅山脉周边,其中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周边的景观最具价值。一是峡谷本身壮丽的姿彩,且由于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高温潮湿多雨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妙景象。山林中多高落差的瀑布,主要分布在背崩、多雄曲等一带。秀丽的南迦巴瓦峰也位于这片土地,大峡谷地区多高山湖泊,皆是山水清秀景色宜人。大峡谷地区气候温湿,这里有种类繁多的珍惜野生动植物物种,木耳、核桃等质量上乘极富营养。垂直分布的物种资源是开发珞巴族旅游的一大优势。
你可能会喜欢:
达斡尔族萨满教传统文化
锡伯族的丧葬风俗文化
撒拉族服饰特点有哪些
你所不知道的达斡尔族的丧葬习俗文化
5、壮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少数民族的建筑都很有特色,由于每个地区不同,所以几乎每个少数民族的房屋都不同。在建造房屋时当地人民会根据当地的气候、天气等来建筑适合当地人居住的房屋。下面的壮族文化为您解答壮族的建筑风格与特色,一起来看看吧。
壮家多沿水而居,村寨依山傍水。大多数房屋仍然保持古老的"干栏"形式,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而形式各异。在从江、黎平等地,壮家多与侗族杂处,房屋结构外观基本上与当地侗族相同。其楼房全系木质结构,一般先起底层,上立屋架(壮家叫两节柱),两头搭以偏厦,顶上盖瓦或杉皮,有三间五间不等。楼上住人,底层关养牲畜、家禽,置农具,设舂碓、磨坊等。
楼梯设于屋内一侧,楼上前边为走廊,较宽敞,围以栏干或半节板壁,光线充足,壮家人在这里会客、乘凉和纺织。进大门是堂屋,一头设火塘,后屋和侧屋为卧室。粮仓多设于住房旁边,房前竖立一排高约丈许的挂禾架,名叫禾廊,作为秋收晾晒禾把,待干后堆入粮仓。独山、荔波一带的壮家房屋,则与邻近广西壮家相同。其楼房有三间五间至八九间不等,一般不搭偏厦,楼梯设于屋前正中,有砌石梯或木梯。
楼上住人,分前中后三隔,后边为卧室,中间为过厅,正中设香火堂,前边为年青子女卧室、书房、客房和纺织间,一头设火塘、火灶,其地基填实土石。磨坊、舂碓、粮仓等,设于屋内或另立厢房安置。楼下只是关养牲畜和家禽。房前多搭一竹、木晒台,晾晒衣物和粮食等。居住市镇附近和交通沿钱的,因受外界影响,有的新建房屋多改为平房或普通楼房。
6、猜你喜欢:
珞巴族服饰鄂温克族介绍鄂温克族服饰云南建筑风格纳西族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