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蜡染,布依族的民间工艺(布依族蜡染介绍)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7-20 00:03:16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蜡染,布依族的民间工艺

2、陕西民间工艺,香包的用处

3、民间工艺:德宏傣族剪纸工艺

4、贵阳民间工艺:刺绣文化

5、惟妙惟肖的民间工艺-蜡染文化

6、猜你喜欢:

1、蜡染,布依族的民间工艺

染色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文化,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因为色彩而让世界绚烂。人类从大自然吸允色彩,把这种炫丽配在衣服上,来影响生活。染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工艺,但每个地方对色彩的认知都有不同的见解。布依族文化就向我们呈现一种独特的民间工艺。那么,就让小编为大家揭晓蜡染的神秘色彩吧。

布依族简介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万余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丰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地区。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区。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着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布依族。

布依族蜡染

布依族的蜡染,图案有几何纹样,也有自然纹样,有的还可以从铜鼓纹样上找到彼此的渊源关系。自然纹样十分生动传神,采用最多的是石榴、牡丹、蕨草等各种花草以及蝴蝶、蝙蝠、喜鹊等飞。不论是哪样图案,布局大都对称而又多变,构图大多夸张而又得体,线条十分流畅而又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显示出人们的丰富想象和独具匠心。

布依族蜡染有着久远历史并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布依族的蜡染布记载。《宋史》四九三卷中曾记载:“南宁州(今黔南惠水县)特产……蜂蜡、蜡染布……”南宁州在今贵州惠水县境内,自古以来就是布依族聚居区。布依族蜡染是自织自染布。

其绘制方法是,用铜片制成各种形状的蜡刀,以蜂蜡为防染剂,制作蜡染时,先把蜂蜡加热,熔成蜡汁,然后用蜡刀蘸上蜡汁,在平铺的白布上绘成各种花纹图案,蜡汁凝固沾附在布的两面,点绘毕,将布放在靛蓝染缸中浸染。染好后将布放入沸水中煮脱蜡质,即呈现白色花纹图案,成为美丽的蜡染布。这种制法,《宋史》中不仅有记载,且清代史书上所载的“青花布”,也指的布依族的蜡染布。

布依族蜡染,以贵州西部镇宁、安顺、关岭、晴隆、普定一带最盛行。贵州镇宁一带地处黔中腹地,为古夜郎国的中心地区。布依族多居住在平坝或靠近河谷的村寨里,妇女们个个都是点制蜡染的能手。布依族历来都是男耕女织。女孩从小学纺织,成年妇女都有纺车。她们自己织、自己染、自己缝。从五六岁开始,在暑假或农闲之际跟大入学习蜡染与服装,练就了制作蜡染的能力,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不然,似乎出嫁时就没有男人愿意娶她了。男女多喜欢穿蓝、青、黑、白等色布服装。

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欢迎访问phome.net

布依族蜡染图案,常见的有蕨菜花,团花、小花。还有铜鼓纹、旋涡纹、水波形、连锁形、鸳鸯、喜鹊、梅花鹿、龙飞凤舞、双喜双寿等。布依族图腾图案有太阳纹、云雷纹、回纹、铜鼓纹等。图案连续对称,民风浓郁,古朴典雅,以蜡裂的冰纹奇特和画工精致而驰名中外。不同地区的布依族蜡染艺术,也有不同的风格:有的爱以花、鸟、虫、鱼作蜡染图案,构图大胆,形象生动;有的却以结构严谨、线条细腻为特点,有的取材于龙爪花和刺梨花,色调粗犷明快。

您可能还会喜欢:

回族的民间工艺美术习俗

土家族中特色文化:傩愿戏

土家族吊脚楼悠久的历史文化

土家族文化象征:土家族服饰

2、陕西民间工艺,香包的用处

自古古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有佩戴香包的习惯,除了能够增加“香气”还能辟邪,驱蚊。而这也是陕西民间工艺之一了。本期的民间艺术带你去了解香包的用处,为什么古时候人人都要佩戴香包。

香包是中国民间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目。喝雄黄酒,吃粽子,划龙舟等民俗活动仪式蔓延到整个中华大地。但在华夏民族发祥地的庆阳除了过插艾叶、吃粽子、喝雄黄酒外,更浓烈的氛围是打扮娃娃。“五月端午耍线,八月十五耍面”。端午前几十天最忙活的是女人,五色线缠粽子,搓花花绳,绣香包,做绌绌。端午这天,庆阳这块地方是彩色香包的世界、城市乡村,流光溢彩,香味弥漫,人们将孩童从头至足打扮得花花绿绿。一种浓浓的端午气氛,给人一种古老、淳朴、神奇的感觉。

香包能干什么用?

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有些地方还有新嫁娘赠送亲友香包的习俗,国人认为新娘子带有喜气,由她亲手做的香包,更能祛邪解毒,所以在她新婚的第一年的端午节,新嫁娘必须缝制香包分送亲友,香包这一送,少说要送一,二百个,除了送给亲友之外,当然多半还是送给小孩子们佩戴,这是出自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关爱,希望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诸邪远避,同样地也可以送给长辈以示尊敬和孝思。

送给情人的香包含意就更深远了,一针一线都蕴涵了无限柔情。在以前,妇女们在子女情人要出远门时,都会缝制香包让他们带在身上,一方面保佑他们旅游平安,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他们,家乡有人倚门守候,应该早日归来。

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祛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现代社会也有使用硅澡纯加上部分中药材放置于汽车或冰箱内除去异味。

香包怎么戴?

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包。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自有它的医理。

3、民间工艺:德宏傣族剪纸工艺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的一面,傣族除了衣着、舞蹈、歌曲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还有傣族剪纸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傣族剪纸产于云南傣族地区,剪可以用于祭祀、赕佛、丧葬、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傣族文化中剪纸工艺吧。

常见图形

常见图形既有龙凤、孔雀、大象、狮子、麒麟、马鹿、骏马、游鱼及各种奇兽异鸟,也有糯粘花、荷花、玫瑰花、菊花、茶花、杜鹃等花木,还有亭台楼阁、佛塔寺庙等建筑,形象生动,图案整齐,匀称美观,风格粗犷有力,朴实无华。傣族剪纸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从剪纸内涵到外在表现形式诸方面均折射出傣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追求和独特的民族精神。

剪纸方法

傣族剪纸手工艺常用“剪”与“凿”两种不同的工艺表现形式,所用的剪刀、刻刀、凿子和锤是特制的,各类剪刀、刻刀具有尖、利、仄、薄的优点,一般可剪6—8层纸;各类凿子和锤,有稳、钻、灵活的特点,根据用力大小,一般一次可凿10—50余层纸。

剪。可以根据剪纸图案的表现难易,和剪纸艺人的掌握的熟练程度,实际选择是否画出样稿。对于一些熟练的剪纸艺人,可以做到手随心剪。在生产、生活的时候,将纸、剪刀放在小蔑箩或筒帕里,随时随地背在身上,休息时即可拿出来剪纸。他们只需一把剪刀就可以在几层薄纸上创造出各种各样生动的图案。这类剪纸形式,表达随意,不受固定图案样式的限制,具有记录生活、展示民族地域风情艺术效果。

凿。对于构图复杂的图案或花边,先把设计好的剪纸图案样稿绘制在一张纸上,用带橡皮的钉子加以固定,凿刻时下凿需垂直,以免上下层错动走样。根据事先画好的图案,用不同样式规格的凿子、刻刀,遵循从里到外,从局部到整体的原则,打制凿刻而成。这类剪纸形式,因其图案的繁琐复杂,常用于物品的装饰和宗教祭祀。

使用工具

潞西傣族剪纸以特制的剪刀、刻刀、凿子和锤子为工具,其剪刀和刻刀具有尖、利、仄、薄的特点,一般可剪八层纸;凿子和锤子有稳、钻、灵、活的特点,一次可凿五十余层纸。傣族剪纸分“剪”与“凿”两种方法,剪无需稿样,随手可剪;凿则需稿样,按样制作。

傣族剪纸的主要制品为扎、董、佛幡、挂灯、吊幢、板等,多用以装饰佛殿的门窗、佛伞、佛幡及演出道具、节日彩棚、泼水龙亭等。傣族剪纸内容多与傣族所信仰的南部上座部佛教有关,涉及佛经故事、民间传说和边疆风物特产等,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猜你可能也喜欢: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你了解吗?

傣族特色民居:傣族竹屋

不可不知的壮族禁忌与忌讳

景颇族的名人盘点

4、贵阳民间工艺:刺绣文化

刺绣是在古代称为女红,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因地区的差异,刺绣的风格不一样的,手法也是不一样的,技艺高超,内容丰富多彩,各有特色。刺绣发展至今,会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到的大多都是机械织绣的。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贵阳文化看看贵阳民间工艺:刺绣文化吧。

刺绣与挑花是贵阳民族传统工艺百花园中盛开的两朵奇葩,蜡染制品则蕴含着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它们与粗犷、古朴的傩面具等民族文化的精品一样,备受国内外友人的青睐。

贵州各少数民族的刺绣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其中以苗族刺绣最为典型,图案多取材于自然景物,在夸张的艺术中产生强烈的装饰效果。挑花的手法多种多样,有单面挑、双面挑、有素色挑花、彩色丝线挑花,也有在同一产品上有挑有绣有补等多种工艺。

贵阳花溪苗族挑花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当地特有的十字挑花因受十字针脚的工艺限制,更显其工艺上的独特性。古老的花溪挑花以鱼刺纹为主,常用植物纹样,如刺梨花、蝴蝶花、八角花、鸡冠花等,很少有动物和人物纹样,因其图案严谨,造型概括、简练,形体“几何化”,具有强烈的装饰意趣。

挑花是根据底纹布上的经纬线来设计图案的装饰艺术,大多为几何图案,其中以花溪苗族挑花最为精巧,它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无论在色彩还是构图上,都更符合现代的审美情趣。

“贵州的绣娘,其数量和规模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在全国各地采风寻找灵感,马可在贵州待的时间最多。她说,贵州刺绣最打动她的是其中蕴含的情感。无论小孩的背带还是女子的嫁衣,老的民间手工艺绣品都包含了刺绣者对家人的关爱。同时,许多没有文字的民族,把民族历史用刺绣的形式传承下来,不仅有很高的工艺美术水平,其价值和意义更是人类历史的瑰宝。

猜你可能也喜欢:

丽江为什么叫大研古城呢?

代表汕头的市花:金凤花

带你了解珠海渔女的传说

盘点三亚历史名人有哪些

5、惟妙惟肖的民间工艺-蜡染文化

布依族的蜡染文化是传统的染色工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民间技艺。布依族的蜡染文化不仅仅能够美化我们的生活,还丰富了布依族的民间民族文化。那么,大家对于这种惟妙惟肖的民间工艺是否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布依族蜡染的简介

布依族的蜡染,图案有几何纹样,也有自然纹样,有的还可以从铜鼓纹样上找到彼此的渊源关系。自然纹样十分生动传神,采用最多的是石榴、牡丹、蕨草等各种花草以及蝴蝶、蝙蝠、喜鹊等飞。不论是哪样图案,布局大都对称而又多变,构图大多夸张而又得体,线条十分流畅而又自然,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寄寓着人们的美好愿望,显示出人们的丰富想象和独具匠心。

布依族蜡染的传统染色,以蓝靛液浸染,呈蓝白相间的效果。由于点、线、面的配合有致,宾主、大小蓝白的疏密得当,自然生成冰纹的虚实变化,使白底蓝花或蓝底白花看起来更加显得清秀淡雅,更加显得富有韵味。

布依族蜡染的制作方法

布依族的蜡染久负盛名。早在宋代,就有贵州惠水特产蜡染布的记载。清代史书上所说的“青龙布”,就是蜡染布,布依族姑娘从十二三岁起,便开始学习蜡染技术。

布依族蜡染的传统的制作方法是用特制的蜡刀,蘸上熔化适度的蜂蜡在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白布上画出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画好的白布浸在染缸里染色,再将染了色的布经沸水去蜡清水漂洗摊平晾,便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蜡染花布。由于蜂蜡附着力强,容易凝固,也易龟裂。因此,蜡染时,染液便会顺着裂纹渗透,留下人工难以描绘的自然冰纹,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石头寨的姑娘们都是制作蜡染布的高手,她们制作的蜡染比其它地方的要高出许多,不仅花纹精细明晰,而且染制精良,色泽经久不变。现在蜡染布已经走出贵州的大山,许多到黄果树旅游的外国客人,还专程到石头寨来欣赏布依族姑娘是怎样将白布变成漂亮的蜡染布的。当然,他们也都会购买一些蜡染布,作为珍贵的工艺品带回国去送给朋友或加以收藏。

布依族蜡染作为布依族的民间工艺,不仅为布依族女性的服装增加了姿色,还是布依族女性智慧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布依族文化的一部分,使其更加丰富多彩。

您可能也喜欢:

渊远流长的壮族酒文化

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强大民族“汉族”

生动的满族妇女旗头与马蹄鞋底

神奇的民间医药“壮医”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中国有哪些民间工艺  民间工艺有哪些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