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星座 > 星座分析

锡伯族起名习俗与姓氏(锡伯族名字的由来)

来源: 更新时间:2023-08-09 14:06:21
The Beginning

文章目录:

1、锡伯族起名习俗与姓氏

2、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民间习俗活动是什么

3、揭秘锡伯族的由来与起源

4、锡伯族的春节习俗,你了解吗?

5、锡伯族传统婚礼习俗,你知多少?

6、猜你喜欢:

1、锡伯族起名习俗与姓氏

一个人的姓名会伴随他的一生,所以名字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关键的。名字是父母起的,但是姓氏是祖宗传下来的,也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姓氏是我们的血脉身份的一种标志,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拥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姓氏。下面我们就要一起来看看锡伯族文化中的起名习惯和姓氏。

明末(后金)时期,即1583年努尔哈赤开始统一东北女真各部族后,陆续出现有关锡伯族姓氏的记载。驻在建州、海西、东海的锡伯族人首先归顺了努尔哈赤,他们的姓名开始出现在史书中。

他们的主要活动地域也陆续出现,如浑春河支流锡伯河(即锡伯窝集)、绥芬河、纳木都鲁、雅兰、锡林、尼玛察、瑚叶等地。在这里的锡伯族姓氏,主要有瓜尔佳、舒穆录、马佳、赫舍里、伊尔根觉罗、富察、宁古塔、葛济勒、温都尔、兀扎喇、巴雅拉、章佳、虎尔哈(瑚尔喀)、托霍洛、杨佳、崇吉喇、颜扎、瑚西哈里、和和齐、纳喇、完颜、图色里、佟佳等23个。

1692年康熙从科尔沁赎出锡伯、达呼尔、卦尔察等部。在《八旗满洲氏族通通谱》(以下简称《通谱》--编者)中记载从科尔沁部赎出的人中,共有75个姓,293(户)人。

其中,锡伯族姓氏有:瓜尔佳105户,舒穆录6户,马佳1户,赫舍里1户,佟佳5户,纳喇5户,富察57户,完颜1户,吴雅6户,颜扎8户,宁古塔1户,扎思瑚里1户,瑚西哈里1户,伊拉里氏1户,虎尔哈(瑚尔喀)2户,温都尔4户,郭尔佳2户,杨佳3户,果尔吉氏6户,颜济里(杨吉礼)1户,赫叶勤1户,钮图氏(又写宁武图)1户,墨瑚里(又写莫图里)1户,哈思呼里1户,共24个。

东海席北(锡伯)部与科尔沁属下锡伯部因驻地不同以及归服的时间不同,两地(两部分)姓氏也不完全一样。

两地共同的姓氏:瓜尔佳、舒穆录、马佳、赫舍里、佟佳、纳喇、富察、完颜、颜扎、宁古塔、瑚西哈里、虎尔哈、温都、杨佳等14个。

在科尔沁锡伯族中没有,而在东海席北中有的姓氏:伊尔根觉罗、葛济勒、兀扎喇(吴扎拉)、巴雅拉、章佳、托霍洛、崇吉喇(春吉拉)、和和齐、图色里等9个。

在东海锡伯族中没有,而在科尔沁锡伯族中有的姓氏:吴雅、扎思瑚里、伊拉里、郭尔佳、果儿吉氏、颜济里(杨吉礼)、赫叶勒氏、钮图氏(宁武图)、墨瑚里(即莫图里)、哈里呼里共10个。

从以上资料可知,清初锡伯族姓氏共计33个。经过四百多年,今天锡伯族姓氏有了148个。其中,在新疆境内的有102个,在新疆锡伯族中没有,而在东北锡伯族中有的姓17个,全国锡伯族中有汉字单字姓29个。

猜你可能也喜欢:

云南纳西族的由来与起源

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关系与区别

纳西族木姓来历与传说

纳西族春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2、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民间习俗活动是什么

锡伯族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其中一个民族,在锡伯族中有着自己本民族的特色和传统节日,那么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民间习俗活动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少数民族的节日一起来看看吧!

锡伯族的传统节日

抹黑节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

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

闲不住的年轻人成群结伙挨家串户去抹黑取闹。遇到老年人也不放过,不过要跪地施礼请安,再向老人额头抹一小黑点,以示尊敬。尤其是姑娘,很少有人能逃脱脸上不被抹黑的,此时姑娘们也毫不畏惧,用同样的手段往小伙子脸上抹黑。

锡伯族的“抹黑节”据传说,锡伯人民因苦于小麦黑穗病之害而演变出这一独特的节日。每年正月十六日太阳未升起之时,锡伯族群众就要用预先准备好的锅底黑灰往脸上涂抹。

亲朋邻居不相互串门,子侄辈首先给老人跪下,用锅灰往其前额点一点,然后,平辈之间相互乱涂,直到一个个都成为黑脸蛋为止。只有青年妇女不提倡脸上抹黑。这一习俗的用意在祈求老天爷开恩,不要让小麦染上黑穗病。

填仓节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节”。这一天农户家向粮仓焚香礼拜,在粮囤里插上香,周围洒上灰圈,以避邪,求丰收。

二月节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这天,收回“喜利妈妈”。为了送“喜利妈妈”还位,用荞面和成面团再用刀削成不规则形的面片,名叫“荞面特合勒”。下锅煮熟后,拌红糖吃。近族各户男女老少都去叩头,吃荞面片。家家户户用灶塘中的灰,从井台撒到家门,撒成一条较宽的灰道,叫做“领龙”(或“引龙”)。

西迁节(又称“四一八节”)

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节日这天,家家都要把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丰盛的食品,穿上节日盛装,相聚在一起,弹起“东布尔”(锡伯族的一种乐器),吹起“墨克调”(锡伯族的一种曲调),跳起舞姿刚健、节拍明快的的民族舞蹈“贝勒恩”,来庆祝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

十月节

锡伯族称“专拜依车”,时间是农历十月初一,又称“下元节”。为缅怀祖先,每年这一天也要上坟将用纸叠成的衣、裤一起烧化,谓之“送寒衣”。

怀亲节

新疆锡伯族同胞称为“杜音拜专扎坤”,是锡伯民族的西迁戍边纪念日,因时间是农历四月十八日,所以叫“四、一八节”。这是二百余年来锡伯人民的传统节日,纪念一部分锡伯族西迁祖国西北边疆的伊犁地区,驻防戍边的英雄业绩。又有怀念亲人之意。西迁官兵出征的前一天,西迁官兵及家属与送行父老兄弟姐妹亲戚故友齐集在太平寺“锡伯家庙”,共进了离别饭,共饮了离别酒,为戎装西迁的同胞饯行。

从此,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在锡伯村屯,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粱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

祭地节

祭地节是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耕开始前选日进行。节日这一天,每家选择一头肥猪,在自家后院设置的祭坛上,先用清水浇猪身,家长烧香在猪身上晃三下,口念着祝词,面向西天行跪拜礼,祈求地神和天神保佑人畜两旺,喜获丰收。

然后宰猪,将猪血洒在鬃毛埋进土里。在把猪头煮成半熟品供在祭桌上。如果节日的这天或隔日下于,那么这年就是丰收年吉兆。如果节日这天或隔日刮大风,那么这年可能是灾年的凶兆,就要到祈年树下祭拜地神和天神,祈求消灾灭难。

抢千烛,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三日举行。接前各家各户开始准备做烛。烛是一种特殊的用面和清油做成,做好后送到指定的庙里。

烛的数量不限,然后有喇嘛将烛排好,庙里做一只特大的烛放在中间向着月亮,周围是各家送的小烛象征群星。

3、揭秘锡伯族的由来与起源

锡伯族文化的历史悠久,说起锡伯族的起源就要追溯到几千年。在几千年前,锡伯族还是一个无人知晓的小民族,经过漫长时间的的积淀和发展变革,锡伯族发展成了现如今我们所熟悉的模样。这其中锡伯族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历史呢?让我们来看看锡伯族的起源和由来吧。

历史上,锡伯族是个很少有人知晓、名不见经传的弱小民族,却有20多种不同的称呼和写法。如在西汉末年被称为须卜;东汉以后又被称为鲜卑、西卑、犀纰、胥纰、私比、师比等;北魏、隋、唐、宋时期则被称为室韦、失韦、失围;元代和明代前期被称为失必、失必儿;明朝后期和清代史书中,则把这个民族的族称写成实伯、斜婆、洗白、史伯、西伯、西北、席百、席北、席伯、锡北、锡卜、锡伯等。

锡伯二字最早出现在清太祖实录中关于乌拉部克锡纳都督被杀后,其孙“逃往锡伯部绥哈城”的记载,以后陆续见诸于《圣武记》等史籍中。此后的史书中,用锡伯二字的越来越多,辛亥革命以后基本统一使用锡伯二字。但锡伯族家谱中仍有使用西北等字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认定民族成分时,使用了“锡伯”二字,这才有了统一规范的用字。

对于一个民族的名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不同的写法,“锡伯”是本民族的自称,在用汉文译写这一民族名称时,除前述因少数民族受歧视而导致不负责任的随意性之外,还有一个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同音异形问题。

当初这个民族为什么自称“鲜卑”呢?《魏书·序纪》中记载了一个神话传说。相传锡伯族先民拓跋鲜卑,原雄踞大鲜卑山一带,过了67代到成皇帝毛时,已“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又过5代到宣皇帝推寅时,率众“南迁大泽”,即今之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湖地区,此地方圆千余里,是一个湖泊众多的沼泽地带,于是谋划继续向南迁移,但没等执行这一计划,推寅就死了。

到了第七代皇帝拓跋邻时,有一位神人进言,说这个地方荒凉而又偏远,不适合建都城,应该继续迁徙。这时皇帝邻已年老体衰,无力率众完成迁徙大业,于是将皇位授予儿子诘汾,称圣武皇帝,并命其率众南迁。在圣武皇帝诘汾奉命率众南迁过程中,遇到了重重磨难,“山谷高深,九难八阻”,这使诘汾对迁都产生了动摇,正在他想停止前进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头“其形似马,其声类牛”的神兽在前头为迁徙队伍引路。

在这神兽的引导下,经过一年的时间才走出了困境,到达了匈奴故地。拓跋部人称这神兽为“鲜卑”兽,将其奉作为本部民众带来吉祥幸福的神兽来崇拜,为感其恩,以示永志不忘,遂将其图形镂铸于金属带钩之上,称为鲜卑部落带,又称神兽带,并将“鲜卑”作为了本部的名称。这是个神话传说,这类神话传说几乎在各个民族的蒙昧时期都有过,今天看来,完全可能是图腾崇拜的产物。

在海拉尔、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等广大地区有许多以“鲜卑”、“室韦”、“锡伯”命名的地名和山河名。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西迁伊犁的锡伯军民沿途留下了许多以“锡伯”为名的地名。如西迁锡伯军民路过的地方有被后人称为锡伯图、锡伯渡的,图是驻扎的地方,渡是渡河的河口,皆因锡伯人而得名。

猜你可能也喜欢:

锡伯族起名习俗与姓氏

锡伯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哪些

有关锡伯族的爱情传说

云南哈尼族过年的习俗知多少?

4、锡伯族的春节习俗,你了解吗?

锡伯族,是我国北部少数民族中较早从事农业生产的民族。锡伯族的文化艺术内涵丰富多彩,极具本民族特色。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节日,锡伯族人也过春节,而且还有很多和汉族不一样的春节习俗,你知道这其中的区别吗?想要了解更多锡伯族文化,想要了解他们怎么过春节,就赶紧往下看吧。

春节。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晚间送灶王上天,报人间吉祥,称为“祭灶”。到除夕之夜,换以新灶王神像,名曰“迎灶”。

除夕,即腊月三十(或二十九),家家杀年猪,炸晨子、烙年饽饽、蒸供馒,做各种佳美菜肴。午后请出

5、锡伯族传统婚礼习俗,你知多少?

锡伯族民间流行着一句谚语:“春天的清风和煦,秋末的婚礼热闹。”锡伯族的婚礼,一般多在深秋或初冬举行。锡伯族的婚姻要经过订亲、迎亲两个步骤,订亲又分为提亲和订亲。在锡伯族文化中,婚礼要办得非常隆重,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下锡伯族的传统婚礼习俗吧。

拿瓶烧酒去提亲

提亲是锡伯族婚事中的第一道程序,也叫“说媳妇”。

儿子到了十六七岁,家长就要开始为他“说媳妇”。有了合适的对象后,要请一个人品好、有名望又熟悉女方家的媒人,到女方家去提亲。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一次到女方家去提亲时,可以两手空空,不带任何东西。这次去的目的是“探路”,只作一般性的拜访,相互聊聊,不提儿女的婚事。但在告别时,媒人要对女方家人说:“以后我们还会来拜访”——暗示下次要正式来提亲。女方家的人察觉到来者的意图,客人走后,会立即召开“家庭扩大会议”,征求大家意见,了解男方的家庭情况及小伙子的职业和人品等。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二次去女方家时,按传统习惯要带一瓶烧酒作为提亲的见面礼,这也是正式提亲的信物,女方家一看就明白来者的用意。寒暄之后,媒人打开酒瓶倒酒,同男方家长站起来向女方父母敬酒,并道破来意。女方的父母若同意这门亲事,经过一番推让之后,会高兴地接过酒盅一口饮之;若不同意,则会以种种借口坚决不接酒盅。如果表示同意,媒人走后,女方家的父母会再次把近亲请来商量,同时也要征求女儿的意见。

媒人和男方家长第三次到女方家时,还要带来一瓶烧酒,双方边喝边聊,话题就会转到儿女的婚事上去,女方家长会公布商量的结果,并约定下次把小伙子带来进行“面试”;如果女方的意见还不统一,那么,这件事还需要拖一拖,等待时机成熟。

男方等待一段时间后,得到女方对这门亲事意见完全统一的消息,于是由媒人、男方父母及小伙子本人到女方家去,去时要带两瓶烧酒,作为敬酒之用。到了女方家,未来的女婿要向女方的长辈一一行礼问候并敬酒。姑娘会躲起来偷看未来丈夫的相貌和风度。过一会儿,未来的女婿还要端起双盅酒,跪下给未来的岳父和岳母敬酒,等于正式求婚。一般到这时,提亲的仪式基本结束。

订亲仪式要磕头

订婚仪式也是锡伯族婚姻中的一项重要程序。女方答应许亲后,双方紧接着要做好各项订婚的准备工作。

按传统的做法,订婚的仪式有两次,第一次叫“磕空头礼”,这天,媒人同未来的新郎及其父母,带上两瓶贴有红喜字的酒去女方家,未来的女婿端上双盅酒给未来的岳父岳母及岳父岳母家的长辈磕头,敬双杯酒,表示答谢许亲之恩。这天,女方家要准备便饭招待。第二次叫“磕湿头礼”,磕头的地方仍在女方家。男方经过充分准备后,把日子定下来,通知女方及其女方的直系亲属。到了这一天,男方的父母、儿子及媒人坐上马车,带上羊或其他礼物以及喜酒到女方家来,杀羊煮肉,热情款待女方家的人及其亲属。席间,在男方父母及媒人的主持下,未来的新郎要向岳父岳母及其直系亲属磕头敬酒跪献礼物,同时,要给未来的媳妇送件衣料,表示心意。这些程序结束后,婚事才有了把握,订婚的仪式才算完成。

此后,两家人成了亲家,关系越来越密切,逢年过节,男方家还要给女方家送去礼物,特别是要给未来的儿媳送一件衣服,女方也会给未来的女婿送一双女儿亲自做的布鞋。假如连续三年没有任何理由男方不到女方家“尽义务”,那么按自动退出婚约对待,女方将另选婆家;女方如果反悔,男方将要回所有的彩礼。这种情况虽然不多,但有时也会发生。

婚期确定后,双方各自开始婚事的各项筹备工作,如粉刷房屋、添置衣物、准备宴请客人用的家畜等等。

婚礼前夕,男方要在亲戚中聘请“奥父、奥母”,以主持婚礼和迎亲等事宜。奥父奥母通常要选能说会道、家里没有丧偶的人,而这样的人在乡里颇有威望。

6、猜你喜欢:

THE END

TAG:中国传统节日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  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传统节日习俗  传统节日及习俗  传统节日和习俗  传统节日的习俗  传统节日知多少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