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北京最大的商场在哪里?盘点京城大商场
2、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城的起源
3、北京城有多少个门,每个门都不平凡
4、老北京城的中轴线的特征都有什么
5、京城文化:北京着名的王府井的由来
6、猜你喜欢:
1、北京最大的商场在哪里?盘点京城大商场
无论是平常的购物还是与朋友之间的逛街游玩都一定会把那些商场都逛遍,在北京这样的首都一线城市自然要有着大的商场才能够供应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那么,本期北京文化了解北京最大的商场在哪里。
还想了解》》北京四合院的特点
北京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是北京最大的购物休闲综合体,位于海淀区远大路1号,昆玉河长春桥畔,地铁10号线长春桥站西北出口。东临昆玉河(蓝靛厂北路),西面人民大学宿舍世纪城时雨园(蓝靛厂中路),南面世纪城远大园(远大路),北面世纪城垂虹园(西顶路)。北京市民称之为“大贸(mall)”。
开发商为世纪金源集团,集团董事局主席为中华慈善奖获得者黄如论先生。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是世纪金源集团进军商业地产的鼎力之作,亦是世纪金源集团开发的第一家购物中心。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是2003年北京市60项重大建设项目之一。该项目投资38个亿,占地18.2公顷,建筑面积为68万平方米。
金源主力百货店、高档专卖店、超级市场等商业购物设施,中西餐厅、特色餐厅、酒吧等餐饮休闲设施,溜冰场、健身、spa等康体运动设施,电影院、ktv等文化娱乐设施及北京最大停车场的综合交通体系,大型组合灯光音乐喷泉已于2012-7-1在南广场开放,带给市民更悠闲的时光。
金源时代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其中二期17万平方米将作为配套设施。一期中商业面积39万平方米,停车楼面积12万平方米,停车位10000个,整个项目主体为条状,东西长500多米,南北宽120米,地上六层,地下二层,规模宏伟、功能齐全。内设先进的通用照明设施、消防系统和给排水系统以及充足仓库。
拥有超大型室内停车楼、可以直接开进相应楼层的汽车通道、3万多平方米的屋顶花园、近4万平方米的娱乐设施、200余部同时运转的电梯、100余家主题餐厅、第一家宠物托管健康监护所等。2013年进行外部表面翻修,背面南方向全面补刷涂料,正面北方向翻修拼版主色调为红,橘。黄。
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不仅是首家落户北京的shoppingmall,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单体,在这里,人们可以满足四世同堂的一家人、从早晨到夜晚,一切锻炼、餐饮、休闲、娱乐、玩耍、学习、购物、聊天所需。
2、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城的起源
北京城是中国古代最高的成就,被称作是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工程。一直随着历史的变迁,到现在这座古城也一直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如果你想要去旅游,千万不要错过这么一座历史名城。本期北京文化,带你了解北京城的起源。
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
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沧桑历史,当时它的名称叫做蓟,是周朝所分封的一座都城。隋朝以蓟城为涿郡治所,唐朝统称幽州。辽朝以蓟都为陪都,改称南京,又叫燕京,金朝继辽之后正式迁都到这里,名为中都,到了元朝,又在中都郊外创建新城,叫做大都。明朝改建大都,始称北京。清朝继续建都北京,直到封建王朝的最后崩溃。
“蓟”的成长“蓟”这个名称,最早见于《礼记》中的《乐记》篇:“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讲的是周武王消灭了殷商势力之后,立即着手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的事实。“蓟”是西周分封在北方的诸侯国名,也是当时的国都所在。这就是说,至少在西周初年的时候,今天的北京城附近就已经有一座被称为“蓟”的城市了。
“燕”与“蓟”西周初年,周武王分封蓟国的时候,还在北方分封了另一个诸侯国,这就是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这里所说的北燕就是我们所说的燕国。这样一来,在西周初年的时候,现在的北京城及临近的地区,实际上有两个西周的诸侯国,一个是蓟国,另一个是在蓟国附近建立的燕国。
那么,周武王分封时的初封地在哪里呢?长期以来史学家们争论不休,一直没有定论。后来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区琉璃河附近发现了一座西周时代的古城址和大规模的墓葬区,并从中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之后,历史上关于燕国初封地的这桩悬案,才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到了东周时,北京周围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位于蓟国以南的燕国势力增加,逐渐兼并了北面的蓟国,并且将国都迁移到蓟城,从此以后就有了燕都蓟城的说法。后来北京又被称做燕京,也是来源于这里。(左图琉璃河燕国墓地车马坑)蓟丘和蓟城对我们来说,最感兴趣的还是蓟城城址的确切位置,它究竟在今天北京城的什么地方?
现今的北京城是否还保留了一些古老蓟城的遗迹?北魏(386-534年)时代的大地理学家郦道元在他的名着《水经注》中,对蓟城的由来作了比较可信的注释,并且还对蓟城与蓟丘的关系,作了说明。
郦道元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按这一说法,蓟城这个城市名称的由来,始于城内西北角的蓟丘,如同鲁国的曲阜,齐国的营丘一样,都是由于当地有一个显着的地理特点,即靠近一个突出地面的土丘而得名的。
唐代着名诗人陈子昂,写过《蓟丘揽古》诗,其中有:“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由此可见,至少在唐代时,蓟丘仍然历历可见,如此才可能有陈子昂蓟丘怀古的诗句。既然郦道元所说的蓟丘的相对位置是可信的,那么,根据这个重要线索,并参照有关的文献记载,我们便乐意按图索骥,来确定蓟城所在的位置。
从地理方位及地理形势分析,郦道元所记载的蓟丘,约在今北京广安门附近。现在白云观西墙外原有一处高丘,很可能就是古代蓟丘的遗址。北京解放初期,在高丘周围新开挖不久的土豪里,曾经发现一些战国时期的陶片,说明这一高丘的历史是很久的。
1957年春夏之间,考古工作者曾有计划地发掘了这座土丘,发现了一段埋藏在地下的古城墙,和一些从汉代至隋唐间的遗址和遗物。由于种种原因,这次发觉并未能挖到当地文化层的最底部,因此没有找到早期城址的直接证据,但也没有发现充足的证据来否定这里不是古代蓟丘的故址。蓟丘位置最终确定,还需要今后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来证实。
唐时期的蓟城隋唐时期,蓟城在我国北方的军事地位显得十分突出。隋的涿郡和唐的幽州都以蓟城为治所,因此蓟城又被简称为涿郡或幽州。隋炀帝和唐太宗在全国统一之后,都曾利用蓟城做为基地,向东北进行征讨,这是汉族中原王朝在势力强大的时候,往往把蓟城作为进攻据点的典型例子。
辽朝的陪都——南京城辽是契丹族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契丹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原来居住在今天内蒙古东部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流域。契丹统治者在吞并燕云十六州后不久,便改国号为辽,建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并在幽州城建立陪都(首都以外另建的国都)。
因为这个陪都位于它所统辖的疆域南部,所以叫南京,又称燕京。契丹为什么要在幽州城建立陪都南京城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要利用这里有利的地理形势,作为向南进攻中原的据点;另一个原因在于契丹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以后,它的统治疆域大大扩展。
而且新占领的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饶,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和生产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契丹族原来活动的北方草原地区。因此,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和掠取更多的财富,幽州城自然而然地成为辽在华北的政治中心。
金朝的统治中心——中都城当辽与北宋沿着塘港湾泺一线南北对峙的时候,活动在东北松花江流域的一支号称女真族的少数民族,日渐强盛起来。不到两年时间,金人在俘虏辽天祚帝、拔掉心腹之患以后,又卷土重来,乘胜南下攻宋。金军到达燕山府城下时,北宋守军不战而降。
于是金军在占领燕山府后即长驱直入,渡过黄河,直逼北宋的京城汴梁。这时宋徽宗如惊弓之鸟,急忙传位给儿子赵桓,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北宋的都城汴梁被金军攻破,徽、钦二帝以及宗室、官僚三千余人都成了阶下之囚,北宋王朝灭亡了。
北宋王朝灭亡以后,金朝的势力范围一下子扩大到淮水沿岸,它在华北平原上的统治也就转入了相对稳定的状态,于是金朝的统治者便把首都从远在松花江上的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迁移到燕京来了。
金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金主完颜亮命梁汉臣、孔彦舟等人在燕京城的基础上扩建新都,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正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从此,北京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真正开始了。金中都即是在北京原始聚落的旧址上发展起来的最后一座大城,又是向全国政治中心过渡的关键;同时在北京城市建设史上还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是值得特别注意的。
大汉之城——元大都在12世纪末叶、13世纪初年,中国北方的又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的势力越来越强盛,蒙古族在唐朝时被称为“蒙兀室韦”,原活动于今黑龙江省的额尔古纳河一带,八世纪时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今外蒙古乌克巴托以东地区)。
公元1206年铁木真正式建立蒙古政权,在斡难河上即位蒙古大汗,被各部尊为成吉思汗,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贵族即向南方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公元1211年,蒙古军队大举伐金,两年之后,又分兵三路南下包围了中都城,还占领了中都城以南大平原上的一些地方,当蒙古骑兵攻入金中都城的时候,蒙古的贵族集团还没有在这里建立都城的丝毫打算。
于是兵荒马乱之中,中都城内金代的皇宫被大火焚烧,一代宫阙竟成一片废墟。这时的中都城已改称燕京,只不过是一座残破的城池罢了。此后又过了四十多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候成吉思汗已经去世三十多年,它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
中同元年(1260年),忽必烈抱着消灭南宋统一中国的勃勃雄心,从蒙古高原的都城和林(今外蒙古哈尔和林一带)来到燕京城,可是此时城中的宫殿已成为一片废墟,于是忽必烈决定在旧金中都城的东北郊外选择新址,营建一座新都城,又以“元”为国号,并把新都城命名为大都,至元十一年(1274年)大都城建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大都。
明代的帝王之都元朝末年反抗蒙古统治者的农民大起义,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国,朱元璋兼并了起义军陈友琼、张士诚的势力之后占领了江南半壁江山,并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帅师北伐,明洪武元年八月二日(1368年9月12日),徐达攻下元大都后,将大都城改名北平。
Empire CMS,phome.net |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于北平为燕王,以巩固北方的守卫,防御蒙古族的南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文即位,年号建文,这时燕王朱棣拥有重兵,蓄意夺取统治权,并以入京诛奸臣为名,向南京进兵,从他侄儿的手里夺取了地位。
朱棣即位之后,鉴于威胁明王朝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来自塞外的蒙古族残余势力,首先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称北京。明北京城的营建,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前后延续了十五年之久。
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清朝的统治者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什么变动,就连紫禁城在内,也只是对建筑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增建工作。清朝一代在200余年间为满足统治者的享受,大规模地开发了北京西北郊的园林风景区,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
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西北郊“三山五园”,即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和畅春园、圆明园。清代皇帝在这里观览山水,处理朝政,成为与北京城中紫禁城并重的另一个政治中心。清代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这一带的园林有密切关系。有人称清代北京是一南一北的“双城”制,可谓不无道理。
北京城的未来古老的北京城,已经走过了3040年的沧桑历程。北京城的发展与整个中国的漫长历史息息相关,它既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又充满着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古老的北京城也开始迈开走向第一流现代国际城市的步伐。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在北京城市建设中充分注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以体现古都传统文化的风貌,这是我们每一个热爱它、关心它的人都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3、北京城有多少个门,每个门都不平凡
自从穿越剧火了之后,或许每个妹子的心中都有着一个穿越的梦想,而大多数就是回到清朝时期。想要重温那时候的时期不一定需要穿越,去了北京城就能够感受到许多传统气息。
那么,本期北京文化了解北京城有多少个门。
紫禁城四门:南边是午门,北边的是神武门,东边的是东华门,西边是西华门。
皇城四门:南边的叫承天门,北边的叫北安门,东边的叫东安门,西边的叫西安门。清朝顺治八年,把承天门改为天安门,北安门改为地安门。皇城在民国初年因市政工程便开始拆毁。
4、老北京城的中轴线的特征都有什么
自古以来的中国人都认为对称的才是美,所以无论是在房屋的建造上又或者是一些衣服的设计上,大都是有着很多的对称痕迹,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更是有着对称的中轴线。
那么,本期北京文化了解老北京城的中轴线的特征都有什么。
北京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北京的城市规划具有以宫城为中心左右对称的特点,很多建筑都建筑在对称轴上,称为中轴线。北京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建筑从南往北依次为。
永定门箭楼(1957年拆除)、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2005年重建)、天桥(1934年拆除)、正阳桥坊(五牌楼)、正阳门(前门)箭楼,正阳门城楼、中华门(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除)。
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坤宁门、御花园、钦安殿、顺贞门、神武门、北上门(1956年拆除)、景山门、绮望楼、万春亭、寿皇门、寿皇殿、地安门(1954年拆除)、万宁桥、鼓楼和钟楼。
从北往南依次为,钟楼、鼓楼、万宁桥、地安门、景山、故宫(神武门、顺贞门、钦安殿、御花园、坤宁门、坤宁宫、交泰殿、乾清宫、乾清门、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太和门、午门)、端门、天安门、中华门、正阳门城楼、正阳门箭楼、正阳桥坊、天桥、永定门城楼和永定门箭楼。
从这条中轴线的南端永定门起,就有天坛─先农坛、东便门─西便门、崇文门─宣武门、太庙─社稷坛、东三座门─西三座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东华门─西华门、东直门─西直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对称分布。
中国着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说:北京的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线的建立而产生。“故宫的建筑多数东西对称。太和殿等主要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
5、京城文化:北京着名的王府井的由来
北京是个神奇的地方,在古代就是人潮拥挤的地方。在一些古老的景点上仿佛还能够感受到曾经的繁华盛世,即使是每一年都在修整保养,却依旧能够让人看到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来的痕迹,北京王府井也是经历了许多的时代变更。本期北京文化一起了解一下王府井的由来。
王府井大街定名于1915年。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
清光绪、宣统年间,这里开始繁华,街的两旁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还有一个“官厅”,成为当地有名的一个市区。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详图》时,就把这条街分成三段:北街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井址在大街的西侧,现今的大甜水井胡同)而称王府井大街了。后来,逐渐用王府井称呼整条街了。
历史渊源:
王府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纪六十年代。
元代中央三大衙署中的枢密院和御史台分布在这条大街上,这条街名为“丁字街”。
明永乐年间,这条大街上共建有十座王府,故改名为“十王府街”。
清乾隆年间,这条大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不再叫“十王府街”,称为“王府大街”。
清宣统时,此大街被分成四段名称不同的街道,北段仍然叫“王府大街”,中段恢复元代的古名为“丁字街”,南段因打出了一口供王府饮用的甜水井,故得名“王府井大街”。
1916年,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下令将王府井大街改名为“莫里逊大街”(morrisonstreet)。
1934年,丁字街改名为“八面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莫里逊大街”称呼,改称原来的“王府井大街”。
1965年,王府大街、八面槽、王府井大街三段合并为一条王府井大街。
文革期间,红卫兵为了“打倒帝王将相”、“扫四旧”,将王府井大街改称“人民路”。
四人帮下台后,恢复“王府井大街”的名称。
二十世纪初期,王府井大街的商业活动进入了新时期。现今王府井大街已成为集购物、休闲、文化、娱乐、旅游、餐饮、商务、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
6、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历史文化名城有哪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TAG: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