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2、中山历史名人分别有哪些
3、广州的历史名人分别都有谁?
4、历史上的北京四大名医,分别是哪四位
5、三皇五帝具体是指什么 分别是谁
6、猜你喜欢:
1、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历史上有三皇五帝,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帝王,指的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也有把他们当做神灵,以神话故事传说着。本期民族文化为你介绍历史上的三皇五帝分别是谁。
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燧人
燧人氏(生卒年不详),风姓,又称燧人,尊称“燧皇”、“天皇”,位列“三皇”之首。燧明国(今河南商丘)人,出生于商丘,为华胥氏之夫、伏羲与女娲的父亲。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燧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奉为“火祖”。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火文化之乡”称号。
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被尊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是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火的发明创造了中国家文化的妊娠期。燧人氏被称为“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伏羲
伏羲(生卒年不详),风姓,燧人氏之子。《史记》中称伏牺,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传说其生于成纪,一说生于仇夷。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
伏羲是古代传说里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神农(炎帝)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华人(不仅汉族)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黄帝
黄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颛顼
颛顼(生卒年月不详),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本名乾荒,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又称黑帝或玄帝,在流传下来的上古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
颛顼始自穷桑,而迁都于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国语·楚语》说颛顼是继少昊之后主政。《列子·汤问》说法亦同:“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山海经·大荒东经》神话中说少昊育颛顼于东海。后来的虞(舜)、夏、秦、楚都成了他的子孙,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
颛顼生子穷蝉,是舜的高祖。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濮阳。
帝喾
帝喾,姬姓,名俊(一作夋),五帝之一。出生于高辛,黄帝的曾孙,中国上古时期一位着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山海经》等古籍中天帝帝俊的原型就是帝喾。15岁受封为辛侯,30岁受禅即位,号高辛氏。春秋战国后,被列为“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帝喾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被商族认为是其第一位先祖。
其祖父玄嚣,是黄帝次妃女节的大儿子;父亲名蟜极,颛顼是其伯父。帝颛顼死后,他继承帝位,时年三十岁。帝喾继为天下共主后,以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尧
尧,姓伊祁,名放勋,古唐国(今山西临汾尧都区)人。中国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五帝”之一。十三岁辅佐兄长帝挚,封于陶地。十五岁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十八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并开创了“禅让制”的先河。尧传位给舜。
他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
帝尧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得到人民的广泛爱戴。被后世儒家奉为圣明君主的典型。
舜
舜,中国上古时代的部落联盟首领。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姓姚又姓妫,名重华,字都君。出生地在诸冯(诸城)或者姚墟,为传说中的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禅让”为有虞氏首领。治都蒲阪(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尊号有:帝舜(舜帝)、大舜、虞舜。尧传位给舜,舜传位给禹。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着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2、中山历史名人分别有哪些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非常之多的名人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每个城市都有一些自己值得骄傲的名人,让大家铭记于心。在近代有非常多革命家的家乡广东中山,你知道中山市有多少名人么?想要更多的了解中山市名人,请跟本期中山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也为政治和后继者建立了坚固而珍贵的遗产。
杨仙逸(1891—1923),字学华,号铁庵。汉族广府人。
原籍广东香山县北台乡(今中山市南区北台村人),出生于美国夏威夷。1910年,加入同盟会,随后考入哈厘大学机械系,学习机械及兵器制造技术,是中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先驱,其被誉为“中国革命空军之父”。
1919年,杨仙逸奉国父孙中山令往福建漳州筹备组织我国第一支飞机队,并充任总指挥。随后率机队投入作战。
1923年2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成立大元帅府,任命杨仙逸为航空局长。随后又筹办了广东飞机制造厂,杨仙逸兼任厂长,并亲自领导航空和飞机制造工作。杨仙逸领导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乐士文”号。
容闳,字达萌,号纯甫。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1828年11月17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少入澳门马礼逊学堂。道光二十七年(1847)赴美留学。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咸丰四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后加入美国籍。咸丰五年(1855)回国。曾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为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在洋行任职后,自营商业,旋投入师夷自强的洋务运动。
您也许还喜欢:
浅谈贵阳方言的特色
最出名的那些贵阳特产
了解不一样的贵阳乡土文化
贵阳好玩的地方之一:天河潭
3、广州的历史名人分别都有谁?
广州也是在我国相对繁华而且众所皆知的城市。想要了解广州文化,就从他们的历史开始了解,那么了解历史。当然就应该了解广州有多少历史名人,而那些历史名人为广州做了什么样的贡献。这才是了解一个城市的最佳途径。
胡汉民(广东番禹《今广州》)人,原名衍鸿,字展堂。曾在日本留学。1905年秋加入同盟会,任书记部书记、《民报》编辑。1909年任同盟会南方支部长。)
潘达微(广州天河棠东村人。1895年追随孙中山革命。1905年创办中国第一份面向下层平民的报纸《时事画报》。1911年他和夫人陈伟庄一道,亲自参与广州庚戌新军起义和黄花岗起义的准备工作;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冒险埋葬七十二烈士,将“红花岗”易名为“黄花岗”,使之成为自由的永恒祭台。1929年8月27日病逝于香港。)
邓世昌(清末海军将领,民族英雄,广州番禺(今海珠区)人。1894年9月17日中日黄海大战时,任“致远”舰管带。在舰伤弹尽危急时刻仍指挥若定,命舰冲向日舰“吉野”号,决心与敌同归于尽。不幸途中遇日本鱼雷,与全舰宪兵一同牺牲。谥“壮节”,追赐太子保衔。
许广平(广州人。1917年就读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担任天津爱国同志会会刊《醒世周刊》主编,并在周恩来领导下参加了“五四”运动。1923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成为鲁迅的学生。
1927年1月,鲁迅到中山大学任教,许任助教和广州话翻译,与鲁迅在白云路租房同居;10月与鲁迅到上海正式同居。1929年,生子周海婴。1932年12月,通信集《两地书》出版。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一届会议,历任政务院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妇联副主席、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团委员等职务。1968年3月在北京病逝,终年70岁。)
黄世仲(番禺大桥乡,<今属广州芳村区>人。资产阶级革命家、宣传家、小说家。黄世仲于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大量的革命实际工作,是着名的报人。曾在《天南新报》、《中国日报》、《世界公益报》、《香港少年报》等10多种革命报刊担任主编或参加编辑工作。)
潘仕成(字德畲、德舆,祖籍福建,世居广州,是晚清享誉朝野的官商巨富。潘仕成先祖以盐商起家,他继承家业后继续经营盐务,以至洋务,成为广州十三行的巨商。)
许崇智(1911年11月,参与福州起义。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陆军第十四师师长和福建北伐军总司令,挥师北伐。1917年8月,任护法军政府大元帅府参军长,协助孙中山主持军事。同年10月28日粤军光复广州,从而结束了桂系军阀在广东的统治。)
Empire CMS,phome.net |
许崇清(三次出任中大校长,曾任广东省副省长,是我国着名的教育家和教育哲学家,被公认为“新教育学和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等等。
4、历史上的北京四大名医,分别是哪四位
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医学领域中被大家所知道的古人有,医祖,扁鹊、神医,华佗、医圣,李时珍还有就是方祖,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四大名医。那么有同学知道北京文化中历史中有哪四大名医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京城四大名医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孔伯华
孔伯华(公元1885——1955),幼承家学,研讨古医籍,解放前(1934年)曾与萧龙友先生创办北平国医学院,历时十五年,毕业生达七百余人,擅长温热病学,喜用石膏。关于他的学术经验,他的三子孔嗣伯曾在《中医杂志》1962年7——8号中介绍过,现摘要于下:
他认为中医在临床上不仅是单纯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应该照顾到病人的整体,特别强调“元气”。辨证论治全凭纲要。纲者:两纲,曰阴、曰阳。要者:六要,曰表、里、寒、热、虚、实。“两纲六要”,不能平列。在治学方面,首先应熟读《内经》,参悟经旨,不泥于古,抱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
在诊断方面,脉贵于神,意在匀和。在病机方面,在正气受伤的原因中,他首先强调脾为后天之本,以及脾胃与肝的关系,尤其重视肝脾关系,主张脾胃有病必系肝,肝病必系于脾胃。临证注意脾湿和肝热。在外感温热病方面,认为人体内的郁热伏气(久郁之热和潜伏之气)是感受温热病的主因。
他擅用石膏,是从躁、渴、喘、呕四处着眼,在他的著作《时斋医话》中讲述很详:“诸石膏之疗能,其体重能泻胃火,其气轻能解表肌(解表清热),生津液,除烦渴,退热疗斑(皮肤上出的小红点成片就叫斑),宣散外感温邪之实热,使从毛孔透出。
其性之凉并不寒于其他凉药,但其解热之效,远较其他凉药而过之。治伤寒之头痛如裂、壮热如火,尤为特效,并能缓脾益气,邪热去,脾得缓而元气回。催通乳汁,阳燥润,孔道滋而涌泉出。又能用于外科,治疗疡之溃烂化腐生肌。用于口腔而治口舌糜烂。胃热肺热之发斑发疹更属要药。”
民间因他善用石膏,有“石膏孔”的称誉。又善用鲜药,如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鲜藕、鲜荷叶等,取其芳香清轻,清灵通窍,除秽透达。
1929年汪**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时,曾明令废止中医。这一反动政策,立即激起中医界的极大公愤。各地推出代表齐集上海进行抗议,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进行斗争。孔**先生被推为临时主席,全国舆论支持,使反动当局不得不收回成命,并被迫同意成立国医馆。1955年孔**逝世,敬爱的周**亲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并亲临他的寓所吊唁。
汪逢春
汪逢春(公元1884—1949),擅长治疗时令病及胃肠病,对于湿温病多所阐发,启迪后学。他的门人冯仰曾医生在《中医杂志》1958年第8号中介绍他的医案数例,可见他的学术一斑。现摘要如下:
湿温重症,气郁不得宣畅,以致肠胃秘结不通,用辛香宣化的方法,并佐以通腑之剂。一剂后头痛止而仍昏晕,形寒解而身热未净,斑疹和白囗出现甚多,再以清轻解热,兼通肠胃。三诊身热已退,斑疹渐退,舌苔渐化,胸闷已舒,小溲渐淡,表明湿温化而未净,再以泄化余热,兼治胃肠。
他善用大豆卷、香青蒿芳香化湿浊,山桅、丹皮清里热,杏仁、薏苡仁、蔻仁宣畅三焦。枇杷叶、厚朴、半夏、连翘、芦根、瓜篓皮和胃化痰,散结滞,消胀满,通肠胃,益元散、殊茯神清心利尿、安神志,如此则湿温得化,余邪得解,善治湿温者,可师可法。
他喜用沉香粉一分、酒军二分、食盐一分,三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分两次以药汁送下。这样少量吞服的方法既节约药材,又发挥疗效。这里所称的一分相当于0.3克重,二分不过0.6克,三味加在一起仅有1.2克,胶囊不过装二三个,吞服下去到胃肠中直接发挥作用,比较汤剂用量小、收效大。这种方法是足以取法的。
温病初起验案,病人感受时令之邪,肺胃热盛(肺通于鼻,病邪由口鼻而入,首先入肺,胃为中焦,受纳水谷,比肺略进一层而属里),先生采用表里兼治的方法,以紫雪丹七分。犀角粉一分,二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匀两次以药汁送下。
咳喘属慢性支气管炎,遇寒而发,主以温运化饮,另附白蔻仁二分、琥珀粉三分,二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匀两次以药汁送下。俟停饮已化,病后气血两亏,宗《金匮》法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加味(茯苓、甘草、五味子、生姜、细辛、半夏等味,其中茯苓、甘草和胃化痰饮,五味子、生姜、细辛、半夏几味合在一起发挥辛散苦降,一开一收,散寒温中,敛肺平喘)而收功。痢疾验案,属湿热各滞,蕴蓄胃肠,亟以芳香疏通法而奏效。
气恼伤暑验案,采用芳香温中分利,以呃逆大作,引起剧变。俟呢逆止,以升降运中,调治胃肠,最后以升阳益胃收功。其间亦佐以胶囊剂,初以戈制半夏五分、局方至宝丹一丸,二味匀两次,开水送下。继以戈制半夏五分、淡干姜二分、食盐一分,三味同研,以胶囊装好,匀两次以药汁送下,着重清理胃肠。
以上几案,皆为善治之病,得心应手,药到病除,屡为群众所乐道。他热心公益事业,尤注重培养人才,提倡在职教育。1942年曾创办国药会馆讲习班,为中医中药界培育人才,虽是短期培训性质,但纠集同道多数是有真才实学的前辈,如霍文楼。杨叔澄都是主讲教师,近代名医郭士魁就是当时的学员。他热心教育事业,提携后进,多所贡献。
5、三皇五帝具体是指什么 分别是谁
三皇五帝这个词语在影视作品和小说中都经常出现,然而绝大部分人都并不知三皇五帝具体是指什么,那么本期民族文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三皇五帝具体是指什么,分别是谁吧。
三皇是指什么
三皇是天皇、地皇、泰皇之名号,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路史》:“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过久古,杳杳冥冥,所谓事有不可尽究,物有不可臆言。”后期著作在原始意义上的远古三皇基础上,增补了前后三皇,故有前三皇、中三皇、后三皇之分,合为九皇。
不同典籍中的三皇
燧人、伏羲、神农,出自《尚书大传》
伏羲、女娲、神农,出自《春秋运斗枢》
伏羲、祝融、神农,出自《风俗通义》
伏羲、神农、黄帝,出自《三字经》
五帝是指什么
“帝”原指五方上帝,战国后(有说是两汉)才附以人间历史人物之名替入。五方天神合称为五帝的神话。东汉王逸注《楚辞·惜诵》中的“五帝”为五方神,即东方太昊、南方炎帝、西方少皞、北方颛顼、中央黄帝;而唐贾公彦疏《周礼·天官》“祀五帝”,为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纪。
人间的“五帝”一词在《孟子》时尚未出现,书中只提到“三王五霸”。《荀子》中才有“五帝”一词排在“三王”前,但无人名。
按吕不韦十二纪的提法,五帝是主管四方、四时和五行之神。黄帝居中,具土德;大皞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春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炎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
不同典籍中的五帝
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尧,出自《资治通鉴外纪》
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出自(《大戴礼记》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
6、猜你喜欢:
三皇五帝是什么意思三皇五帝的传说三皇五帝时代道德三皇五帝三皇五帝都是谁三皇五帝之前的历史三皇五帝时期三皇五帝是什么时期三皇五帝真的存在吗三皇五帝时期的故事三皇五帝关系图广州历史名人
TAG:三皇五帝之前的历史 三皇五帝关系图 三皇五帝时代 三皇五帝时期 三皇五帝时期的故事 三皇五帝是什么意思 三皇五帝是什么时期 三皇五帝的传说 三皇五帝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