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沈外 见习记者 李迎
夜晚10点后的淄博归于平静。
12月下旬,一场降雪之后,山东省淄博市的气温降至零下10摄氏度。路上车辆稀少,车轮压过结冰的路面,发出的“嘎吱”声在夜色中被放大。
淄博的大街已不复半年前车水马龙的盛况。2023年上半年,淄博成为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这座400万人的城市借助特色烧烤和社交媒体上积攒下的口碑,迅速走红网络。如今已至年末,流量与热度随着气温的降低逐渐褪去,属于淄博的夏天已经远去。
但在淄博人眼中,半年前那场“夏季狂欢”直至今日也在回忆中被津津乐道。在当地人看来,淄博和烧烤并没有“凉”,只是进入了一年中的淡季,他们在等冬天过去,等下一个春天来临。
图为12月的八大局市场入口处(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狂热的淄博夏天
关于淄博走红的时间和原因,在当地不同出租车司机口中能听到不同的版本:有人认为最早是3月,受泰山旅游热潮的影响,外地游客爬完泰山后转道淄博;也有人觉得走红源于大学生在疫情时受到了淄博政府的款待,于是纷纷在春暖花开时来淄博“报恩”;有人甚至追溯到三年前,歌手薛之谦在淄博开演唱会时对着全国各地的粉丝盛赞淄博烧烤,“从那时起,淄博烧烤就应该要火了。”一位当地的出租车司机肯定地说。
今年上半年,淄博成为国内最炙手可热的旅游胜地。这座400万人的城市走红,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推动与助力:3月初,“山东大学生组团去淄博吃烧烤”登上抖音同城热搜,引起自媒体、美食博主们纷纷前去淄博打卡。到了4月,专门打假的美食博主B太在淄博八大局早市鉴定大小摊位是否有“缺斤少两”的情况,测评的十家店铺全都足斤足两,他在视频中评价道:“山东淄博是一座让我不得不佩服的城市!山东烧烤看淄博!淄博消费更是绝!靠谱!”这一视频再次把淄博烧烤推上高热度。随后,淄博政府积极推出的“烧烤专线”火上了热搜,并被央视新闻报道。特色的烧烤、社交媒体的破圈、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淄博知名度被迅速打开,一时风头无二。
时至今日,半年前属于淄博的狂欢仍被本地人一遍遍回味,在回忆里,那些热闹的细节被放大。出租车司机王刚仍对五一假期时的盛况津津乐道,“满街都是外地的车,北京的、河北的、天津的、陕西的、山西的,哪儿都有。”那时的淄博大街上,每个露天的烧烤摊都坐满了人,当地大大小小的宾馆全部爆满,火车站出口的隧道挤满了人,“连淄博人五一自己从外地回家都回不来,根本没票。”王刚说。
这个夏天属于淄博。据媒体报道,2023年4月15日,北京南站至淄博5月1日当天的火车票起售,“北京南-淄博”火车票开售不到1分钟即“秒空”。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据马蜂窝旅游发布的2023五一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五一期间,淄博热度环比增长率居全国城市首位,达到了605%。这座位于山东中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从未受到过如此的瞩目与关注。
四月的淄博大院挤满了吃烧烤的游客(极目新闻记者姚赟摄)
在王刚的印象里,这种热度一直持续到国庆黄金周。“国庆前一天我开车去博山区,结果被堵在了高速上,路上全是外地车,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才从高速上下来。”
烧烤店的生意也如火如荼。淄博大院烧烤城的一位烧烤师傅介绍,五一假期时,他所在的烧烤店每天能接待200桌客人,从中午一直忙到深夜12点,“那时一天的营业额能顶现在二十天。”
每天,王刚开着出租车在淄博的大街小巷穿行,像他这样的出租司机是城市变化最敏锐的观察者。他记不清淄博的烧烤店是何时开始变多的,只记得最红火时“满大街都是烧烤店,外面都坐满了人。”而不知何时,烧烤店开始减少,坐在路边吃烧烤的人也在变少,再到后来,路边摆放的桌椅被撤走,淄博的大街又恢复平静。
八大局的寒冬
关于淄博“降温”的时间和缘由,不同的出租车司机口中几乎有着一致的答案——十月之后。十一黄金周后,天气转冷,淄博游客减少,从外省来的更是少之又少。
12月中旬的淄博,气温已降至零下10摄氏度。曾经火爆的八大局市场人员寥寥,本地人骑着电动车从市场内穿过,寒风中的人行色匆匆,不愿在档口逗留太久。
12月中旬的八大局市场人员寥寥(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这个曾经的便民菜市场仍能看出被流量席卷的痕迹:不到十米的距离分布着三家卖紫米饼的档口,每一家招牌上都挂上“网红”两字做前缀。“网红”是这条街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网红炒锅饼”“网红牛奶棒”“网红鸭脖”。连早餐店的包子也是“网红”,一位在八大局北门入口处开早餐店的老板说,自八大局走红后,他将早餐供应的普通包子换成了“肥肠包”“排骨包”等特色包子,“特色包子适合市场,普通包子游客在家就能吃到,不会买的。”老板说。
图为八大局市场的摊位,基本都没什么顾客(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在荧光招牌的映照下,被土灰色老居民楼包围的菜市场灯火通明,由于顾客稀少,有的档口早早关了门。还有店铺在转租,拉下的白色铁门早已斑驳,“我在淄博很想你”的网红招牌上覆盖着店铺转租的告示。
八大局市场内有店铺转让(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一些还在开张的店铺则苦苦维持着。热潮过后,周丹将从靠近八大局市场北门的档口,搬到了市场更中间的位置。曾经,她的店位于市场的黄金地段,游客通常从北门靠右侧进入市场,她的档口就在靠近入口处,这是她经过仔细观察和盘算后挑选的位置。周丹此前一直在菏泽打工,今年3月来淄博旅游,在繁忙的八大局市场看到了商机,于是和丈夫商量要来淄博闯一闯。她来到八大局租了个摊位,开始卖衢州鸭头。不到五平方米的摊位被切割成两半,她卖鸭脖,“邻居”卖紫米饼,她每个月要付3.5万元的租金。4月和5月生意最红火时,周丹一个月能卖三四十万元,那时她忙不过来,还雇了两个大学生做兼职。
这种火爆的光景大概维持了三个月,十一以后,周丹发现八大局没人了,“以前一天能煮二十来锅鸭头,现在一天一锅都卖不完。”淄博旅游降温后,她再也负担不起3.5万元的租金,于是搬到了只需7000元租金的靠后摊位。
烧烤城临淄大院也在经历寒冬。院子的地面结了冰,夏天时摆放在外面的桌椅早已撤去。傍晚6点,每一家烧烤店内都亮起了白炽灯,隔着透明的保温棚向内望去,店内空无一人,桌椅被摞放在一起。随机走进一家烧烤店,一百多平米的店面稀疏摆放了10张小桌。下午四点,烧烤店开始营业,直到七点也没有迎来一个客人。
临淄大院烧烤城也在经历寒冬,到7点店内也没有迎来一个客人(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降温不一定是坏事”
淄博烧烤随着气温的降低逐渐归于平静,但对当地的烧烤店来说,这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Empire CMS,phome.net |
汪平的烧烤店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金岭镇,这里距离淄博中心市区近20公里。金岭镇烧烤以牛羊肉为主,在淄博当地小有名气。
1998年,汪平的父亲在金岭镇开了家烧烤店,2011年,汪平子承父业继续经营。今年淄博最红火时,也有乘客闻讯赶到金岭镇光顾汪平的生意。那时,他每天能接待近200桌的客人,从中午12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晚上七八点以后肉就卖完了。”汪平说。
十一假期后,汪平的烧烤生意进入淡季,但这对他来说并非坏事。纵观一年的生意,汪平觉得虽然今年整体更忙,但赚的钱并不比往年多。“对于本地烧烤店来说,夏季本就是旺季,只不过以前是本地客人多,现在外地客人多;另一方面,淄博烧烤火了以后新开了太多店,客流被分散,行业开始内卷,都在比的是谁推出的套餐更优惠划算。”汪平解释。
据媒体报道,今年4月,淄博新增了385家烧烤店,全市的烧烤店达到1288家。在烧烤店如春笋般涌现的同时,淄博政府也加强了对烧烤行业的扶持和监管。同月,淄博成立了烧烤协会,发放烧烤消费券去打造品牌。
在监管力度上,淄博市政府也为来之不易的火爆保驾护航。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官网显示,四月,淄博市政府开启食品抽检“你点我检、你送我检”模式,开展烧烤食品经营单位“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对肉品品质、餐饮具等进行严格检查,并及时公开检查结果。4月16日,淄博发布《关于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提醒告诫全市广大经营者、行业协会商会及相关单位,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那时每天都有人来店里检查,检查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汪平说。那是汪平最累也是压力最大的时候。由于生意忙碌,店里人手不够,偶尔有照顾不过来的情况,“有时服务员听不懂游客说话,可能动作慢了一点,游客就会觉得我们服务不好,在店里结账时还好好的,出了店门就打12345投诉。”汪平说。
那段时间,整个淄博都在严阵以待,“像随时准备上战场打仗一样”,汪平形容。每次被投诉后,马上就有监管部门前来了解情况,“那段时间很紧张,大家都觉得淄博(旅游)可以出问题,但问题不能出在我这儿。”汪平说。8月下旬,汪平顶不住辛苦和压力,把烧烤店关了半个月。
出租车司机王刚也在五一期间被投诉过。一次,他把车停在路边,接到平台派单后准备到目的地接单,但一位打不到车的游客误上了他的车。出于好心,他将游客免费送到前方能打车的地方,但游客下车后,以拒载为由向公司投诉了他。“我没敢多说什么,我和公司领导解释说当时接到了平台派单,不是无缘无故拒载。”
彼时,淄博人民以热情、好客的形象在网络上被盛赞:当地人自发给游客送水、送草莓、送衣服,就连王刚自己在路上遇到外地车时也会让其先行。这种热情朴实的民风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来到淄博,“我们淄博人太好太热情了,当时很怕给淄博抹黑,怕砸了淄博的招牌。”王刚说。
等待明年春天
现在说淄博“凉了”为时过早,至少在淄博本地人看来。“烧烤本就是季节性的美食,夏天和朋友坐在外面喝啤酒吃烧烤,冬天天冷了,烧烤就是淡季了。”汪平说。
现在,汪平的烧烤店生意少了一些,他将外面的桌椅挪进了室内。对于淡季的生意,他没有焦虑,“冬天对于烧烤店来说就是保成本,明年春天后生意就会慢慢好起来。”他的顾客多以本地熟客为主,即使流量褪去,他的店依然有着稳定的客源与口碑。
而王刚对于淄博旅游依然抱有很大的信心。在他看来,淄博的名气与口碑已经形成,如今只不过到了旅游淡季,“明年还会继续,它凉不了,现在暂时不是旅游的季节,也不是吃烧烤的季节。”时至今日,提起半年前这座城市的盛况,王刚仍然赞不绝口,“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你对别人好,将来淄博人到外地去,人家也会对你好的。”
更多本地人对流量褪去更为淡然,无论是爆火还是降温,生活都还在继续。“网红经济来得快去得也快,火了半年我们已经知足了,至少知名度已经打出去了。”一位出租车司机这样说道。对他们来说,2023年夏天的记忆已弥足珍贵,“外地人来淄博感受人间烟火,也是因为大家都向往安宁幸福、人人得到尊重的生活”,一位在八大局书画苑卖文创产品的老板说道。他是一个书画爱好者,夏天时在书画苑摆摊售卖自己的书画作品,而如今,他的摊位前早已没了游客。他向记者一张张展示着他和各地游客的合影,“都是很珍贵的记忆,以后我要写成书记录下来。”
12月的八大局书画苑,摊位已经空了(极目新闻记者李迎摄)
和八大局市场的很多商贩一样,周丹在等待着明年春天的到来。游客变少,她的衢州鸭头卖不动了,一周前她又新买了烤肠机,开始卖烤肠。她穿着蓝色的厚棉袄,头戴白色的棉帽,十根手指在寒风中冻得发红。“我不信淄博一下就不火了,怎么也得火个三年。”周丹说,“现在就是赌,赌到了明年春天,这里还会火起来。”
(应当事人要求,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