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育儿资讯

别让你的好意,坏了人家的规矩

来源: 更新时间:2024-04-30 00:00:24
The Beginning

我不能打击孩子的分享意识,但优妹来之后,每次喆同学递给优妹零食,我都会问好友一句:“这个优优能吃吗?”

这世界上,没有谁比妈妈更了解自己孩子的体质,有些孩子习以为常的芒果,有些孩子吃了就会有难受的过敏反应。在养育上,我们可以根据自家孩子的接受能力制定规则,但其他人的养育规则,我们也应该去尊重。

在这件事上,喆同学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可以大方分享,但别人有权利拒绝。

上午十点左右,吃完加餐的奶制品和水果,优妹想玩喆同学的玩具,又有点不好意思,就跑过去拉着优妈,让她替自己到架子上取玩具。

优妈说:“这些玩具是不是喆哥哥的?“

优妹:“是。“

优妈:“你要玩,是不是要先问问哥哥同不同意呢?“

看优妹忸怩的样子,“没事没事,拿去玩吧”差点就从我嘴里说出来——这恐怕也是大部分家长会选择的“礼貌”。但我深知,如果那句“没事”说出口,就会让两个孩子失去一次成长的机会——

优妹失去了主动询问、争取权力的机会;喆同学失去了选择同意或者练习拒绝的机会。

终于,优妹走到喆同学身边,小声问:“哥哥,我能玩你架子上的玩具吗?”

喆同学正在玩自己的托马斯,头也没抬就同意了:“去吧,今天我的东西你都可以玩。”

这个回答,倒是挺符合他现在的年龄段——3岁多,已经知道分享带来的快乐,通常情况下都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自己的玩具。

但我没有忘记在他中间暂停时,提醒他一个问题:“刚才和优优妹妹说话,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呢?”

他没听明白,我又提醒他:“比如,妈妈现在和你说话,就会看着你,这样才更礼貌哦。”

孩子很可爱,当他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够好时,又特意跑过去,直视着优妹说了一次:“我的玩具你都可以玩。”

喆同学自己用磁力片建房子,优妹溜溜达达走过来,踩到了喆同学的“房子”。喆同学大声说:“别踩我的房子。”我和优妈对视一下,都没有介入。

优妹并没把喆同学的警告放在心上,一心只想让哥哥跟她一起玩儿。她又一次走近,把所有房子都踩倒了。喆同学的声音高了八度:“别踩我的房子!”

我意识到他马上要发火了,为预防冲突升级,在他要把磁力片扔向优妹的时候,我站在他前面:“妈妈和你一起重新搭一座房子好不好?”

优妈也拉住优妹,告诉优妹这种行为会让小朋友很生气,并且要求优妹给喆同学道歉。我没有碍于面子说:“不用,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因为我知道,这样做,只会传递给优妹一个信息:小孩子犯错是可以不用道歉的,是没关系的。

优妹也意识到喆哥哥是真的生气了,她捡起地板上散落的磁力片,对喆同学说:“哥哥,对不起,我帮你把房子建好吧。”接受道歉的喆同学,只用了几秒钟脸色就阴转晴,说:“没关系,谁让你是我的好朋友呢?”

临走时,优妹可能玩得太累了,有点耍赖,不想自己穿鞋,缠着妈妈帮忙。

另一位朋友劝道:“还是个孩子,就别跟她较劲了。”

但优妈坚持自己的原则,让优优坐在鞋凳上自己穿鞋。

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果我们现在替她包办一切,等上了幼儿园,搞不定自己的吃喝拉撒,受罪的是孩子,不是我们。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最近火爆朋友圈的一对日本母女——

千惠因患癌症,离世前让四五岁的女儿学习做饭、做家务;妈妈千惠那一句“我没钱、没权、没地位,死之前完全不知道该给女儿留下什么,我只能教会她做饭、做家务,让她认真过好每一天,即使一个人也能好好活下去”,感动了所有知道他们故事的人。

也有异样的声音冒出来:那么小的孩子,真可怜;她爸爸怎么这么不作为;明明知道自己得了病,还生孩子,分明就是不负责任……

但我们养育孩子,看着他们由一个小不点儿慢慢长大,会坐、会走路、会奔跑,可以上学、可以工作、成家……不就是希望他们有一天可以独立生活吗?

从这个角度来讲,千惠很明智:我们可以爱,但不能溺爱;我们希望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我们终究不能陪伴他们一生一世。

一个孩子,唯有独立,才有生存的资本。所以,当一个妈妈理智地给孩子机会体验这个世界的复杂,其他人,静静地做一个旁观者就好。

THE END

TAG:同学  孩子  自己的  哥哥  房子  

猜你喜欢

相关文章